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资讯

同济大学教授怒揭C刊不堪

同济大学教授怒揭C刊不堪

新京报网

关注

摘要:一些高校的评价体系,漠视学术规律,无视学科差异,评价标准一刀切。

近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以下简称C刊)公布最新年度目录。武汉大学、同济大学两所著名高校学报哲社版这次都被挤出最新版C刊目录。武大学报以编辑部名义向投稿作者致信通报情况,而同济大学学报主编孙周兴则在个人博客上发表声明,以自我检讨的名义,皮里阳秋地揭露了一些期刊为保住C刊位子采取种种不堪手段,一时为学界瞩目。

以下为声明全文:

《同济大学学报(哲社版)主编声明》

得知《同济大学学报》(哲社版)被南京大学期刊评估中心踢出新版CSSCI来源期刊目录,本主编深感痛心和羞愧。本人于2005年初出任主编,当年即对本刊进行学术改造,一年后使本刊第三方排名(转载排名)从600多名升至25名,此后均在此位徘徊。2007年本刊成为所谓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中心索引》(CSSCI)的来源期刊。此后本主编不思进取,更没有服从期刊市场游戏规则,不知道所谓“影响因子”也是可交换和可买卖的,没有采取相关措施提升本刊的“影响因子”,才有今天的下场。痛定思痛,本主编特拟定以下整改措施:

一、以市场为中心,以影响因子的提升为本刊办刊目标。以前所谓学术性、开放性和特色性之类的办刊目标,实属书生乱弹,危害极大。此后本刊将改弦易辙,把影响因子当做唯一的追求目标和工作重心。本刊同仁必须认识到,影响因子是刊物的影响力之表现,本刊影响因子的提升就是对学术的贡献,对国家的贡献,对人类文化的贡献。

二、今后凡在本刊发表论文者,须自行安排好引用事宜。每篇文章须有三次以上(含三次)外刊引用,超过三次外引者有奖(资金数额待定)。本校作者若在本刊发表文章,须自行安排五次以上(含五次)引用任务(可发动本专业同仁合作完成),每次奖励500元(具体数额待定)。

三、积极与兄弟学报和其他学术期刊合作,形成相互引用的稳定机制。以前本刊以学术的名义未参与此类活动(本刊曾收到此类合作邀请),甚至把此类活动称为“勾当”加以痛斥,实属无聊,也是本主编不通人情世故、不尊重市场的表现。关键是本主编没有深刻认识影响因子对我国学术发展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更没有理解影响因子对于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意义,故有此错误。今后本刊将全面融入主流,积极地与兄弟学报和期刊合作,共同把提升学报影响因子的伟大事业进行到底。

四、大幅提高稿酬,激励校内外作者投稿积极性。目前本刊稿酬为每千字50-100元,真是笑话,属于调戏作者的做法。鉴于本刊已降为CSSCI扩展版期刊,有的单位已不再把本刊视为“核心刊物”,故更须以金钱手段适当刺激,此后本刊将大幅提高高引用率作者和具有高引用率承诺之作者的稿酬,建议提高幅度定为现行标准的5-10倍。

五、为筹措资金,预留三分之一版面用于发表收费论文。本刊一直未收取版面费,现在看来是不对的,也是浪费资源。有人愿意出钱发文,有错吗?错在哪?今后本刊每期可留6篇左右的版面,用于发表收费论文,每篇收费以市场标准执行(据说在3万左右);由于一些单位仍旧把CSSCI扩展版视为“核心刊物”,故本刊在收费方面仍有操作的可能性。由此产生的收益,可用于奖励引用和提高稿酬。

通过以上五条整改措施,相信本刊必将在两年后重新回到CSSCI目录中,重新成为“核心刊物”。

以上建议将递交给本刊编辑委员会讨论和表决。若本刊编辑委员会否定上述提案,本人将辞去主编职务。大家不想上进,本主编也没办法,不玩了总归可以吧?

