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资讯

孙杨、董力、张继科……混娱乐圈对体育明星是好事吗?

孙杨、董力、张继科……混娱乐圈对体育明星是好事吗?

新浪热点

关注

摘要:每周都能见到孙杨的《真正男子汉》,董力的《爸爸去哪儿》,科科的《看你往哪跑》,迷妹们喜忧参半。

奥运明星频频露面真人秀,观众买账吗?

每逢周末,话题度最高的运动员大概是练击剑的董力了,作为“实习爸爸”参加新一季的《爸爸去哪儿》,却因为与“女儿”阿拉蕾的互动模式被网友解读为“女友养成”模式,一度引发对女童保护话题的热议,而董力个人也陷入了舆论的旋涡之中。

然而对迷妹们来说,如今身处话题中心的董力,在几个月前还只是个陌生的名字。今年夏天的里约奥运会,击剑队凭借“高颜值”在微博上猛刷了一波存在感,刷屏的结果便是,并没有参加奥运会的董力,却因为奥运会火了,继而有机会参加电视综艺节目,广为人知。

和董力一样,因为今年的奥运会迅速火爆的体育明星不在少数,游泳队、乒乓球队以团体的形式成为“网红”;随着赛事的推进,傅园慧、孙杨、张继科等一众运动员个人的特质也鲜明地呈现在社交网络上,使他们成为全民关注的“体育明星”。

傅园慧因为率真的赛后采访成为国民“洪荒少女”;孙杨在国外选手“兴奋剂”话题的攻击下,用比赛成绩塑造了“国家英雄”的形象;张继科则是全方位多角度地受到迷妹的围攻,性格不羁、成绩突出、长相帅气甚至脚上那双蓝色运动鞋都能成为萌点。

这一股奥运的热潮一直延续到今年年底,也并未消退。让他们持续曝光、继续产生影响力的是娱乐的力量,从成名开始就以高调形象示人的孙杨,目前即使在役,也早在参加里约奥运前签约了一家传媒公司,成为该集团的一名艺人。

上杂志封面、参加商业活动,体育明星们忙得不亦乐乎。其中影响力最大最广的大概是电视真人秀了。

除了董力的《爸爸去哪儿》,剩下的几位从奥运比赛结束后就一直没有消停过。除了作为嘉宾录制一些比较短的赛后访谈之外,张继科和孙杨首先作为嘉宾录制了湖南卫视的综艺《我们来了》,此后,嘉宾向着常驻的身份发展——孙杨成为《真正男子汉》的常驻嘉宾,张继科则加盟户外综艺《看你往哪跑》成为固定成员,同时也参与录制了《今夜百乐门》,跨界演小品。

文体不分家。体育明星一向是娱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参加过电视综艺的体育明星也不在少数,李小鹏夫妇参加《急速前进》、《爸爸回来了》,全家人圈粉无数,田亮则是各种综艺轮了个遍,从秀恩爱的《一路上有你》、晒娃的《爸爸去哪儿》、竞技的《巅峰拍档》、游戏类的《全员加速中》,到处都有他活跃的身影,从口碑来看,网友们对这位前运动员的风评也都还不错。

那么对于新崛起的这波体育明星纷纷现身真人秀,观众态度如何呢?

目前来看,网友们的态度似乎比较暧昧,一方面,迷妹们在消费着这些明星在综艺节目中的表现,另一方面,舆论对于这些体育明星频频在综艺中露面又态度谨慎。不少网络上的评论都用“体育明星娱乐化”的说法来评论,借此表达各种质疑。体育明星参加真人秀的频率太高受到质疑,有评论担心参加的真人秀强度太大,会给运动员的身体带来额外的负担,更有评论甚至质疑运动员会因此放弃一些参赛机会、而耽误了运动生涯。

为什么同样是体育明星参加真人秀,网友对在役和退役的运动员的态度差别如此之大呢?刺猬君看来,正是身份本身造成了这种差异。按照传统的观点,毕竟对于在役运动员来说,训练和比赛才是本职工作,商业代言、拍杂志硬照甚至参加真人秀,都只是“副业”,如果因为“副业”耽误了“主业”那就不好了。

