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大米”来自中国?假的!

新浪热点
摘要:实事是,没有任何证据能说明这批“塑料大米”是“从中国走私过来的”。
尼日利亚海关日前查获102袋走私进入尼日利亚的“塑料大米”,目前尼方正在就这一事件进行调查,但多家西方媒体21日将矛头指向中国。中国驻尼日利亚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一名官员22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驳斥说,没有任何证据说这批“塑料大米”是“从中国走私过来的”,外媒的报道纯属联想,意在抹黑中国。

据报道,尼日利亚此次共查获102袋、共2.5吨的“塑料大米”。尼日利亚主流媒体未对“塑料大米”的来源地做过多猜测。只是一家名为“naij”的新闻网站援引《韩国时报》的报道推测可能与中国有关。西方媒体则进行了更加积极的联想。英国广播公司(BBC)称,目前尚不清楚查获的大米来自哪里,但“塑料大米”去年在中国被发现过。BBC驻尼日利亚记者还描述道,“不管这些大米是谁制作的,制作得非常好”,拿在手里没感到异常,不过闻一下就会发现,有一股化学品的气味。法新社援引一名匿名尼日利亚海关官员的话说,怀疑“这些大米来自中国,经拉各斯港进入尼日利亚”。
中国驻尼日利亚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一名官员22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消费者又不是傻子,“‘塑料大米’与真大米”一看就能分辨出来。之前国内也传过“塑料大米”,后来发现“都是造谣”。
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按正常思维判断,所谓走私“塑料大米”一事都是虚假的。尼日利亚本来就产大米,大米在当地很便宜,“塑料大米”可比大米贵多了,还要远隔重洋走私进入尼日利亚,成本加运费得多高,再加上走私的风险,就运区区2.5吨“塑料大米”,也太不划算了。
该官员还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所谓“塑料大米”一事最早10月底到11月初尼日利亚当地媒体就炒过,但没有任何证据说“从中国进口”,这事就过去了。事隔一个多月,又被西方媒体搬出来“炒旧饭”,这纯属往中国身上泼脏水。
微博热议——
@闾丘露薇(媒体人):看了尼日利亚媒体的社论,一是指责政府监管不立,二是坚决要求禁止进口大米。嗯,怎么觉得有点借力打力的感觉。
@李佳佳Audrey(财经作家):确实是造假大米而非什么走私塑料颗粒啊,新闻背景是食物价格高企以及圣诞前的通胀。
@王小东(学者):尼日利亚当地人说怀疑是塑料的原因是“煮出来很粘”,如果真是塑料那么就是融化了,可惜绝大多数塑料熔点都在120摄氏度以上,远超电饭锅断路的105摄氏度。
@漫游在银河系(微博自媒体):这是走私塑料颗粒而非走私大米,塑料颗粒伪装成大米颗粒是因为尼日利亚进口大米不收税。
@老刀99(知名游戏人):这我就放心了,原来塑料比大米贵那么多。
延伸阅读
起底以假乱真有“化学品”味道的塑料大米
这批“塑料大米”做得十分逼真,第一眼看上去和真大米无差,拿到手里的手感也没有任何异样,但是闻起来会有一股化学品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