特此声明。

《同济大学学报》哲社版主编:孙周兴

2017年1月19日

同济大学教授孙周兴

平心而论,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遵循了文献计量学基本规律,水准相对较高。而且,C刊作为一个评价指标,从程序上,因为这是一个第三方标准,少了很多人为因素干扰,至少比很多高校自行制定的所谓核心期刊,要公正很多。

当然,文献计量学是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由于存在很多人为因素,大量文献问题尚难以定量化。特别是由于文献系统高度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要获得足够的、有效的信息,来揭示文献的宏观规律难度很大。孙周兴教授揭露的操纵影响因子的腐败现象是公开秘密,这些因素,的确干扰了CSSCI源刊选录的客观公正性,而武汉大学学报编辑部致作者信中所指的,C刊过分强调影响因子,忽略文史哲等传统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差异,这种现象也客观存在,所以,以文献计量学为基础的CSSCI当然缺陷多多。

但是,正如有谚语所说:“美酒是上帝赐予的,醉鬼是自己造成的。”在笔者看来,现在CSSCI引发的很多问题,其实板子很难打在CSSCI身上,怎样理解一份有缺陷的目录,怎样正确使用这个有缺陷的评价标准,让这个评价标准最大化发挥其优势,而又能够采取一些变通措施,让其缺陷能够在执行中得到淡化或弥补,这是教育主管部门的责任。

但现在高校普遍行政化现象严重,学术自身的规律没法得到尊重,在行政强势主导下,学术共同体没法形成,学者治校形同虚设。一些高校的评价体系,漠视学术规律,无视学科差异,评价标准一刀切,让一些学科本末倒置,严重影响学生培养质量,让业界视为笑话;凡此种种,都影响了C刊评价标准的取向与公正性。

所以,在笔者看来,C刊在当下,也有其不能承受之重。在一个真正尊重学术规律的环境里,CSSCI这样一个建立在文献计量学基础上的引文索引上,才能有一个正确的位置,发挥其自身特定的功能。

本文著作权归新京报评论(公众号ID:xjb-pl)及作者王天定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新浪新闻客户端。

网友热议——

@吴铭(学者):

诚然,CSSCI存在种种问题,但评价指标只是工具,并非乱象之源。某些同行的批评以偏概全,过于情绪化。我们不要求作者引用敝刊,也不跟其他刊物做交易,且一直不收版面费,特此说明。

@王守清(大学教授):

“双重‘异化’不被破除,CSSCI就将持续成为中国学术生态之‘变态内核’的代名词。当下许多冲着CSSCI去的批评,实际上是冲着固化在CSSCI名下那个利益权力链条去的,冲着当代中国学界那个‘变态内核’去的”。

@罗妮zyzyyuan(微博网友):

啊,不太能理解南京大学的新版CSSCI来源期刊目录为何如此重要,武大哭完了同济也开始闹……不至于被踢出来后那么多杂志一副如丧考妣的样子啊,或者说要如丧考妣的也该是文章刚接收今年就等着毕业的投稿者啊。

@寒叁肆_(微博网友):

有话还是直说效果比较好,就算没什么效果,至少也不会被人拿去改头换面胡乱引申,这种反讽的口气除了引起小范围内的“所谓优越感”,并不会有太大的反响, 因为你的态度就是戏谑和悲愤的,这种态度只是提出问题,而没有解决问题,甚至连解决问题的态度都没有,试问有多少人看了这种文一笑置之的?

@谢轶群(微博网友):

人家南大明明说了,C刊是给图书馆订杂志的时候作参考的,你们学术界却拿它当水平的评价标准用;公正与否关我们卵事,冷嘲热讽别朝我们来。

@庞旭px(微博网友):

学术一片繁荣没办法,论文过多看不完,水平太高读不懂,只能靠计算机帮忙统计引用率来比较了,靠影响分子或换其他排名还不是问题关键,为什么非要分个三六九等,不就是僧多粥少、总要有个分配利益的指标吧,中国人还是太多而且普遍较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