董力这样光靠颜值俘获一众迷妹的毕竟是少数,在大多数情况下,运动员的商业价值与其比赛成绩是直接挂钩的。宁泽涛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尽管他当初的走红是因为喀山世锦赛上媒体展现的美好的形象,然而如果没有当时突出的成绩作为支撑,恐怕也很难受到众人的关注。本次奥运赛后,宁泽涛的曝光量远远不及孙杨甚至傅园慧等运动员便间接证明了这一点。

真人秀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个人魅力的平台,但这种审慎的关注和矛盾的批评恐怕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当初傅园慧爆红后,在微博上发了一条某品牌的广告,其微博下留言的声音中,最多的便是“你千万不要商业化啊”,可见围观群众矛盾的心态并非是突然爆发的结果,而是一直都存在。

体育明星加盟真人秀的火热,在为不成熟的产业背锅?

跳脱出“体育明星参加真人秀”这件事本身,我们不妨感受一下这些奥运明星们参加真人秀的画风。

一类是以嘉宾的身份客串各大电视台的综艺节目。张继科在奥运结束后迅速成为众多真人秀的常客,在《我们来了》中和一众美女明星互动,前不久又作为嘉宾客串《今夜百乐门》的小品表演。体育明星以嘉宾的形式客串,节目组往往热衷于消费热点话题。此外,邀请体育明星直播也带有这种性质。

比如张继科客串的节目就热衷于玩乒乓球队的梗和奥运时期的梗。在《今夜百乐门》的小品中,张继科用青岛话和“大妈”聊天聊得不亦乐乎,除了睡不醒梗、撕衣梗,乒乓球队的马龙和刘国梁也被拿来调侃。有时你们科科也会小炫一下他高超的球技。

另一类是作为综艺节目的常驻嘉宾出现,这也是目前最容易受到争议的部分。孙杨和张继科都以常驻嘉宾的身份参加了《看你往哪跑》,一个以追击战为看点的户外综艺,同时孙杨也是《真正男子汉》的常驻嘉宾,虽然和其他明星相比,他的出场率没那么高。

不难发现,目前邀请体育明星参加的综艺节目,无论是常驻还是客串,都逃不开消费热点和对体能要求较高的这两类,这也是体育明星们自身的特性决定的。和娱乐明星不同,体育明星的热度往往随着体育比赛和成绩而起伏,被公众津津乐道的也正是在比赛中挖掘出来的话题,因此持续、反复消费这些话题成为必然。另外,体能是体育明星们的优势所在,因此竞技类、户外类的综艺也乐意邀请体育明星参加,甚至成为常驻嘉宾。

然而这样的消费模式能长久吗?里约奥运会的热度能持续到什么时间段?在此是值得打一个问号的。另一个疑问来自户外综艺的特性,常驻意味着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投入,《真正男子汉》这类综艺的训练艰苦也是可想而知的。户外综艺高强度的运动不免引发迷妹们的担忧——为了娱乐不小心把身体弄伤了,耽误训练怎么办?

担忧归担忧,但至少目前看来,体育明星和真人秀之间还是非常融洽的。这是一种双赢的选择,体育明星的加盟对真人秀来说非常省心,他们之前通过比赛获得了非常高、偏正面的曝光量和话题度,选用体育明星的风险比娱乐明星要小多了。而趁比赛的热度参加综艺节目,往往是将体育明星商业价值最大化的方式之一。

但无可否认的是,国内这种以成绩为最高标准的举国体制,确实让国内体育明星的身份定位比较尴尬。“奥运冠军”很容易和“国家英雄”画等号。一方面,在役运动员接商业代言还要首先经过管理部门的同意和分成、体育明星的宣传策划团队非常少见,产业不成熟是一方面;一方面,“国家英雄”的身份让体育明星进行商业活动的时候,总有些底气不足。这也是中国体育明星的特殊性所在。

产业不够成熟,尤其在一些行业,职业联赛的影响力远远不够。对体育明星及其团队来说,真人秀是延续曝光维持高关注度的速成法。

如果说以往体育明星和娱乐的结合还隐藏着一种欲说还休的朦胧感,那么因为今年的奥运,则迎来了一次大型的爆发。从里约奥运开始,网络舆论的风向开始从唯金牌论转向关注运动员的个人魅力,这也正是如今这些体育明星受到真人秀青睐的重要前提。

体育明星遇上真人秀,是好事吗? 

