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机场怎么就混进了X射线安检仪呢?
摘要:近日,成都双流机场的“弱光子人体安检仪”引起了网络的轩然大波。皆因机器被曝出所谓的“弱光子”其实采用的是 X 射线检测,对人体有强辐射危害。在人们不知情的情况下,它还被广泛运用在各大机场、车站的安检环节。若是以安全之名,行不安全之事,就是最大的笑话。如今,双流机场方面该给个说法了。
生产安检仪的安徽启路达光电科技宣称,这种“弱光子”人体安检设备采用的高科技技术,目前国际上只有两三家公司能做到。相比于传统的人工安检,具有效率高、方便、快捷的特点。但在百度上搜索“弱光子”,除了该安检仪的相关信息,我们找不到关于“弱光子”的任何解释。

启路达公司的工作人员向南都记者承认,所谓的弱光子透视技术,确实是使用 X 射线。不过她一再强调,该设备使用的是微剂量 X 射线,“X 射线有很多等级,光子打在身上是最弱的一种,所以叫微剂量 X 射线。”
X 射线就是我们平常在医院里面照胸透所使用的射线,由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在 1895 年首先发现。它具有很高的穿透本领,属于电离辐射的一种,对人体的危害性极大,被有限制地应用于医学影像。
医院采用 X 射线成像的时间大约在1 秒左右,而且一般是在封闭房间进行检测。从启路达安检机的演示视频看,安检门有一条大概两米长的履带,乘客要登上履带被运输到履带的另一端。人站在运输履带,再通过一对 X 射线的发射器与接收器,人跟机器都裸露在公共环境,整个安检流程耗时大约 4 秒,辐射照射的时间远高于在医院。

安检仪的告示和说明书提到,一次接受 100000 微 Gy 以下的剂量是安全的,通过安检仪的一次剂量在 0.05-0.2 微 Gy 之间,所以是安全的超低剂量检测装置。这种说法是不严谨的,虽然展板上标出的指标确实不超标,辐射防护有一个概念叫随机性效应:无论剂量多小(没有阈值),都有被电离辐射伤害到的可能性,这种伤害的严重性并不决定于剂量多少,而概率则因剂量增加而增加。因此对于公众来说,原则上是能少接触就少接触。

由于放射性射线在穿透人体成像的同时,还能附带着打断 DNA 的螺旋片段,导致基因突变,X 射线已经被证实是白血病、甲状腺癌的主要诱因之一。对普通人尚且如此,对孕妇、幼儿等特殊人群,射线则有可能致畸。
如果按成都机场 2015 年 4223 万人次的旅客吞吐量计算,即便是万分之一的风险也意味着每年有超过 4000 名乘客遭到辐射的致癌、致畸损害。
启路达公司“鸡贼”就在于,刻意隐去 X 射线,转而发明一个新名词“弱光子”,有侵犯公众知情权的嫌疑。另一方面,从网友分享的现场图片看,该安检仪未在醒目位置标注电离辐射危险标志,也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二章第十六条:
生产、销售、使用、贮存、处置放射性物质和射线装置的场所,以及运输放射性物质和含放射源的射线装置的工具,应当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

官方材料中提到对孕妇等特殊人群划定更高标准,这是基于电离辐射的考虑。在实践中,指示牌提醒老弱妇孺须走人工通道的理由是“为防止意外摔倒”,也在刻意淡化辐射的危害性。

2008 年,美国机场全面装备 X 射线的安检检测机,负责探测高原子序数材料,如枪、刀具及 LED 的电线,还可在物体不重叠摆放的情况下区分金属与有机物质。而欧盟明确的禁止所有机场使用美国的 X 射线检测设备,原因就是认为 X 射线辐射可能影响健康。
所以等到 2013 年,美国机场转而采用毫米波雷达设备(估计是出于电离辐射的考虑)。照顾到乘客的隐私考虑,安检部门干脆也不再生成人体图像,改用卡通化的模型了。

