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资讯

患癌的徐婷是愚孝的牺牲品?

患癌的徐婷是愚孝的牺牲品?

新浪热点

关注

摘要:有人认为,徐婷之死,既不是癌症的原因,也不是中药的原因,而是“愚孝”的原因。作者提出,正是父母的绑架,对子女的控制,以及对女孩权利的肆意践踏,造成了徐婷之死。而这种现象,还普遍存在于许多的家庭之中。当然,兼听则明,这只是一种观点而已。

26岁的90后女孩徐婷大概没有想到的是,作为千千万万个不知名北漂演员中的一员,9月7日她终于上了微博热搜头条,却是因为她患淋巴癌去世的缘故。而这天,距离她被确诊淋巴癌的那一天,仅仅过了81天。

当天我是在微博热搜榜看到这个消息的,在为一条年轻生命逝去感到难过的同时,我看到了她自述患病经历的一条微博,更是怵目惊心:

我想在剩下来未知的时间里快快乐乐的过好每一天,毕竟,这26年来我好像从来没为自己活过…爸妈生了七个小孩,我是老三,从上大学以来就自己挣钱交学费、大学没读完就带着300块开始北漂住地下室、五年来拼了命的拍戏挣钱给弟弟交学费、交房租、替父母还债、买房…无数次熬夜拍戏、累的腰间盘突出仍然大冬天泡在冰水里拍戏、压力压的喘不过气来、五年拍了几十部戏挣的钱全给家里了,自己从来不舍得花…在我得知得了癌症后居然有一丝的轻松…我感觉我要解脱了…我信佛,我不怪任何人,也不想责问上天为什么好人没好报…这一切都是我自己的命…

当时我就提炼了其中的几个关键词转发了这条微博,当时我的疑惑是要有多大的压力才能让一个90后的女孩儿说患癌症是种解脱?看《欢乐颂》的时候还有人说樊胜美的经历太夸张了,看现实中,比樊胜美夸张的故事,比比皆是。

她在和病友的聊天中透露了更多的信息,比如大学没毕业就挣钱给家人还债,年前终于满足心愿给父母买了房子,搬进新居引起的甲醛中毒导致她得了淋巴癌,但是善良的她还庆幸是还好自己得了这个病,因此及早发现又救了全家……在自己饱受病痛折磨的时候还想尽自己一点微薄之力开导病友,这样乐观的心态,我自问不可能做到。

徐婷去世之后又引发了新一轮中西医之争,因为徐婷确诊之后没有选择化疗,却选择用中医刮痧、拔火罐等方法来治疗,对病情毫无帮助,也变相地加速了她的死亡。

我前不久才写过商春松的事,本来不想再讨论类似的事件了。但是眼见大众讨论的话题越来越偏离问题的实质,我不得不说两句:真正夺走徐婷生命的,不是不管用的中医,而是她无证上岗的父母,那个互助式吸血的家庭!

徐婷放弃化疗而选择中医保守治疗,不是因为迷信,而是因为没钱。她自己说是因为“不想被化疗折磨的面目全非再人财两空”,其实她并非不知道化疗效果好,但是化疗真的需要很多钱,作为北漂的她没有医保,赚来的钱基本上都给父母了。

她的父母又是什么态度呢?父母的说法是“卖肾也要给我治,如果我死了,他们就和我一起死”,结果别说卖肾了,房都没卖,衡量一个家庭是不是真的想救病人,就看他们是不是卖房了吧。如果卖了,就是真的;如果没卖,说别的说的天花乱坠,什么我要去卖肾,我不想你受罪,你死了我也去死之类的……全是耍流氓。

但是父母又不能直接说咱们不治了,这个对外也说不过去呀,所以就去找偏方、找老中医、求神拜佛,各种不怎么花钱但是看着挺吓唬人的方法都去试一试,摆足那个“我是一心想救你的啊,只是我们比较愚昧信了骗子”的姿态就可以了,外人还没法说什么。你要说徐婷可是家里的摇钱树啊她父母也舍得吗?据悉徐婷的五妹是个模特,已经走上了赚钱供养父母家庭的老路,而因病丧失劳动力的徐婷,已经是被父母放弃了的那个。

就像其他两个为了生儿子而送给别人家的女儿一样,徐婷家里的核心成员从来就不是六个女孩,而是那终于生出来的第七个孩子,那个宝贵的儿子,如果不是这个儿子的出生,还不知道徐婷父母的造人大业要持续到什么时候。

徐婷的去世,归根到底不是天灾,而是人祸。但是围观群众们关注的焦点之所以集中在中西医之争,而不是徐婷的愚孝和原生家庭的不健康上,是因为传统让我们都有“清官难断家务事”的顾虑,一旦用“自愿”、“孝顺”这些旗号来道德绑架当事人,外人就似乎失去了发言的权利。

连拐卖团伙都深谙人们的这种心理,多少无辜妇女被人贩子以“她是我媳妇儿,我们两口子在闹呢”的幌子骗过了围观群众,在众目睽睽之下强行拖拽殴打绑走?更别提那些婚内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四处求告无门,警察和妇联都以劝说为主,一次又一次地将受害人回那个虐待她的丈夫身边?

