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资讯

“土豪一次买房60套”谣言过后丨成都楼市48小时

“土豪一次买房60套”谣言过后丨成都楼市48小时

新浪热点

关注

摘要:成都特有的悠闲生活,开始被抬高的房价慢慢吞噬。

从浙江富豪一次性在成都某楼盘购房60套的消息传出,到开发商声明因价格问题取消协议,仅用了2天。

来自成都警方的消息是,在网上编造、散布成都楼盘销售虚假信息的某房产中介经纪人已被行政拘留。

谣言散去,每天1平米以千元为单位上涨的数字却结结实实地砸下来,令很多人吓了一跳。生活在城南的成都人切实感受到房价的疯狂飙升。

震荡过后,有人卷着家当仓皇逃离漩涡中心,亦有人一头冲进熊熊燃烧的“战场”,抢夺突然变得异常“紧俏”的房源。他们深知没有一丝犹豫的机会,一旦稍加斟酌,沙盘里那块几立方厘米所代表的房子就将归属他人。

成都城南的房市“疯了”。

有钱想买都买不到

9月22日,浙江“炒房客一次性购房60套房”消息散播的第2天,成都飘起细密柔软的秋雨。雨丝未能阻挡从四面而来的看房人。

人们匆匆走进销售中心,恨不得一秒都不耽误地找置业顾问询问房子信息。

家住城西的刘先生对着房屋结构图,前前后后看了不到三分钟,便得出结论——买!

他认定这块楼盘处于“不会赔钱”的位置。该楼盘位于成都市高新区的新川版块,临近正在修建的新川科技园。资料显示,新川科技园人口规模目标为12万居住人口、15万就业人口,地铁1号线、6号线将直抵园区附近,似乎预示着这处楼盘有一定的“刚需性”。

成都未来城市发展规划图。

如今,科技园还是一片平地,1号线最近一站尚在1.3公里之外,6号线预计在2019年才开始正式建设。

售楼中心门口设立着开发商和某高校联合组建的购房心理调查咨询处,从北京来的学生设计了一套问卷,意在帮助买房人了解自己的购房偏好。但咨询处除了借椅子休息的人,很少有人真正去填一份问卷了解自己的心理偏好。

事实上,任何购房偏好在价格面前都显得无关紧要。

自贸区的拟设立、会展中心即将建成和省政府的计划迁移都向人们证明着,成都将把城南打造成另一个中心。

面对不断攀升的房价,刘先生的信念只剩一个——买吧,没错!

不过,在房屋中介韩京(化名)眼里,这处楼盘不是最好的选择,“它太拥挤了,视野也不是很开阔,楼间距又这么近。我同事在里面住了一段时间后不想继续住了”。

韩京想不明白为何一个天天卖房的销售都不愿意住的房子,能在短短一个月里成为新川版块价格最高、最炙手可热的楼盘。

他没有意识到的“楼盘价值”,早就被敏感的外地买房者挖掘出来。

今年4月,在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印发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指导文件中,成都被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是继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之后的第6个国家中心城市。

与其他几个城市相比,成都的房价在近年内相对平稳,成交量也远不及北上广楼市的数字骇人。一些买房者琢磨着长三角、珠三角的房价升值空间已有限,于是盯上成都这块“洼地”。

9月初售价每平米11000的楼盘,不到一个月就涨到15000。不远处的另一处楼盘得知后,经过半天的短暂封盘,第2天开盘时单价也涨到15500。

近几天,韩京向客户介绍楼盘的积极性都不高了。他显得有点疲惫,“涨价涨得太凶了,我都说不好(未来会怎样),怎么卖啊?”

同样接受不了房价飙升的还有韩京的同行朱玲。她陆续接到外地客户打来咨询房价的电话,有时半夜睡着了也不得不爬起来给客户介绍楼盘。她微信首页置顶的6个联系人全是来自北方的看房客户。十一假期,客户就要坐飞机到成都看房。

她高兴不起来,能供她带客户去看的城南楼盘寥寥无几,“下午4点多那个客户,我都不知道再领他去哪儿看,不是售罄,就是排号,有钱想买都买不到”。

朱玲轻轻叹了口气。

地震毁不掉的,可能要被这批人毁掉了

朱玲最郁闷的是,专业看房的自己竟然错失心仪已久的房子。

几个月前,她在天府新区看中一处楼盘,因为积蓄不多,她花时间向亲戚朋友凑了一笔首付。6月份,首付终于凑齐,而客户也在这时突然多了起来。

忙着上班的朱玲无暇到售楼处交首付款,等她忙完才从同事口中得知自己相中的楼盘已经售罄。

“卖完了,就算是接受涨价都没机会买了。”朱玲说。

朱玲被城南楼市上了一课,如今只要有客户相中房子,她都会提醒一句“别犹豫,赶紧买”。

成都几个区域房价涨势图。数据来源:中国指数研究院西南分院。

网友将这种疯狂编成一个段子:在成都,如果你5月买房,相当于挣了一台奔驰E300;如果你7月买房,相当于挣了一台奥迪A4;如果你9月买房,相当于挣了一个车位……现在买房,你的首付只能买一个厕所+厨房;如果你还没买?不好意思,那以后只能蹲在出租房的厕所哭了。

