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资讯

爆火宅舞《极乐净土》背后的花魁文化

爆火宅舞《极乐净土》背后的花魁文化

新浪热点

关注

摘要:如果你是一名二次元爱好者,或者偶尔闲逛一下宅舞圈,那么肯定会知道有一首叫做“极乐净土”的宅舞正以不可思议的火爆程度“血洗”着国内以AB站为主的次文化视频网站。该宅舞的原版今年4月25日被上传至B站宅舞区,截止9月份已经拥有了高达300多万的点击率,其衍生的模仿视频(翻跳),MMD视频(开放式3D动漫人物建模舞蹈编辑器)、鬼畜视频更是不计其数,其中点击量百万级别以上的仅B站一家就有12首之多。更为恐怖的是,国内舞见(舞姬,泛指视频网站中以翻跳为主的业余舞蹈爱好者)的翻跳视频在B战舞蹈区前十排行榜上持续近五个月毫无衰减之象,后继者更是无数,这貌似想要说明已经火了快大半年的《极乐净土》很有可能还会继续陪伴着大家度过春节。

B站上无数的模仿视频

那么究竟是谁,亦或是什么原因,才让一首宅舞有着如此大的魅力,使《极乐净土》成为现象级的宅舞IP?在有限的资料里面,我们仅仅可以查询到《极乐净土》由日本二次元乐曲组合GARNiDELiA中的toku谱曲,该组合的“舞见”(宅舞自由舞者)MARiA填词,日本弹幕网站nico著名舞见银发娘miume编舞, 最后由MARiA、银发娘和另一位nico著名舞见仮面ライアー217三人一同演绎。

说起MARiA,银发娘和妮娜(仮面ライアー217国内的外号),如果是对宅舞圈有所了解的话,就会知道她们三人本身便代表了中日两国舞见中的顶尖水平。其之前一同合作的原创宅舞lamb、Girls、PINK CAT等曲目,一经上传,便迅速在中日两国次文化弹幕网站上引起骚动,各种翻跳,MMD视频由其他投稿者络绎不绝的上传。欢快的曲乐,轻灵的编舞,让许多爱好前卫次文化宅舞的年轻人一次次地在屏幕前循环播放,表示完全无法跳出来。

尽管三人组合在中日宅舞圈中已然是神一般地位,但是《极乐净土》较之之前曲目完全不是同一量级的火热,甚至成为宅舞圈中前无古人的现象级IP。深究起来,《极乐净土》词曲编舞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成为了相当有说服力的一个理由。

看过视频的人的或许会知道,在该乐曲的编舞中,有两个舞段对于翻跳的业余舞见来说是最难学的,一个是蝴蝶步(又称阿里滑步),它最早来源于拳王阿里在拳击擂台上的步法,后来逐渐在另一种舞蹈——鬼舞步中被改编完善;另一个是“花魁步”来源于日本传统文化“花魁道中”中的花魁游街。一个合格的蝴蝶步,只要有着鬼舞步的基础,还是比较容易学成的;而花魁游街(花魁步)则不然,即使是江户时期的日本吉原花魁,要学好一个真正完美的花魁步,至少都要两至三年时间,更别说只是一个业余翻跳的舞见了。因此,从许多翻跳舞见的评论区看来,是否能跳好花魁步成了衡量翻跳质量的重要标准。

为什么说“花魁游街”代表了《极乐净土》背后的文化内涵,让其横扫中日弹幕网站舞蹈区?这事我们还得从日本艺伎文化说起。

《艺伎回忆录》剧照

虽然中日两国在近代史中结下了仇怨,但是不容否认的是当前世界上和中国文化契合度最高、最为相似的就是日本文化,期间的历史原因不必再累赘重复,想必大家都懂。所以,就算是不怎么了解日本史的人,对于鼎鼎大名的日本战国三英杰——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这三个名字也应该不会太陌生。作为日本历史上最著名的政变,本能寺一役改写了日本历史,丰臣秀吉取代织田信长成为织田政权的领导者,而后德川家康经由关原合战崛起,并逐步瓦解丰臣氏,最终于1603年建立德川幕府(江户幕府),日本战国时代接近尾声,进入短暂的和平期。