不过今天我们不谈男权女权,因为用“孝”的名义对子女进行洗脑,方便父母进行家庭互助式吸血的受害者们,从来就不只是女性而已,而徐婷只是个例之一。前几天曹云金撕郭德纲时那些义愤填膺痛斥师徒传艺制度是封建糟粕的人们似乎忘了,在我们的文化基因中对我们个人影响最大、后遗症也最严重的封建糟粕其实根本不是班社制或师徒制,而是现在主流媒体们依然在大力宣扬的“孝”。

生活中有太多类似徐婷这样的女孩,因为父母给自己爱太少,长大就会去想拼命努力去证明自己的价值。给父母钱、承担养家负担,只是为了得到父母的赞扬,父母的爱。其实父母爱不爱自己、有多爱,自己心里是有数的,只是不愿意承认。父母给了子女多少爱,子女就用多少爱回报,这是我觉得正常的亲子关系。那种父母吝啬付出爱,却无限地从子女身上索取爱或者钱财的行为无疑只能让人齿冷。

孝本身是个好东西,意味着人要懂得感恩父母养育我们长大成人的辛苦,也要懂得去回报父母之爱。可惜太多人所宣传和期望的孝,不过是愚孝而已。传统中国伦理观念中有“三纲”的说法,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所表现的是人身依附关系,讲究的是后者对前者无条件的顺从,也意味着前者将后者当做自己所有物而非有独立意志的平等个体来看待。

现在君为臣纲和夫为妻纲已经基本上没什么人买账了,但是父为子纲还是大有市场,因为中国父母已经习惯了将儿女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看待,所以他们自认为对私有财产拥有一切生杀予夺的权利,无论是学什么专业、做什么工作都得父母说了算,什么时候娶老婆生孩子,娶什么样的老婆生什么性别的孩子,还得父母说了算……你要是不听父母的,就是“不孝”,父母可都是“为你好”啊,你居然不知道感恩也就算了,还想着反抗?

在这样的语境下,子女们夺回自我意志的过程中都要面临着负罪感的拷问,还记得SK-II广告片“她最后去了相亲角”里对剩女们的采访吗?她们一面想要遵从自己的内心不想轻易将就地将自己嫁出去,另一方面却又对父母有深深的负疚感。为什么明明是成年人了却不能决定自己的生活应该怎样去过呢?

因为“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句话,就将所有想要反抗父母意志的儿女们不分青红皂白地划到了有错有罪的一边,不听父母的话就是不孝,就这么简单。

对父母家庭的无条件服从、无条件付出、无条件牺牲,不分辨行为的是非对错,直到完全丧失自己的独立意志和个人生活的地步,这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孝。就算当事人说一千遍一万遍自愿,这也不是孝,对真正爱护子女的父母来说,子女能够健康幸福的生活,成为有独立意志和思考能力的成年人才是真正的孝顺。任何用孝顺的名义按自己的意愿强行去塑造儿女个性和生活方式的举动,都只是为人父母的自私而已,连“爱”都称不上,而子女不遵从这样的父母,也就用不着说他们“不孝”。

我要说一句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话,徐婷只顾奉养家庭完全无视自己健康和生命的行为不是孝顺,而恰恰是最大的不孝,因为她的举动使她的父母不仅丧失了个人独立生活的能力,成为长期依靠榨取儿女血汗生存的吸血鬼,而且他们永远认识不到自己行为的错误,徐婷的姐姐妹妹们,还得按着徐婷的“孝行”继续着家庭互助式吸血的道路,为这个家庭献出剩余价值。甚至会让更多有类似心态的为人父母者纷纷效仿……

徐婷的父母并不是珍稀动物,去年被曝光的四川农民何洪,从1995年到2012年一共生了11个孩子,支持他“越穷越生”的行为的,是他认定“存钱不如存人,多一个孩子就多一份希望,只要一个孩子出息了,再带带兄弟姐妹,一家人的命运就改变了,也能为国家多做贡献。”

这种自私的家庭中,隐藏着多少个不为人所知的徐婷呢?他们背负着一个家庭的所有期望,翅膀重的根本就飞不起来。父母往往会认为自己在家庭中的“劫富济贫”是无比正常且正确的行为,谁赚钱多谁就理所当然要为家庭多贡献多付出,父母总是偏爱那些不成器的“弱势”儿女们,如果赚钱多能力强的子女拒绝帮助他的兄弟姐妹们,那也是他的不孝。

当然,多子女、贫穷、重男轻女的家庭只是造成徐婷悲剧的表层原因,更深层的原因是父母对子女的控制欲,就是之前说的那种将子女视为自己私有财产可以任意处置的心态在作祟。在他们的字典里,子女们“做自己”的期望是不孝的行为,只要他们的行为违逆了父母的意志,就要予以毫不留情的残酷打击。古代和心上人私奔的女子要被家法处置,不是出家就是沉塘,现代“沉溺网游”的网瘾少年就要被家里送去杨永信的网戒中心接受惨无人道的电击治疗……

美剧《法律与秩序》第二季中有个案件,一个年轻的舞台剧女演员突然死在后台,她的母亲一直在控制她,成为舞台剧女主角不是她的梦想,而是她母亲的。母亲为了赚钱,甚至逼她去拍A片,而自己还在片场监工……无力反抗母亲,又不像姐姐那样有离家出走的勇气,她最后选择了自杀。

剧中的Priscilla最后留给她母亲一卷录像带倾诉了她的痛苦和她自杀的决心,这一集是我看过之后一直留在电脑里舍不得删的,看一次哭一次 (虽然我老爸老妈很好),我觉得天下所有把儿女当自己所有物的父母都应该来看看,看看你孩子的心声,看看她的挣扎和痛苦。

然而现场的法官、检察官、律师和陪审团都忍不住黯然落泪的时候,她母亲却在得意地微笑,因为那是女儿最有震撼力的一段表演,她感到骄傲极了。

如果我们还是在盲目地宣扬“百善孝为先”,那么所有祝愿徐婷下辈子能“勇敢做自己,为自己而活”的话语都只是自欺欺人,而我们只能为一个又一个因为愚孝而断送自己生命和幸福的徐婷,在互联网上点上一支虚拟的蜡烛而已,除了感动自己之外,毫无用处。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李小丢(微博ID:@李小丢er)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新浪新闻客户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