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条眼镜蛇在南京出逃了之后

新浪热点
摘要:大量非法养殖的眼镜蛇出逃,在中国并非孤例,游走的剧毒带来了扩散的恐惧。对于敢与危险朝夕相处的养殖户来讲,蛇口中吐出的信子,等同于巨额财富。而这些眼镜蛇的归属,就在餐桌上。

在隐瞒了一个多月后,秦国荣养的两百多条眼镜蛇“越狱”的事情,终于出事了。
他是南京人,63岁,在南京六合区的山北村里,租了三间平房,成立了“春益养殖合作社”。他说,养眼镜蛇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好,以后不用依靠女儿生活”。
但如今,这个愿望随着今年8月26日部分眼镜蛇的出逃,化作了泡影。
眼镜蛇的出逃,给这个数千人口的小村庄带来了恐惧。10月8日,山北村村西的村民吴家宏,在家里发现了一条眼镜蛇,他拍下视频上传到网上。随后,南京人的朋友圈里开始转发一条信息,“六合雄州街道的人当心了!此蛇有剧毒!”
终于,10月11日,在眼镜蛇出逃一个多月后,当地有关部门组织了第一次大规模抓捕。共出动上百人,在五公里范围内排查,并紧急从上海调运蛇毒血清。
不过,“理论上”仍出逃在外的50多条眼镜蛇,一条也没发现。
而如果不是这次风波,秦国荣养殖的眼镜蛇在长大后,将被卖到北上广的餐厅里,出现在食客们的餐桌上。近年来,全国各地养殖眼镜蛇出逃事件屡见不鲜。恐惧着眼镜蛇的人,和食用眼镜蛇的人,都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
一、眼镜蛇“越狱”
在秦国荣看来,养眼镜蛇是一条致富之路。
他从去年开始养蛇,从广东韶关的眼镜蛇养殖场批发了一批眼镜蛇蛇蛋。
《每日人物》联系到卖给秦国荣的眼镜蛇养殖场场主刘明(化名),刘明说,秦国荣的眼镜蛇蛇蛋确实是从他这里买的,“8月初买的,每个蛋20到30块钱一个,一千个蛋需要两万多块钱。”
秦国荣喜欢做动物生意,2006年还在“西祠胡同”社区里发帖卖过宠物狗。他这次为了养好眼镜蛇,专门买了笔记本,写下了养蛇心得,并在本子上方写下“养蛇日记”。

在南京六合区的山北村里,秦国荣的“春益养殖合作社”十分显眼,三间养蛇的平房墙壁都被刷成了蓝色,10月11日,在当地部门查封了这家养殖场之后,养殖场已经人去楼空,只余留下孵化蛇蛋用的木箱,以及喂食用的盘子,和几本“养蛇日记”在地上。
从“养蛇日记”里,可以一窥秦国荣养眼镜蛇的经历。
“2015年11月20日,进蛇苗600条;2015年11月27日,第一次喂食。”
秦国荣曾对媒体表示,他从2015年第一次养眼镜蛇,但“那养得并不成功”。2016年8月份,他再次购进蛇蛋,开始了第二次养蛇。
“养蛇日记”中也记录了他这一次养殖的过程,这些眼镜蛇蛋在今年8月中旬大规模孵化。
“2016年8月17日,出蛋 227条;8月20日,出蛋197条。”
南京六合区的官方通报显示,“该养殖场于2016年8月6日从广东韶关引进孟加拉眼镜蛇蛋并孵化成幼蛇约1820条,存活约1500条。”
如果不出意外,每条长大的眼镜蛇,可以以每公斤约300元的价格卖出,上千条眼镜蛇,就是数十万元的收入,远超一般的上班族。
但在8月26日,由于南京连日降雨,秦国荣的眼镜蛇“越狱”了。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的养殖房就在河旁边,接连的下雨天致使养殖房的地基下沉,水泥地面产生裂缝,十几厘米长的小蛇苗顺着裂缝爬了出去。
“这段时间,陆续找回一百多条,其中一些幼蛇被村民发现后打死,现在还剩下五十多条幼蛇在外面。”秦国荣说。
二、游走的恐惧
没有办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的秦国荣,没有选择报警。
眼镜蛇可不是温顺的动物。
计翔说,如果真被蛇咬到了,后果挺严重。它是一种神经毒,会麻痹人们的神经,严重的话会导致人窒息而亡。
计翔,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两栖爬行动物学会原理事长,他分析,南京现在并不算太冷,这些蛇很可能仍活着,它们不会主动攻击人。蛇一般见到人,自己就跑了。实在跑不了,它们前边三分之一的身子会竖起来,头部变扁,口里“噗噗”地吐着气。这是事先警告,让人们不要靠近。
但计翔也劝人们不必过分惊慌,“它们是活不了这个冬天的。”
这和秦国荣的说法一样,“再过些日子,这批蛇就会因为气温降低而自然死亡。”

