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应援,钱的供养

新浪热点
摘要:“应援”起初来源应是日本校园体育比赛中的“应援团”,他们是为运动员加油的团体。后来这种应援文化就进入到娱乐圈,演变为为偶像加油助威。当应援文化越来越成熟,它也愈发被经纪公司所重视,虽然经纪公司表面上都会公开表示,不要应援,不公开集资,但他们比谁都在意旗下艺人的应援情况。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粉丝爱“应援”?

韩国偶像组合Bigbang的演唱会现场。(网络图)
近日,韩国明星权志龙众筹100万卖耳机走红网络。
这并不是权志龙第一次众筹,相较于之前200人民币的夹子(跟某宝爆款一模一样),1347人民币的帆布帽,售价998人民币的耳机显得十分良心了。
但有网友吐槽:“集资?还100万?下次他直接公布卡号算了!”“这是要从粉丝身上吸血再榨干吗?”而很多粉丝们并不同意吃瓜群众的看法,认为集资而已,是很正常的事情,只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去支持就可以了。尽管争论不断,目前该项目已经成功筹集到122万多了,GD粉丝真是给力啊。

除了权志龙的粉丝外,TFboys的粉丝也是神一般的存在。
11月8日是TFboys成员王源的生日。即便你是一名路人,不想知道他的生日都不行,因为在这一天,无论是中国还是国外,无论是陆地、空中还是海洋,无论是报纸、网络还是LED,你都可以看到关于王源生日的宣传。
这宣传的阵势究竟有多大呢?
粉丝包了10架空客大型飞机,全方位覆盖宣传,为其40天。包1辆高铁,为期30天。包10辆英国伦敦双层巴士,为期14天。在杭州投放500辆王源公益主题自行车,为期半年。
在美国纽约、日本东京、日本涩谷、韩国首尔、北京、上海、广州、重庆、长沙、深圳、台湾、香港等地做LED大屏应援,最短投放2天最长投放118天,最大LED面积为15000平方米。19本杂志应援、多家APP开启屏应援、16项公益应援。规模之大,让人震惊。


粉丝为TFboys成员自发组织的应援活动。(网络图)
令人讶异的是,这样的宣传,经纪公司一分钱不花,是粉丝自愿组织发动的“生日应援”。如今应援也越来越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中,那究竟什么是应援?应援文化为何崛起?
应援是门技术活
应援的汉语释义为“接应援助”,起初来源应是日本校园体育比赛中的“应援团”,他们是为运动员加油的团体。后来这种应援文化就进入到娱乐圈,演变为为偶像加油助威,因此,应援团其实也就是粉丝的加油团。
韩国的应援文化比较久远和成熟,每个知名的偶像团队都有自己的应援团,而应援团又会有自己的应援色、应援物、应援口号等,比如BigBang的应援色是黄色皇冠灯,少女时代是粉玫瑰色,Super Junior是宝蓝色。在演唱会时,所有粉丝统一着装统一颜色统一口号,声势浩大,场面颇为壮观。如果吴亦凡的演唱会,你穿个海浪蓝的衣服进去,没准会别被打着爬出来,因为海浪蓝是黄子韬的应援色。总之,因应援色“撞色”导致的粉丝撕逼战,屡有发生。

韩国偶像团队的应援色、应援物一览。(网络图)
而应援方式也多种多样,像王源生日时宣传规模如此之大手笔,是因为他的粉丝群中有专门的生日应援团队。生日应援团,不仅仅是自费为偶像进行铺天盖地的宣传,也出钱为偶像买礼物。送零食送鲜花送信已经跟不上时代需求了,现在流行的是为偶像送豪车、送别墅、送环球旅行机票。
除此之外,还有演唱会应援:组织买票、统一着装、统一应援物。投票应援:比如某小鲜肉粉丝微博转发量破吉尼斯纪录,你可别以为真有1亿人转发了这条微博,事实是背后有专门的粉丝团队每日负责转发、评论。活动应援:电影首映式、广告站台、综艺活动到现场送花篮搞气氛的。食物应援:拍摄影视剧时给剧组送餐送饮料的。公益应援:为自己的偶像成立助学扶贫等慈善基金会,为偶像的社会效应加分,比如此次王源生日,粉丝们大型的公益应援项目就达十余个。甚至还有学习应援:专门辅导偶像功课的,划考试重点,解难题……
总之,应援团队的成员来自五湖四海,他们通过互联网终端联系,根据精心设计的团队规则,为了偶像这一共同目标,组成一个体系庞大、分工细致、行动力极强的粉丝帝国。粉丝们不再是分散的个体,他们更像是某个企业的职员,有宣传组的、打投组的、新闻组的、活动组的,各司其职、勤勉努力。这一粉丝帝国一旦运转起来,有条不紊,效率惊人,完全不逊色于业内最一流的宣传公司,其蕴藏的庞大能量令人咋舌。

