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论语可能要更新了

新浪热点
摘要:海昏侯墓考古发掘结束,学生党一片痛哭!
我们有生之年居然能看到《论语》更新!这种心情和弃坑了的番作者突然填坑了简直一样一样的啊!!喂,同学们,你们的考题可能更多了…
@人民日报:[海昏侯墓考古发掘结束 出土竹简释读出《论语》等典籍]近日江西相关部门通报汉代海昏侯国考古发掘利用情况。目前已剥离出5000余枚竹简,初步释读出《论语》《易经》《医书》等多部典籍内容。出土金器达478件,是中国考古最多的一次。


在主墓出土的众多竹简中,公布了两张竹简图片,这两张竹简为同一支简的正反面。竹简反面写有“智道”,正面写有:
“孔子智道之昜也,昜昜云者,三日。子曰:此道之美也,莫之御也。”

一般情况下,竹简上的文字多书于一面,此简正反两面均书文字,当为一卷竹书的篇首简。
“智道”即为“知道”,当为此卷竹书的篇题。汉代“知”、“智”互通,此前公布的海昏侯墓出土的竹简上就将《论语》中“知者乐水”一句写为“智者乐水”。
由此可知,这枚竹简上所书写的“智道”,就是《汉书·艺文志》所载《齐论语》第二十二篇的篇题——“知道”。
专家断定,“基本可以确信,海昏侯墓出土竹书《论语》确系失传1800年的《齐论语》。”

终于,我们知道了,一千八百年来,无人知道的《知道》。这大概是史上最长的坑了吧!

《论语》分三部分,古论,鲁论,齐论。
古论就是破壁找到的古文经版本,后来落入孔安国手里,但现在应该是不见了;
鲁论就是鲁地流行的,简单易懂;
齐论就是齐地流行的论语,比起鲁论,齐论多出了《知道》和《问王》两篇。后世只知晓篇名,而不知完整的内容是些什么。

考古发掘一小步,都是语文课本一大步。当年马王堆出土的《老子》就造了十几个题出来,这次出5000余枚竹简这么多!!!!!!!简直是学术界风暴!
是不是又想起了当年被“熟读并背诵全文”支配的恐惧。
《论语》按下不论,惊喜的还有,海昏侯墓中居然有《易经》啊!!!上古三大奇书之一啊!现在的易经只有周易了,如果有连山和归藏那就无敌了!这是真正的活久见啊!
只能感慨一句,幸好小编毕业的早:
@偲廡峫:谁说考古和你没关系,颤抖吧学生。
@章击舟:黄金有价,论语无价。真是了不起的考古发现。
@失眠狸:“孔子智道之昜也,昜昜云者,三日。子曰:此道之美也,莫之御也。”断更两千年啊!这段韩愈没读过,朱熹没读过,张载没读过、苏轼没读过,王守仁、顾炎武、康有为、冯友兰、梁漱溟……全没读过。虽然不是文科出身,想到这里也禁不住哭一鼻子。
@快乐是一棵树:作为一个鲁国人,看到遗失的论语被发掘出来,真心感动。如果去一趟孔府孔庙认真体会的话,你能发现,作为中国人,我们一直生活在论语里。
@且挽兰芷:把考古和盗墓等同起来的那个,你觉得哪个盗墓贼会去把竹简给你分离出来。不好出手的恐怕早就毁了。
@小钻风来巡山啦:以前也不喜欢背古诗词,现在大学了,觉得没事读读诗词歌赋真的很惬。
@Xiao丶yang:有点小感动,毕竟世界上不是有太多国家民族都有先辈留下几千年前的典籍给后人。 每一个字都是证明这个民族的辉煌历。
当然,除了这些极具文化价值的古籍之外,海昏侯墓中更有着闪瞎眼的宝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