秦国荣指望着这批蛇在气候面前归天,自己就可以免于被追责。
10月8日,距离养殖场两公里之外的吴家宏,在家中发现了眼镜蛇。这条眼镜蛇已经从十几厘米,长到了近30厘米。
吴家宏住的地方是一栋村里的二层水泥小楼。吴家宏的父亲说,“蛇是儿子早上穿衣服的时候发现的,当时门是关着的,估计是从门缝里钻进去的。”
吴家宏“吓了一大跳”,拿着扫把驱赶蛇,而蛇则不断地咬扫把。
将蛇打死之后,村民们将蛇扔到了街上。但附近邻居怀疑,蛇并没有被打死,而只是被打晕,因为他发现,“过一会去看蛇就不见了。”
当村民知道这是眼镜蛇时,恐惧被进一步放大了。
在六合区灵岩山附近上班的小安,办公室离事发地不远。几天前,她从办公室的桌子底下发现了一条蛇皮,“少说也有20CM,有不均匀的菱形花纹密布其上。”
“我简直是怕得要命,有男同事还故意吓唬我,说我坐的地方进蛇了。”小安打算,明天上班前先报警,让警察来看一下蛇皮,“不然谁还敢来上班啊。”
山北村村民吴伟(化名)是在10月8日,看了吴家宏的朋友圈才知道,村子里有一家眼镜蛇养殖场,并且跑了蛇。“农村人,倒不怕这些,不过家里有小孩的肯定担心啊,毕竟是眼镜蛇。”
虽然吴伟嘴里说不怕,但现在他回家时,都会带个手电筒照着路面走。
距离眼镜蛇“越狱”一个多月后,当地部门也采取了行动。南京六合区雄州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前政府并不知情。”而当地政府已连续发布两条通报,成立工作组,派出一百多人的搜蛇队,在养殖场附近方圆5公里范围进行搜索。并紧急调运血清,还邀请南京林业大学鲁长虎到现场指导,以平息人们的恐惧。
但对眼镜蛇恐惧的阴影并不会被简单消除。南京六合区一位网友下班回家路上发现,在通报了眼镜蛇逃逸之后,村民开始采用“土办法”自发防蛇——把石灰撒在草丛路边,以防止蛇爬进家门。
该网友说,“据说蛇怕石灰。”
三、吃蛇的欲望与风险
在秦国荣看来,眼镜蛇只要长大,并不愁销路。
他的供蛇商——广东韶关的眼镜蛇养殖场场主刘明说,“蛇肉在中国是一道美食,尤其是毒蛇,越毒越好。只要你蛇养大了,来到广东这边专门的交易市场,就有人现场跟你交易。”
刘明说,“不用带蛇过来,你直接跟人把价格谈好,然后别人开车到你养殖场去取货。”
在他的养殖场,养殖着五步蛇、眼镜蛇等诸多毒蛇,“现在说是孟加拉眼镜蛇、印度眼镜蛇,都只是名字上包装一下,其实都是我们这边本地的蛇。”
对于列入中国国家保护名录中的蛇类,食用属于违法行为。
但在中国不少地区,仍然有着吃蛇的习俗,并且以广东为最。
为了能名正言顺的吃蛇,甚至给蛇改了名字。《倦游杂录》中写:“岭南人喜啖蛇,易其名曰茅鳝”。而清代的《清稗类钞》也写到:“粤人嗜食蛇,谓不论何蛇,皆可佐餐……其以蛇与猫同食也,谓之曰龙虎菜。以蛇与鸡同食也,谓之曰龙凤菜。”
在如今的广东,还流传着一道“蛇咬鸡”的“名菜”,这道菜以眼镜蛇和活鸡制成,让眼镜蛇将活鸡毒死,然后一起烹饪。
《每日人物》查询得知,眼镜蛇端上餐桌之后,售价每斤在400元到600元不等。比活眼镜蛇的批发价高了几倍。
高额的利益之下,各地眼镜蛇养殖大量出现。而眼镜蛇“越狱”事件,并不是第一次。
今年8月25日上午,四川峨眉山市非法养殖的180条眼镜蛇出逃了,就曾在当地引起风波。有市民表示“已不敢出门”。当时,峨眉山市同样成立了处置小组,捕捉外逃眼镜蛇,并紧急购买并贮备了眼镜蛇抗毒血清,以防不测。
在更早的时候,2010年9月,重庆綦江一非法养殖作坊160条眼镜蛇出逃。之后,一张姓村民去女厕所方便,“没多久就怪叫着提着裤子跑出来”,原来,有一条出逃的眼镜蛇在蹲位旁朝她吐着信子。
风波仍在持续。

10月11日晚,南京六合区山北村夜幕降临,但对于眼镜蛇的养殖户秦国荣和周边村民来说,这或许是一个不眠之夜。
秦国荣仍在操心被封存着的1000多条小蛇。这些蛇被锁在一间全封闭的屋子里,被禁止喂食,喂水。
而让村民们有些愤怒的是,“为什么这么多危险的动物和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村子里?”
网友热议——
@飞雪之灵:1在逃的只有50条左右;2还都是幼蛇;3游不过长江;4现在已经十月份了。综上,南京城区人民不用惊慌。
@夏阿:啊,第一次觉得长江天险是有用的,一定要严防死(shi)守!
@王天定:关键数目还不具体,50多条,究竟是多少条啊?要知道,一条漏网,都可能有灾难性后果。
@性感玉米:真魔幻……培养这东西做啥?卖给放生爱好者咩?
@猫狗catdog:生命日报撰文《眼镜蛇可壮阳》,一周后眼镜蛇消失。
@流感时带着猫:要是没事还好,有事的话这法人基本就准备老底坐穿吧。
本文著作权归每日人物(公众号:meirirenwu)以及其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新浪新闻客户端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