小鲜肉杨洋的粉丝应援活动。(网络图)
钱的供养
应援首先的靠是什么?一个字:钱。
在消费时代,偶像其实就是消费品,偶像的人气和价值最终要体现在他的商业价值上,而商业价值由消费者决定。他的演唱会你买票没有?他拍的电影你包场看了吗?他代言的产品你购买了?他拍摄的时尚杂志你囤积了吗?这每一项,都需要真金白银。应援文化日益兴盛,得益于有消费能力的粉丝越来越多了。
艾瑞咨询发布的《2016年中国粉丝追星及生活方式白皮书》显示,娱乐明星粉丝85后占比17.3%,90后39.4%,95后28.8%,00后7.9%,也就是说,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了近95%的比例。他们的主要追星方式就是应援,88.8%的粉丝每年至少都会有几次(有的还是每月几次、每周几次的)在偶像身上消费,甚至有6.6%的粉丝每天都会在追星方面消费。简言之,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当下的90后、00后的消费能力不断提高,他们能够源源不断地用金钱对偶像进行“爱的供养”。

互联网的兴起则为应援文化的成熟化和规模化奠定了最重要的技术基础。在前互联网时代,偶像与粉丝之间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偶像是可望不可及的,粉丝与粉丝之间也是分散的,但互联网打破了彼此之间的边界。一方面是出现了养成式偶像,即粉丝通过互联网平台全方位参与偶像的成长,最典型的是Tfboys和SNH48。“一起守护偶像成长,成为偶像的支柱”,偶像仿佛就是粉丝认养的,粉丝可以准确地掌握偶像的任何行踪,偶像与粉丝之间的情感黏性增强。
另一方面,粉丝与粉丝之间通过互联网联系团结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关系紧密的小团体,并从中寻找到了身份认同。比如很多粉丝后援会会定期举办聚会,大家天南地北聚在一起,聊偶像的作品,聊偶像对自己人生的影响,因为有共同的喜好、共同的话题,他们的关系也可能从线上走到线下,并成为朋友。许多90后、00后的独生子女,可以在这样的团队中感受到集体主义的某种激情和归属感。
当应援文化越来越成熟,它也越来越被经纪公司所重视,虽然经纪公司表面上都会公开表示,不要应援,不公开集资(因为之前发生过应援“高层”欺骗事件,经纪公司此举是避免蹚浑水),但经纪公司比谁都在意旗下艺人的应援情况。这是人气的象征,应援不仅是做给路人粉看的,更是做给业内人士和投资商看的,它从侧面证明了偶像的商业价值,为偶像赢得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可以说,应援已经成为偶像宣发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2016年7月7日,TFBOYS现身机场,被粉丝围堵寸步难行。(视觉中国/图)
但应援是否会给偶像带来什么困扰?也是有的。比如,偶像之间的应援团队常会为番位、发布会片方花篮摆设等发生撕逼,这常会给偶像造成困扰,本来当事人没啥问题,但粉丝一撕逼关系反倒尴尬了。再如,应援团队一壮大,就可能发生支配经纪公司决定的事件,鹿晗、李易峰、华晨宇的粉丝曾写信发难要求更换经纪人、宣传团队、公司规划等事件,这反倒可能给偶像发展帮倒忙。
最深重的困扰,还是由偶像来承担。粉丝的应援既是偶像的甜蜜,但也是偶像的包袱。粉丝为何应援?因为爱。亲妈粉,就是把偶像当自己的儿子来爱的,亲姐粉,就是把偶像当弟弟爱的,还有女友粉、老婆粉的,把偶像当成自己的男友或老公……总之,把偶像当做一种幻想来爱。
这时,偶像往往不是他自己,他必须扮演着自己以符合粉丝心中的预期,他只是一个幻象。因此,偶像看起来光鲜,其实是疲惫的,应援看似狂热,实际上又是脆弱的。之前某小鲜肉因恋爱绯闻就发生了粉丝大规模脱粉现象,难不成就一辈子不谈恋爱?包括此次生日风光无限的王源,小小年纪但网上关于他的“黑料”也是一大堆,年仅16岁的他真的有能力面对这些吗,经纪公司的人设是否符合他的本意?
说到底,生日应援就是一年一次的烧钱大战和宣传大战。虽一时风光无二,但没人能保证今年的烟花明年还会有。烟花易冷,偶像们还是不要沉溺在应援制造的人气爆棚的幻觉里,如果没有实力了,有朝一日偶像光环没了、人设崩了,那靠什么留住粉丝?
本文著作权归微信公众号南周知道(微信ID:nz_zhidao)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新浪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