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第一个“弯”掉的地区?台湾同性婚姻有望合法化

新浪热点
摘要:台湾“立法院”11月8日一读通过攸关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民法》亲属编条文修正草案,交付“司法及法制委员会”审查,跨出婚姻平权第一步。如果接下来的过程顺利,台湾极可能成为亚洲第一个同性恋婚姻合法化的地区。
台湾有着巨大的同性恋群体,也拥有在亚洲最开放的同性恋观念。法律没有禁止同性之间的性行为,在工作场合与教育环境中也禁止性向歧视,而且每年都会举办全亚洲最盛大的同性恋游行。
不过,草案也引发部分群体的反对,其中“台湾性别人权维护促进协会”当天上午号召近百名妈妈带着幼儿到“立法院”外抗议,他们高举“同婚毁家废婚”的标语,认为法案对家庭造成伤害,所以妈妈们要为儿女权益站出来。

台北软件工程师苏女士和伴侣俞女士是一对五个月大双胞胎的妈妈,但在法律层面上,她们中只有一人是孩子的合法母亲。这一情况也许很快就会改变,因为台湾有望成为亚洲第一个同性婚姻合法的地区。
“目前情况下,如果孩子出了什么事,我的伴侣只是陌生人。”35岁的苏女士说,如果同性伴侣拥有合法的婚姻关系,伴侣中的任何一方都可以作出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决定。
同志家庭权益促进会发言人曾嬿融援引当地大学的研究指出,约80%的20至29岁台湾受访者支持婚姻平等。台湾《联合报》在四年前的民意调查中发现,55%的民众支持同性婚姻,37%反对。这些数据被视为台湾社会包容性的体现。但是,在传统观念影响下,家长对子女结婚和传宗接代的期许,仍然让同志倍感压力。
长荣大学台湾研究所副教授达严思说,在已经成熟的女权运动的帮助下,同性恋关系从20世纪90年代起得到广泛接纳,“社会精英们赞成性别平等”。不过,敢于出柜发声的同志名人还是很少,作家和电视节目主持人蔡康永是其中一员。

美国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LGBT)团体HRC认为,虽然过去15年里已经有许多国家和地区将同性婚姻合法化,但考虑到亚洲和中东至少有20个国家和地区仍然禁止同性性行为,台湾实现婚姻平等将有非凡意义。

对于台北的陈女士来说,婚姻平等意味着她和相伴三年的伴侣薛女士可以更有信心地规划未来,不用担心伴侣发生意外后失去一切;台湾国际酷儿影展创始人林志杰认为,共享财产和医疗福利等现实问题是促进婚姻平等的激励因素,而单纯的爱与尊重也是强大的推动力之一。“很多人相爱长达数十年,他们希望有一天能戴上结婚戒指。”作为一对四个月大双胞胎男孩的父亲,林志杰表示会考虑和伴侣结婚。

11月4日,台北,苏女士(左)和伴侣俞女士在家里一同照顾双胞胎孩子。
网友热议——
@落生(自媒体):这是超级巨大的进步,爱无性别之分。
@单嘉树(时评人):合法化是对同志的尊重,是对同志圈乱象的制约,是减少同妻的方法,是人权的进步。
@叨叨个斋(微博网友):一没伤天害理,二没干扰我的生活,我们没权利反对别人的生活方式。支持同性恋合法化,但反感有些人把它炒成潮流,导致一些还没发育完全的孩子为了追潮流,标新立异以此标榜自己。
@北京厨子新号(时评人):绝大多数的异性恋群体通过的法律禁止同性恋结婚,这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
@飞碟说:“恐同即深柜”?目前已有多项研究发现恐同者具有潜在的同性恋取向,当然并不是所有恐同者都是同性恋,而是那些极端敌视和抨击同性恋群体的人。导致这样的结果其实多是家庭环境造成的,出生和成长于极端恐同家庭的人,会因羞耻感而不敢揭示自己的真实情况,往往家庭环境越激进,他们对同性恋的罪恶感也会越强烈。因为害怕自己是同性恋而表现出激进的行为以消除罪恶感,美国心理学教授Richard Ryan 表示,“恐同者”会对同性恋者感到恶心,其实是一种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