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资讯

尚雯婕用法语唱戏曲惹争议

尚雯婕用法语唱戏曲惹争议

新浪热点

关注

摘要:在中央电视台一档节目中,尚雯婕和非文化物质遗产“渔鼓道情”传承人苗清臣一同演唱三国演义名段要荆州,因尚雯婕一开嗓是法语演唱,评委李谷一和尚雯婕产生争执。李谷一称,“发展不是乱发展”,那么对于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你怎么看?

最近一档综艺节目上,歌手尚雯婕结合自己填词的法语歌《夜之缪斯》,与非文化物质遗产“渔鼓道情”传承人苗清臣共同演绎了《三国演义》名段《要荆州》。

不过,一开嗓就是法语,“花园”、“伊甸”、“善”、“恶”……

一曲唱罢,二人便展开了激烈“讨论”:

尚雯婕融合歌曲遭李谷一怒批:中国人为什么不唱中文?!

据记者查询,该节目为央视“大型原创文化传承类”综艺节目《叮咯咙咚呛》,正在播出第二季。

节目中,明星要深入全国五大省市,寻找即将消失的非遗文化和民间达人,将非遗文化与现代歌曲相结合,以全新的方式共同完成颠覆创新的作品。

上一期,尚雯婕还用“渔鼓道情”改编了王菲的经典歌曲《开到荼靡》。作为安徽萧县最古老的汉族戏曲剧种,“渔鼓道情”在2008年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次融合法语歌,虽说别有一番风味,但一曲唱罢,评委李谷一却不买账:不太喜欢你们在中国的舞台上,尤其跟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的时候用外语唱

对此,尚雯婕有不同的看法:世界音乐面对的听众不只是中国人,如果太原汁原味,外国人可能就听不懂了,“世界音乐也许能做到的,就是引起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

这下激怒了李谷一:“发展不是乱发展,不是说我今天吃了面包,或者汉堡包、炸鸡,我们就不要吃馒头,不要吃饺子,不可以的!”

她更提及自己1985年到法国开演唱会,全程都是中文歌曲,一样收获掌声。

节目播出后引起广大网友的讨论,有人站队老艺术家,甚至上升到了“艺术家和歌手隔着一条银河”的高度。

@文化人李振斌(记者):我站李谷一老师旁边!不要说基因难改的民歌,就是为人熟知的流行老歌,也不应该随意改编得不伦不类。民歌具有特别重要的民族性,改成具有异国色彩就不要了吧。

@地球那头的小龙侠(微博达人):这期我看了,这个节目是要弘扬中国传统曲种的,尚雯婕歌不错,却弱化了中国传统曲种,有点我是高高在上的国际范儿,我来带动你才行的感觉。也许不是本意,但传统曲种跟她作品没有融合,反而有点被当成陪衬的感觉。李老师可能是介意这点,相反她就没有过多批评苏醒啊。

但也有人觉得尚雯婕的创新无可厚非——

@凯D梦-陆帅(微博达人):从头到尾我都觉得尚很有风度,虽然李老师一直很咄咄逼人的态势,尚都很虚心接受的态度,为什么中国一些很好的东西没有继承和发展,大多是固步自封,不会变革,没有创新和融合,如果一些好的东西不加以改变和创新,注定会被遗忘,可能一些思想陈旧的人就觉得宁愿被消失也不要被“玷污”,那就无语了。

@世界落日画出最终信仰(微博达人):尚雯婕的中西结合音乐做了很多年,不可否认的是她这样是成功的,比利时音乐节,巴黎个人音乐会都演唱了融合侗族长调的歌曲《战》,法国国家电视台的节目曾到访中国采访创作者尚雯婕和侗族歌手,这样的融合吸引国外关注是有很明显的效果的,何乐而不为?当今本就是世界文化交融的时代,我支持尚雯婕。

@哈酷是哈奇士:大家忽略了一个人。和尚雯婕一起演唱的苗清臣老爷子是集渔鼓道情于大成的老艺术家,鱼鼓艺术德高望重的传承者,歌曲是他和尚雯婕一起改编的,鱼鼓传承者自己认可这种融合,我很好奇李谷一为何不问问传承者苗老师对这个结合的看法只顾自己高谈阔论,鱼鼓曲艺显然苗老师是内行,李谷一是外行啊。

节目中,尚雯婕也虚心接受了前辈的意见。

另一边,平复下来的李谷一也耐心地听完尚雯婕的一席话,希望她下次唱出原汁原味的“渔鼓道情”。

前辈与后生对流行与经典的探讨,至少说明她们在传承经典问题上的“较真”。那么,身为观众的你们怎么看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