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不会与世隔绝

新浪热点
摘要:无论大坝建造与否,这个东方大峡谷都不会长时间与世隔绝。怒江峡谷沿线的公路正处于快速建设之中。几年后,中国的旅行者将能沿着怒江一路开车去西藏,甚至到拉萨。

●怒江流域的棉谷村是一个政府住房建造项目,旨在鼓励山区的村民搬到下游生活,以便减少森林砍伐
怒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河之一,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流经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保山市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在中国境内蜿蜒2736公里,然后流向缅甸和泰国,最终进入安达曼海。
这是中国最后一条没有兴建大型水电站的河流,尽管建造怒江大坝的风声早已有之。2003年,中国政府宣布在怒江流域建造13座大坝。支持者表示,一旦建成,这些大坝每年的发电量将会超过三峡大坝。由于环境、地质、生态等多方面原因,修建大坝的计划一直争议不断,眼下处于搁置状态。

●怒江边上的查腊村,一个农民正在收割大麦。

●53岁的怒族牧羊人吴桂英把山羊往怒江边的山上赶

●丙中洛,几个年轻人正在打桌球赌钱
在过去的60年里,中国建造了8万多座大坝,总共发电300千兆瓦,大约是美国水力发电量的3倍。怒江流域是中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因此,对于大坝工程一些民众表示欢迎。“建造大坝有好处,我们将会过上有电的日子,还能为电力公司打工。”37岁的农民李广进这样解释。通过捕鱼挣外快的20岁农场工人熊向南却认为,“建大坝会污染水,还会对鱼造成伤害,对我们没有好处。”
如果怒江大坝项目最终实施,国家电网就必须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批准的世界遗产地内或附近修建输电线。这部分地区被称为三江并流区,是怒江、澜沧江和长江的交汇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该地区有7000种植物、80种罕见或濒危动物,有些物种是该地区特有的。

●40岁的傈僳族农民钱一丘在自家的梯田里劳作,梯田下面就是流经拉乌村的怒江

●丙中洛镇的仙女节,人们穿上传统的服饰准备登台表演

●查腊村36岁的农民李正信准备下网捕鱼。怒江边上的许多农民通过捕鱼增加收入
十多年来,怒江水电开发一直未曾停歇,66条支流已被小水电站包围。2016年年初,云南政府宣布禁止在怒江支流建造小型水电工程,禁止在怒江地区开采小型矿藏。官员还表示推动怒江大峡谷申报国家公园,以刺激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在未来的5-10年里,怒江将会成为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
怒江峡谷被称为“东方大峡谷”,汹涌的江水从终年积雪的高黎贡山中蜿蜒而过,每一个转弯处都是锯齿状的岩石或者曾经覆盖整个山顶的森林的残余树木。尽管森林面积减少,仍有中国半数的动物物种,包括被列为国家珍稀保护动物的孟加拉虎、红岩羊、金丝猴、小熊猫等在此栖居。

●怒江的支流普拉河,一个村民通过吊桥走向刺棱村

●建筑工人在怒江流域的中顶村建造一座桥梁。政府计划把这条道路修建成通往西藏拉萨的重要公路

●亚碧罗附近,一个私人水电站将水排放到怒江中。云南政府已经禁止在怒江支流建造小型水电站
怒江流域生活着500万人,独龙族和怒族更是怒江特有的民族。怒江州的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占总人口的92.2%,是中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僳僳族传统的对歌、澡塘会、刀杆节,加上怒族鲜花节、独龙族剽牛祭天活动,以及各民族独特的婚丧嫁娶仪式,更添怒江大峡谷之神秘。
无论大坝建造与否,这个东方大峡谷都不会长时间与世隔绝。怒江峡谷沿线的公路正处于快速建设之中。几年后,中国的旅行者将能沿着怒江一路开车去西藏,甚至到拉萨。
网友热议——
@南方人物周刊:怒江峡谷被称为“东方大峡谷”,汹涌的江水从终年积雪的高黎贡山中蜿蜒而过,每一个转弯处都是锯齿状的岩石或者曾经覆盖整个山顶的森林的残余树木。尽管森林面积减少,仍有中国半数的动物物种,包括被列为国家珍稀保护动物的孟加拉虎、红岩羊、金丝猴、小熊猫等在此栖居。
@小懒懒Dung:说不开发水电的人,那你们用电怎么办?一个中型城市每年用多少电,更别说工业城市。只能说能不能把建水电站的造成的不坏影响尽量降低。三峡大坝的带来的经济效益比印钞机印钞的速度都快。
@哑巴:在怒江边静坐,直到夕阳染金山头。路上很多塌方落石,遇到摩托车翻车受伤的人,算很幸运,没有翻进江里。
@没花儿香没树高_er:这些年来政府到民间为环境保护还是在做努力的,在小水电大肆规划上马那段时期,长江上游规划了一座“牙哥水电站”,一旦建成六千多米的长江将再也没有自然水道,庆幸的是经过多方努力牙哥没有建设…我想说保护生态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的参与!
@没有故事的女同学:云南中小水电站的日子已是步履维艰。高强度水电开发、水电严重过剩,都是事实。
本文著作权归南方人物周刊(公众号:Peopleweekly)以及其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新浪新闻客户端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