从纷乱到安宁,从沙场裹尸到烟火笙歌,德川家康终结的不是战国,而是一个时代对于百姓的惩戒。但是随着和平时代的来临,一股来源于男权社会最深处的丑恶,开始逐渐在当时日本最繁荣的经济政治中心——江户,蔓延开来。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名叫做庄司甚内的商人,看到了色情业在日本蓬勃盎然的发展潜力,于是和当时的德川幕府商议,以窃听和收集谍报为主,在江户日本桥葺屋町设立了由政府承认的公开妓院区域——吉原。

如同我们所能想象的一样,这里繁花似锦,胭脂浓粉,无数“游女”(底层妓女)在一个只供两人屈伸的格子里接客,她们需要钱,更需要活着。这些从小被贩卖到到这里的小女孩,因为迥然各异的缘由踏入了吉原,从此成为男权社会最底层、最卑微的哺乳者。

《恶女花魁》剧照

百花盛宴,香粉扑鼻,自然便有花中之绝的花魁(也称太夫)。在一群小姑娘中挑选出一位潜力极佳者,从小文、书、茶、棋、艺相授,待得出水芙蓉,沉鱼落雁,自然便成为了花中极品,老板的敛财之宝。为了彰显花魁的特殊身份和高贵的地位,花魁并不需要如同其他游女一般直接在格子里接客。老板会在他处设立“扬屋”(揚屋),客人若想一亲芳泽,便需在“扬屋”中撒下重金,寻觅时机。老板自是颜开喜笑,一张“扬屋差纸”(揚屋差紙)唤得花魁姗姗前往。(有些大院会有多名花魁,有些却只有一名,花魁之中亦有等级区分。)

这个时候,我们之前所说的“花魁舞步”便正式登场了。花魁通往扬屋的这条路就被称之为“花魁道中”,队伍的最前方是一名男子提着印有该花魁身份识别的专属定纹灯笼,随之是拿着花魁日常用品的贴身丫头(十岁上下),又名“秃”。而后才是脚踩五六寸高的木屐,身穿20公斤衣裳,踩着特定“内八文字”或“外八文字”步法的花魁。这种步法正是《极乐净土》中最为难学的“花魁步”。最后跟着几位十余岁却保持处子之身的“新造”及数名保镖。

《恶女花魁》剧照

花魁步示意图(图片来自《好色一代男》)

在日本,原先就有“花魁走路比牛车慢”的谚语。花魁舞步据说至少要练上两三年,携带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吉原风情,如今已然成为江户时代文化代表之一,被东京文化节列为表演项目。事过境迁,花魁不再,但是关于那个时代历史和文化的传承却得到了更新的一种解释。在宅舞《极乐净土》中,跳着花魁舞步的MARiA,其服饰就有着鲜明的花魁装和服更改痕迹。当然,关于花魁,关于吉原,其庞大的浮世绘并不是仅仅几千字的文章便可以道尽的,本文亦只涉足点滴,分析《极乐净土》背后的文化历史。

当然,如果你认为仅仅只是一个“花魁道中”就足以让其刷爆次文化宅舞圈的话,我们再来看一看它的歌词。 

将娇柔的蝴蝶勾引而出

(似有似无的睥睨窥觎)

一旦深陷其中,便无法脱身

(既然想要寻欢作乐)

欢迎来到极乐净土

欢声歌唱,顺从内心

让我听一听你的声音

忘记时间,翩翩起舞

今晚我们一同狂热地绽放

纵然是娇嫩的花朵,终有一日凋谢

不如把握这一激情的夜晚

更加火热地献出你的爱

正如之前所言,艺伎是江户时代的文化代表之一,因此日本从来不缺相关题材的影视、歌曲。但是,类似《吉原哀歌》和《恶女花魁》等,皆是以负面怜悯为主旋律;而轻快怡然的《极乐净土》显然摒弃了那些老掉牙的情感鸡汤,以佛教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世界为名,将这个躁动的时代以及次文化乐曲更加直白地呈现在当前二次元文化中。也许这才是真正《极乐净土》可以持续火爆的原因。

银发娘的编舞功力自是不必说。而且,《极乐净土》以及其他引发了现象级改编的《九九八十一》、《千本樱》和《权御天下》,还有一些以古风为卖点的填词,这些“二次元歌曲”将民族特色和历史内涵融入了当代次元文化。他们对于历史文化内涵的节奏把握、对于当代与古代之间文化的融合,显然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这些音乐热血,轻快,曲风如行云流水,也更符合“宅“文化影响下的年轻人。这,或者也是其中的一个理由吧。

本文著作权归十五言(公众号:www15yancom)以及其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新浪新闻客户端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