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资讯

"微信大号"的刷量工具崩溃了

新浪热点

关注

摘要:说来这个话题并不新鲜,甚至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互联网圈内“常识”,某宝搜索微信公众号,你会发现,刷量加粉这门生意还真养活了不少人。不过,过去的大多数时间里,微信公号阅读量的真实和虚假旁人只能靠直觉判断,而无证据支撑......

不过,28日发生的这件事,让刷量的微信号藏不住了——网传“微信公众号刷点击的工具坏了”

笔者也去逛了一圈微信大号,发现一部分账号你大爷还是你大爷,哦不是,大号还是大号,部分常年10W+的账号依然头条阅读量在10W+,但是另外一些平时阅读量在数万的账号,今天只有数千甚至几百。至于是哪些账号,不妨你也去亲自翻翻咯?

虎嗅采访了某知名公关公司工作人员,对他们平时如何选择自媒体账号投放进行了咨询:

另外一位资深的广告从业人员则道出了其中的更多奥秘,他坦言,公众号刷量其实非常容易分辨,其中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看一篇文章有没有在发出后的一段时间后阅读量突然异常爆发。

公众号阅读量的增长曲线一般是由发出后的高点趋于平缓的走向,举例来说,一篇文章发出后的一个小时点击1万、2小时1.8万、3小时后2.2万,这样的数据是符合传播规律的,而如果你发现一篇文章在前四个小时还在2万左右,到第二天再看突然涨到了10W+,那必定是刷量无疑。

这是由于刷量公司在接单后,从接单到执行往往有一小时的延时,不是马上就能刷上去的。

判断刷量的标准还有微信公共号后台的“阅读来源”以及阅读点赞比。该业内人士表示,去年微信后台上线了“阅读来源”功能,其中包含了朋友圈、点对点分享等各个微信文章阅读渠道的分布情况,如果一篇文章阅读量大部分由“历史阅读”贡献,那么也很可能是刷量,因为机器刷量利用的漏洞正是这个“历史阅读”。

有的公司会要求乙方提交后台的这个数据截图,“那他们就会去PS一下咯”。

关于阅读点赞比,该消息人士说,正常的比例应该约在100阅读:1次点赞左右,且如果有评论功能,第一条的评论的点赞数往往比文章点赞数要高。

“这就是潮退了,发现大家都在裸泳嘛,”这位业内人士对于今天的事表示一点都不震惊,甚至有点想笑。他说,很长时间以来甲方、乙方、刷量执行公司其实都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大家都需要好看的数据装点自己的业绩,因此谁也不会点破。

不过也有内部人士透漏,虽然腾讯目前对于刷量打击很严格,但是依然有渠道可以实现刷量,不过速度变慢价格变高了而已。据称涨幅接近4倍。#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喝喝,明天的微信公众号又是一片歌舞升平?

网友热议——

@孙宇晨:昨晚微信刷量工具崩了,一众大号的阅读量被打回原形。刷量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已是非常成熟的产业链,而且买卖方心知肚明,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最后忽悠的是只看曝光量不求转化率的老板。像我从来不投放营销号,虽然任性,但花钱也得花在刀刃上。

@媒体人张强:腾讯刷量工具崩溃后,很多所谓的“大v”瞬间被扒的底裤不剩。前两天我还说:某电商“大v”微博有300多万粉丝,转评量几乎为0。就这样天天还打着大v的名头到处骗钱!微博也应该干掉有些作假工具,看看有多少僵尸在装逼。

@中国网络传播学会:微信公众号这种自媒体的形式相比传统媒体在传播上有优势,更多的人会把阅读量当做衡量商业价值的标准。因此才出现了刷阅读量的现象。而且自媒体推广比较精准,所以企业愿意多给钱,同一篇文章,如果阅读量较多,那给其他报价就会报的比较高,这就造成刷量的情况。

@Quakewang:现在刷量的公司都直接调用统计系统API刷量了。刷量的那个包括打开次数,停留时间,访问深度,连自定义事件都有,是直接刷umeng的数据。看日活和留存都不错,但是服务器端无任何数据。

@雪猹:今天部分微信公众大号被爆刷量,原来10万以上阅读的大号实际只有几万甚至几千,结果蜂拥而至的吃瓜群众为了看这些大号的底裤纷纷点进来围观,愣把人家的阅读量又刷回10万以上……你们这是在破坏犯罪现场啊同志们!

@零文康:这回公号阅读量被扒以后,那些真实的坚持没有刷的自媒体,他们估计这回要涨价了。看了被曝光的一些文章,娱乐,鸡汤情感等这类账号是刷量重灾区,造假的数据通常是真实数据的十倍以上,然后按此数据报价,狗日的了,大批广告主已经哭晕在马桶。目前只有电商界的自媒体人最纯洁,还没有人爆出谁造假。

@别拿柿子不当水果:不要在潮水退尽后,才发现自己是那个唯一裸泳的人。——“微信刷量工具集体宕机事件”

本文著作权归虎嗅网(公众号:huxiu_com)以及其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新浪新闻客户端联系。

  • 公众号大V刷量 一桩“你情我愿”的生意

    很多大号都是在“裸泳”的。

    查看详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