娱乐行业对体育明星的认可度和关注度愈发上升,其背后是资本和政府的力量在共同作用

体育明星和国家的关系是中国式体育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好在近几年,无论是政策还是透露出的口风都可以感受到,国家对运动员在商业领域的活跃是持愈加开放的态度。在奥运期间,乒乓球队以团体的形式火了一把,男队总教练刘国梁被问到如何看待这种火爆时,言语之间是持积极态度的,他自己也热衷于在微博上和队员、粉丝们互动。

从政策层面来讲,2014年10月,国务院层出台过《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表示要扶持体育产业,称到2025年,整体产业规模的目标是5万亿。要知道在2014年我国体育产业的规模仅有不足250亿,而美国这一规模则达到5000亿,差距不是一点点。

此外,资本和巨头也在不断渗透入体育行业,包括签约退役和现役的体育运动员作为公司艺人,乐视、万达、阿里体育经济方面都有所行动。以万达为例,从收购盈方获得转播权,到收购铁人公司获得“铁人三项”的运营权,收购体育公司的脚步就没提过。

所以在可以想见的未来,体育明星在真人秀等娱乐产品中出现的频率只会越来越高。

体育明星和娱乐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对于迷妹们来说,当然是好事,见到喜欢的体育明星的机会增多了,可以有了解他们各方面的多种渠道,但是对体育明星来说却不见得。

除了可以想见的一些风险,国内的体育明星们出现了一些偶像化的趋势。也就意味着他们不仅在普通公众中有影响力、有自己的球迷群体,更出现了粉丝迷群,粉丝们会去为偶像接机,会送礼物应援,甚至会为了见到偶像包下飞机的一整个商务舱。这些行为在张继科身上的确发生过,他本人显然也还未能适应这样的遭遇,在微博上表达过“理性追星”的建议。

如何平衡这些附加在自己身上的娱乐性和运动生涯的成绩,是每一个体育明星需要考虑的问题。另外,在真人秀上的曝光是实现商业价值的途径,但过多的、对几个人的集中曝光,并不是健康的发展态势,观众早晚会厌倦,而且,所有的资源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并不能平衡运动员之间的商业资源。

不管怎么说,目前来看,体育明星在真人秀上的过多曝光、甚至因此受伤影响成绩的现象,还尚未出现。至于综艺嘛,且看且珍惜吧。

本文著作权归刺猬公社(公众号:ciweigongshe)以及其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新浪新闻客户端联系。

热评——

@邓先宇(评论员):

作为正在准备考体育新闻研究生的考研狗,一方面觉得体育明星更多地进入公众视野,是有利于整个体育产业发展的,尤其是击剑这种市场化极低的项目。另一方面,运动员如果没有成绩,人们还是不会更多地去关注这项运动,只是作为娱乐明星来消费,那么就无法起到普及运动的效果。张继科傅园慧是比较好的例子,至少现在有很多迷妹开始关注乒乓球和游泳了。期待更多冷门项目的明星运动员可以在保持自己竞技状态的同时起到推广运动的作用。

@非著名评论员君(特邀评论员):

其实更愿意看到运动员们上综艺和本职相关,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到推广的作用,例如之前一些请冠军和明星比拼的节目(不提名字了) 而真人秀,总是觉得运动员们适应节目的能力比起明星来弱一点。其实迷妹也是抱着纠结的心理,一边担心受伤影响训练一边觉得能多在节目看到他们是好事,希望无论是节目组还是领导们,都能把握好度。

@阿玖(评论员):

举国体制下运动员也得为自己多考虑一些吧。运动员年龄上限很小。能创业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年纪轻轻退役了以后怎么办,娱乐圈未必不是一个路子。

@臻珍Janet(网友):

他们喜欢他们在赛场上飒爽英姿多过于他们在娱乐节目中“卑微”地卖梗。希望他们珍惜自己的“羽毛”。

  • 我们终于意识到父女CP不妥,这是进步

    蕾力父女”相处方式惹争议,陌生男子董力当实习爸爸,与女童阿拉蕾同住,被指是对小朋友性别教育的错误示范。

    查看详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