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未来会取代设计师吗

第一财经日报
摘要:每个设计师,恐怕都得思考这个问题:到2025年设计师这个职业还存在吗?
编者按:AI能干甚至干得比人更出色的事情越来越多。比如近日在与人类顶尖围棋职业选手的网络对弈中摧枯拉朽连胜50多场的神秘网络棋手Master已经确认是升级版的AlphaGo。围棋是被认为人类更具有优势的少数领域之一,连败中日韩众多顶尖高手无疑相当于宣布AI又攻陷了一个人类领地。
加上不久前又有AI通过学习做出了具有巴赫风格的曲子,似乎艺术对AI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那么需要灵感和想象力的设计领域会不会也受到AI的冲击呢?如果还有这个职业的话,到2025年的设计师会是什么样子呢?Artefact的首席设计师Rob Girling提供了他的思考。
谁要是还对AI感到怀疑的话,看看《纽约时报》吧,最近一篇对卡内基梅隆大学打算设立聚焦人工智能伦理的研究中心的报道。《哈佛商业评论》已经开始为AI对管理的意义打下基础,而CNBC已开始分析有前途的AI股票了。对于设计我做出了相对乐观的判断,认为在近期AI并不会构成威胁,因为好的设计需要创意和社会智能。
不过这种短期的乐观展望并不能缓和我所有的忧虑。今年,我的女儿就要上大学了,她想读的专业是交互设计。随着我开始探索AI会如何影响设计,我在考虑应该给女儿以及未来的设计师提供什么样的建议才能帮助她们不仅能跟上形势,而且能在未来的AI世界中茁壮成长。


人人都会是设计师
在今天,大部分的设计工作都是由创意和社会智能所定义的。这些技能集需要同理心、问题框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协商以及说服力。AI的第一个影响会是越来越多的非设计师会培养自身的创意和社会智能以提高就业能力。实际上,在上面提到的那篇《哈佛商业评论》的文章中,给经理提出的第四条建议就是行动要更像一名设计师。
对于设计师来说,其潜在影响是被训练利用“设计思维”技巧来完成工作的人将不仅仅只有传统的创意职业了。设计师对谁是最有“创意”的人这个称谓不再具有垄断地位(如果曾经有过的话)。为了保持竞争力,更多的设计师需要额外的知识和专长来在多学科交叉的环境下发挥作用,这也许会导致愈发独特的专业化。
你可以想象在教室里,一位经过设计思维训练的教师不断地测试新的互动框架以改进教学。或者设计师/医院管理者接到任务要从住院病人体验的角度进行再思考,在效率、易用性以及更好的健康结果等方面做出改进。
我们已经看到了这种趋势的出现——西雅图市长办公室设立了一支创新团队,其任务是为西雅图最迫切的问题和关切找出解决方案。这支团队把以人为本作为设计哲学,成员包括了设计师和设计策略师。
斯坦福的设计学院一直在开发非传统训练设计师的社会智能,迄今已有10的时间。而像MIT的集成设计与管理课程也已经出现。甚至医学院都开始培养未来医生的设计思维。这证明了设计更广泛的相关性,对于不同学科的教育者来说也是一个把创造性智能培训和以人为本设计纳入课程的机会。

设计师作为策划者而非创造者
我曾经写过像Autodesk Dreamcat这样的工具如何利用算法技术为设计师提供一个更抽象的界面来进行创作。只要提供足够的高级指导、约束、目标以及待解决的问题,这些工具就能演变出成百上千种设计的派生,让设计师自己挑选喜欢的设计,或者不断地将这些设计糅合,直到与伟大设计的距离越来越近。
这会对对不同的设计学科产生不同的影响。在建筑学领域,所谓的参数化主义2.0的参数化运动表明,技术可能会增强创造力。游戏业已经在利用这种潜能,比如用来设计虚拟环境和虚拟城市。这一点看看《无人深空(No Man’s Sky)》就知道了
——其背景是一个由程序生成的确定性开放宇宙,总共包括了18,446,744,073,709,551,616颗星球。虽然《无人深空》作为游戏不算成功,但他展现了虚拟内容开放最终的主流方向——设计师的角色是设定目标、参数以及约束,然后对AI生成的设计进行审核和调优。
生成式设计技术并不算特别新的东西,但深度强化学习却是相对较新的技术,是在过去3、4年才冒出来的东西,最近AI取得的很多令人兴奋的进展都要归功于这个学术分支。Google的DeepMind创建了一个叫做Deep Q的人工智能程序,它采用了深度强化学习来学玩Atari游戏,并且在游戏的过程中不断改进自己,最终获得了一些令人惊艳的技能,比如发现游戏未知的漏洞等。
不过DeepMind的Deep Q,以及它的继承者——围棋程序AlphaGo真正的突破在于,这种AI并不具备任何的领域知识或者专长,甚至都不需要有人来教它游戏的规则是什么。它所需要的只是视觉输入、控制,然后给它一个尽量拿高分的目标就行了。就这一点来说,游戏是人工智能学习理想的测试环境。