除此之外,启路达公司却还在对 X 射线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遮遮掩掩,并且这已经不是他们第一次因为违规而被注意到。今年 6 月,成都火车东站的 5 台神枪牌人体安检仪(与成都双流机场同款)也因手续不全、程序不当而被四川省环保厅查处,理由为“属于 Ⅲ 类射线装置,未按规定办理许可证增项。”
前科在身的 X 射线安检仪为何仍堂而皇之出现在双流机场,乃至全国各地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这里面是否存在利益勾兑的情况,则有待相关部门的回应。
媒体:坐飞机过安检,我们不能稀里糊涂地成了小白鼠
人们之所以恐慌,是因为对X射线不放心。
一百多年来,X射线虽然在医学、治疗、工业、能源、地质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但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X射线辐射可能对人体造成巨大危害。
对此,世界各国都对X射线的应用进行了严格限制。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就明确规定,放射性物质和射线装置应当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识和中文警示标识。对照双流机场那种“隐藏图标”的做法,显然不妥。
为了一探这个仪器的究竟,到底有多少辐射,能否对人体造成伤害,乘客中一位较真的专家--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马建华甚至给中国计量院打了电话,结果计量院答复,他们并没有对该设备的计量检测资料。
也正因此,马建华估计,这是大范围应用之前的一些测试。若如此,这就更说不过去了--公众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测试,这本身就存在危险,测试方应予以必要的告知义务,乘客不能平白无故做“小白鼠”。
在网友、媒体的不断追问下,虽然专家、生产厂家都解释了少量的X射线辐射不会引发健康问题。但问题是,这些基本的知识为何不对公众进行科普,为何警示标识不能大大方方摆在乘客面前,为何要以“防止摔倒为名”让老弱病残孕乘客进行安检?

△图片来自南都自媒体
生产厂家对媒体表示,有辐射不代表对人体有害,他们的安检设备在辐射标准上绝对符合我国标准,甚至比国际最严格的美国标准还低。可这位工作人员显然忽视了两个重要问题,一是,辐射防护的原则是任何无意义和可以避免的剂量,都要避免;二是,美国机场从2013年起已经弃用了备受质疑的全身X光波安检,转而采用了对人体毫无危害的毫米波高级成像技术。而目前,欧洲只认这种技术。
围绕安检与健康、侵犯隐私之间的争论与质疑,不光中国有,世界各国都存在。特别在全球防恐的大背景下,很多人认为乘客让渡部分隐私权、健康权,接受一定程度的辐射没什么。这总比放过个别别有用心的坏人,引发大规模的流血事件强。

△图片来自南都自媒体
关键是,无论采取什么方式安检,都要让公众拥有充分的知情权,而不该偷偷摸摸上马;而且在拥有更好更健康的安检条件下,应优先考虑更安全的技术。
事实上,比起是否存在辐射,人们更加窝火的正是机场方面那种藏着掖着,不以公众生命健康权为意的态度。可越以不公开的隐晦态度面对公众,相关部门承受的质疑与压力无疑就越大,被舆论炙烤的滋味估计也不好受。
安检的目的,本身就是为了广大乘客的安全,可是当安检仪对乘客的身体可能存在潜在危害,且这种危害还具有隐匿性、不确定性时,安检本身已经违背了自己的初衷,把矛头对准了自己。
若是以安全之名,行不安全之事,就是最大的笑话。如今,面对汹汹舆情,双流机场方面该给个说法了。
而这,事关每一位乘客的生命健康,尤其是孕妇、老人、孩子。无论到底有没有危险,我们需要知情权,而不是稀里糊涂地成了小白鼠。
微博热议:
@奥卡姆剃刀
广东阳江是我国著名的天然辐射高本底区,年均辐射量高过平均值4mSv,而安检每天两次每次5秒则年总量0.01mSv。阳江群众相当于比其他地区人民每天多过了800次安检,即一年多过了292000次安检。而政府对阳江地区的各种癌症等疾病有持续性观测和研究,未发现任何异常,人们健康情况正常。
@扭腰村民
简单啊,美国人在乎隐私,国人不在乎。没看见有些网友认为为了安全啥都可以做。别说高铁查身份证了,就是乘公交查也没问题
@蝌某人
医疗界拼了命的降低电离辐射剂量,我国拼了命的给老百姓增加电离辐射计量,呵呵呵呵,透视这种检查方式十几年前医疗界就淘汰了,因为曝光时间过长、辐射量太大,改用单次曝光的CR现在是DR。真不是逼我瞎想,一台医用数字胃肠透视机,也才百十万,你们这个130万?
@茉茉茉茉茉莉Jasmine
知乎豆瓣都讨论过了。这个检查就是X光,你去一趟成都机场等于拍了两次全身片。这辐射,这酸爽。
@乐非NF
我能不能理解为:机场在明知这种安检机的射线对人体会造成伤害,但是依然坚持使用?
@zThanks
然而成都东站投入使用大半年了,没有任何辐射相关的标志,估计也是测试公众舆论,觉得火车站用了大半年也没有什么社会舆论,然后机场就开始使用了,然后我就被照了10次左右了。经常往返成都 重庆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