网传土豪一次性购房60套的第3天,一个售楼小姐悄悄地靠近客户说:“今天过后我们就封盘了。”

封盘,意味着开发商要调整楼盘售价,在市场紧俏的情况下,封盘就等于涨价。

当天晚上,一大批购房者来售楼处认购房子,销售人员集体加班,一直卖到晚上八九点。

隔日,楼盘并未封盘,一夜之间,价格从15000飙到18000。午饭过后,某户型直接涨到2万。

同天,一条马路之隔的另一低价楼开盘,不到4个小时,售房全部认购完毕。

“如今南边的房子根本不愁卖,像那种小户型,客户问都不问,看了位置直接就买了。市场火的时候闭着眼睛选都行。”韩京说。

在知乎上,关于“如何看待疑似炒房团抢空成都城南高新区部分楼盘”帖子里,回答得票最高的柯阿卡一句话道出很多成都人的郁闷:“地震毁不掉的,可能要被这批人毁掉了。”

这个在成都生活32年的姑娘上一次目睹这么强烈的恐慌,还是2008年大家讨论余震的时候。最近3个月,阿卡身边很多本地朋友都在看房,“有闲钱的还是会怕。怕闲钱在手里贬值,可又不知道该不该凑这个热闹”。

比起犹豫着要不要买房保值的人来说,阿卡认为最惨的还是年轻的“小中产”:突然上涨的房价意味着每个人的生活成本变高,有刚需的年轻人不得不折损生活质量,留出更多的钱用于置办房产。

如今,成都特有的悠闲生活开始被“炒房团”抬高的房价慢慢吞噬,阿卡说“这感觉太特么操蛋”。

远离漩涡中心

漩涡生成的时候,有人激流勇进,也有人选择不去趟浑水。

周末,周波(化名)从江苏搭飞机到成都,这是他这个月第3次专程来成都看房。半月前,他和朋友在城南天府新区看中一处楼盘,朋友交了首付订了房,自己却因为楼层问题作罢。没想到,2周之后,当初100来万的房子涨到187万,周边的楼盘价格更是涨得离谱。

这让他把购房的区位由南转向西。

在售房源沙盘展示。

双中心的城市规划让成都房市呈现两种状态。按照朱玲的说法,成都楼市“城南是一个市场,成都是另一个市场”。与城南动辄一天几千块的涨幅相比,市区西边、东边的房价虽然也受波及,但涨幅相对平稳。

周波选择的楼盘位于成都西一环内,周边建设早已成熟,楼下是成都最好的小学之一。在他看来,城西保持着成都最原始的城市文化和底蕴,一环内的地理位置也更好,最不济还占着一个学区房名额,“怎么都不可能亏”。

即便早就生活在城南,深处漩涡中心,有部分成都人选择远离“战场”。周末,秦立(化名)带着老婆孩子到售楼中心闲逛,几年前,他把家安在麓山,距离曝出土豪买楼消息的楼盘半小时车程。那时房价不高,7000一平。

尽管高房价有强大的投资吸引力,但收入不差的秦立不打算跟着炒房。“反正楼盘这么多,可选的机会也多。”在他看来,如今房价涨得太悬,自己无论如何都不会买,“不着急,以后再说呗”。

在气氛焦灼的售楼中心,秦立淡定得仿佛“出世”一般。

他记得前几天,小区业主微信群里讨论起周边房价,有人说“咱们小区房价涨到一万多了”。

“这么高?怎么可能?”一个大姐吃惊地感叹。

本文著作权归每日人物(公众号:meirirenwu)以及其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新浪新闻客户端联系。

网友热议:

@临安:浙江客户一次性买下60套房成交一亿的消息24日被辟谣。但谣言却继续刺激着成都楼市,购房者恐慌性入市,多个老盘开盘即清盘。成都某楼盘的销售代表指着一个100平方左右的户型模型说:“跟你这么说吧,你现在买,过年的时候肯定赚30万。这个房子四五月份的时候卖9000元/平方米,现在卖15000元/平方米。”

@田雨:不理性的消费群体必然产生不理性的市场,就像低级趣味横行的娱乐圈就因人的喜好就这样罢了

@歌颂者Abram:再过几年,可能连四线城市的房子都买不起了。一幕幕的楼市攻陷大战,到底谁是操盘手? 

@大米^:咸鱼暂时体会不到,但是该吃的串串火锅一顿都不能少 

@行走:世界那么大,还有很多有趣的人和事。能不能不说房了

@怪兽天线:不理性的消费群体必然产生不理性的市场,就像低级趣味横行的娱乐圈就因人的喜好就这样罢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