但这对设计的意义是什么呢?这时候就需要策划者(curator)的角色了。在未来,设计师会根据个人喜好建立模型,然后训练自己的AI工具来解决设计问题。
比方说,对于针对改变病人行为的数字化保健设计方面的关键问题,在医疗保健领域浸淫多年的Artefact已经形成了自己深刻而广泛的观点。可以想象,有朝一日一旦我们有了足够的数据,就可以输入行为目标,然后让AI系统设计一个解决方案框架,从而避免确认偏见和共情缺口这样的预期问题出现。
明星设计师依然闪耀
随着AI驱动的参数化设计使得设计师可以迅速而方便地创作出设计的数百万种衍生,大多数设计师的生产力都会得到大幅提升。突然之间,我们每天只用一小块时间就能探索海量的可选方案了。有了生产力的改善以及更好的工具之后,业余设计师创作出过得去(如果说出色有点难的话)作品也会容易很多,并且对职业设计服务造成价格压力。
但尽管学习和掌握这门手艺的门槛降低了,设计业的超级明星可能基本上仍不会受到影响。我们看到1990年代在平面和图形设计领域出现过类似的趋势。桌面出版软件的到来最终消灭的该市场的低端部分。但它也让更多的人欣赏设计,增加了对最好设计师的需求并扩大了设计师的差异化。除非AI已经能够用彻底新颖的创意给到我们惊喜,否则的话超级明星设计师以及投资他们的公司还会继续自己的统治,提升设计品牌的价值。
从传统设计师到虚拟设计师
AI促进的自动化可能会让大批人失去工作,这些人可能就会躲到虚拟世界里面,使得对虚拟世界、虚拟对象和虚拟体验的需求也会不断增长,这个说法已是陈腔滥调。希望我们能够避免这种反乌托邦式的场景,但随着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混合现实的爆发,对于设计来说这会变成下一个前沿机会。像我们在虚拟世界里如何进行互动,如何建立和交流共同体验这样的挑战,不仅对这种新媒介来说是独特的,而且需要创意和社会智能等很难外包给AI的技能。
此外,随着我们争先恐后地创造虚拟世界,这也许还会对更传统的设计学科,如建筑学、室内设计、对象设计、时装设计等产生新的需求。
设计AI,设计未来的人性
在阐述AI如何偷走我们的设计工作的过程中,我也许会对AI给设计职业带来的贡献造成了伤害。不过当人和计算机一起协作时,双方是可以做到一些单方面永远无法做到的出色事情的,这一点只需要看看Michael Hansmeyer的《无法想象的形状》就知道了。有着好几百万个面的这些形态靠人是无法独立完成的,但是他们仍然可以对它的结构进行调整。
尽管这仅仅只是一个例子,但想方设法强化身处不同职业的我们的个人创造力仍然具有不可否认的吸引力。我能看到这样一个未来——在对我们的影响、英雄和灵感有着深刻理解的情况下,我们的个人AI助手将不断地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指出什么地方需要改进。在这样的世界里,问题解决机器人将利用不同框架、从不同角度帮助我们审视问题。
而模拟用户会测试我们设计的东西,让我们看看他们在不同背景下的表现,然后提出改进建议,这一切甚至在还没开始开发就进行了。而A/B测试机器人则会不断想方设法对我们的设计工作提出小小的性能改进建议。
这样看来,AI远不会对设计这个职业造成威胁,反而能够提供大量的机遇,尤其是对于那些从事人与新兴AI系统交互设计的人来说。我们应该如何设计那些AI设计工具?我们应该如何设计未来的智能服务和平台?我们应该如何设计这些系统才能保证能够加强我们的创造力、我们与世界的关系以及我们的人性呢?
对于我们以及下几代人来说,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也是一次令人兴奋的机会。
本文首发自第一财经日报,如有侵权请联系新浪新闻客户端。
各界人士热评——
@Donald Knuth(计算机科学家):
人工智能已经在几乎所有需要思考的领域超过了人类,但是在那些人类和其它动物不需要思考就能完成的事情上,还差得很远。
@周鸿祎(360董事长):
今天的人工智能没有很多文学作者,或者很多文艺青年,还有很多科幻电影想象的那样神奇。实际上今天的人工智能严格来说计算机是没有产生思维的,更不可能产生意识,没有意识也谈不上情感,所以大家所担忧的像《终结者1、2》里面的机器毁灭人类的世界,大家都觉得还是很遥远。
@刘新征(秒拍高级副总裁):
我对21世纪最大的忧虑也是这个场景,而这个场景并不科幻,并不遥远,实际上它正在发生:“一旦人工智能在大多数认知作业上的表现优于人类,那个时候的就业市场会成为什么样子?一个由数量非常巨大、在经济上“没有用”的人所组成的新阶层会在政治上产生怎样的影响?”
@自在宇宙思想者(微博网友):
人工智能(AI)的研发将对人类产生最大的影响。全球的科学家们都在疯狂的研发着人工智能技术,这项技术意味着机器或者软件能够表现出与人类相当的智慧。许多专家都对于研发人工智能提出了警告,因为它事实上能够让人类遭到淘汰,因为它们能够取代我们的工作,而且最终把我们视作一种障碍。
@樱华(微博网友):
到了人工智能可以做出正确翻译的那一天,其智能程度和自主意识就能够取代现今社会几乎所有还需要借助人类主观判断的工作。到时世界将面临全面巨变,也是人类有可能借助人工智能进行新一轮进化的时刻。这可不是影响到哪一个职业或行业的问题。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