精品阅读 资讯

恐归族:为了早离家申请加班

恐归族:为了早离家申请加班

新华社

关注

摘要:对“恐归族”“恨嫁族”“城漂族”等来说,亲人相聚时还有别样烦恼在心头。

春节临近,舆论场中格外热闹。“恐归族”忧心忡忡,纠结着怎样应对七大姑八大姨的“灵魂拷问”。与之相应,“留城族”悄然壮大,在工作地过年成为不少异乡人的新选择。

“如果用1到10来表达‘恐归’指数话,我大概能有8或者9。今年为了从家里早点回来,我主动申请了假期加班。”在深圳工作的江西“95后”女孩胡敏敏说。

今年是胡敏敏在深圳工作的第三年,她没有固定职业,经常做些兼职,比如网店运营人员、化妆学校老师等。胡敏敏所说的“春节加班”,指的是在化妆学校教授初三年级的课程。

胡敏敏说,她喜欢回家过年享受“浓浓亲情”,“恐归”恐的是花销太大。“春节走亲访友,总不能空着手去。有一年过年,几乎每家亲戚我都送了礼物,每个孩子我都给了红包,总共花了2万多元。为了省钱,我回到深圳后吃了好长时间的方便面。从那以后,我就成‘恐归族’了。”

和胡敏敏不同,江西南昌女孩白樱最怕的是春节期间亲朋好友问她“有对象了吗”。“我已经32岁,‘恨嫁’已经‘恨’了好几年了。从大学毕业那年父母就开始暗示我可以找对象带回家了,到现在都7年了,我却还是‘光棍’一条,身边闺蜜也陆续嫁人,家里的妹妹都结婚了,过年期间‘七大姑八大姨’几乎每人都要催我几遍,真不知道该怎么应付。”白樱说。

小伙怕回家被逼婚,车站内喝酒大哭

白樱名牌大学毕业,目前在一家国企工作,父母都是退休教师,在别人看来她是“人生赢家”,但是结婚成了最大心病。“找个能真心对我的爱人,结婚后过安稳小日子,这是我新年最大的愿望。”白樱说。

相比于“恐归族”“恨嫁族”,山东胶东小伙王军把自己归为“城漂族”,他过年回家最怕的是顿顿喝酒。“头整天晕乎乎,胃整天辣辣的,真是怕了。”王军说,老家在农村,春节没啥事儿,亲戚朋友就聚在一起喝酒。他的酒量不好,每喝必倒,但不能不喝,怕伤了和气。

王军在北京工作,平时也经常有些应酬,但喝起酒来比较随意,鲜有拼命劝酒的情况,和老家的“酒风”相差甚远。“其实我也知道,老家人实诚,劝酒是他们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但要是每次能随意喝一点,别频繁劝酒,这年过得就完美了。”王军说。

中国式喝酒中的劝酒词大全

理解“恐归”背后的代沟

每到辞旧迎新之际,“恐归”的话题就如期而至。之所以年年谈、年年恐,就在于两代人存在着思想代沟、价值观差异。

在父辈的价值观里,有没有恋爱结婚、工作体不体面、车房买了没,问问这些就是他们表达关心的方式。在他们看来,归来的晚辈不是外人,对年轻人私生活问得越细表示关系越亲。

年轻人更崇尚个性、自由,有更强的独立意识和自我观念,对父辈的一些价值观也不太认同。在大城市的学习工作体验,更是放大了这种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比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认为,租房也很舒坦,何必买房做房奴;工作能实现个人追求就好,何必论单位大小、体制内外……

两代人之间的代沟是必然存在的,并非当今时代的特例。只是借由互联网的便利,我们有了更多的表达机会。但是,吐槽也好,自我调侃也罢,终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重要的还是换位思考、坦诚相待。

城市应当成为“心安处”

相对于返乡过年,外来务工者留城过年还是小众选择,但毫无疑问,这确是值得关注的新现象。

留城过年,可说是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缩影。已在工作地安家扎根,忙于工作走不开,又或者出行不便,种种留城原因都只是外来务工者城市生活的侧面。随着时间推移,寻梦人慢慢熟悉了城市,并建立起了归属感。今后,城市化将继续深入推进,社会流动势必加速,留城过年将成为更多人的选择。从现实层面来看,这对于减轻春运压力、维系城市年节时期的正常运转、缓解节后“用工荒”等,皆有好处。

现实考量如是,精神追求亦不可忽略。无论“留城”或是“归去”,过年对中国人来说,都少不了对家的眷恋。即便工作地暂时没有办法为所有人提供物质意义上的“家”,但“此心安处即吾乡”,完全可以在此时展示城市温情的一面,比如年味儿十足的装饰、红红火火的庙会,等等。而把更多的功夫下在平时,让进城务工者安身更安心,则是更重要的努力方向。

著作权归微信公众号新华社(微信ID:xinhuashefabu1)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新浪新闻客户端。

延伸阅读

春节“恐归族”形成

多是由红包支出压力大,父母逼婚等都多种原因促成。

查看详情

如何看待春节恐归族,微博网友有话说——

@John____Chan(微博自媒体):

我不认同长辈逼婚的行为。虽多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国人,注重长幼尊卑无可厚非。然而一旦把这种对长辈的尊重混淆成对其权威的服从,那么下位者的唯唯诺诺就无可避免。多元社会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已愈发无所适从。你有你的长相厮守,我有我的挥斥方遒,大家“万类霜天竞自由”,才是正确之路。

@胜浦街道(微博自媒体):

当有了孩子后,才体会到父母的牵挂。

@小溪别吃辣(微博网友):

我妈老让我买车,讲真的我身边同学有车有房的基本都是他们父母买的,我从来没有拿我父母跟别人父母比,不知道为什么他们总是觉得我不如人拜拜拜拜拜拜,亲戚什么的就太烦人了,真正心疼你的没几个,全是关心你挣好多钱的,并不想过年!!!见面拥抱一下说说我想你然后吃吃玩玩不好吗?

@bunny小冉(微博网友):

忙忙碌碌一年,心心念念想要回家。经济条件越来越好,过年也不再像以前一样,为了吃几个平时吃不到的菜,只是因为,家才是最好的归属。可能有人觉得,过年越来越形式化,但却忽略了难得的团聚。是,买礼物发压岁钱,可能经济上会有一些吃不消,但是看着家人们因高兴而通红的笑靥,一切也就值得。

@不会聊天的miss_于(微博网友):

有时候他们其实也只是随口一问,经久不见,也不知道说些什么。被问的我们不愿意回答的,可能正是我们更加需要努力方面,所以在自身找问题。委婉的回答一下就好啦……但是不情愿回家见到一年比一年老去的父母这个是人生最无奈的事吧。还有离开时他们看你远去时的背影及心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