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杨永信 我为何持中立态度

新浪热点
摘要:中立是什么?中立不是站在好人和坏人中间假客观,中立是一个公正的砝码,给坏人恰如其分的惩治,给好人理所应当的奖励。中立是剥开迷雾看真相,中立是讨论问题明是非。
有人帮我说话,说这个记者挺好的,只是这件事站的太中立让人接受不了。我的中立究竟在何处?其实可能大部分人并没有看明白。看完下面的话,我再来给出答案。
「反杨永信的原因」
我反杨永信,是有很清晰的逻辑。
1,杨永信的脉冲疗法并没有严谨的科学依据,在业内有很大争议,这是我跟北大六院的专家了解情况后得出的结论。
2,网瘾目前并未明确归类精神疾病,也未明确适用精神疾病治疗方法,在这个问题上有争议,这是中国精神类疾病最权威的北大六院专家说法。
我反杨永信,核心是这两点。基于此,我认为网戒中心应进行重新评估,杨永信如涉嫌非法医疗,当依法严惩。
「哪些是值得商榷的观点?」
1,满网都说杨永信涉嫌非法监禁,我不赞同这种说法。讲道理,孩子是父母送到杨永信的网戒中心,并不是杨永信带着人挨个到网吧抓去的;在网戒中心所有的孩子均由父母陪伴,其父母想结束治疗分分钟就可以带孩子离开,这是客观的情况,怎么能说是杨永信非法监禁呢?如果真论理,其父母才是非法监禁的主要责任人,静下心来想想是不是?
2,是否存在虐待?在这点上要理清思维,假设网瘾是精神类疾病,那么如果大家去过精神病院参观的话,应该会了解这并不算虐待,而是限制其冲动控制障碍的一种医疗手段。目前网瘾并未明确划分精神类疾病,只不过是以杨永信为代表的一批专家认为网瘾是精神类疾病。我认为,从医学严谨的角度,其治疗网瘾的手段顶多搞个实验性质还行,比如拿自己家亲戚孩子试试,大规模推广并不合理。
但从本质来说并不涉及虐待这个词语,一个国有公立三甲医院,无论各级卫计委对其管理都是有严格规范的,不应存在虐待的主观动机。
当然,普通人并不了解精神病治疗的医院,在网瘾尚未被确认为精神类疾病的当下,把一些行为理解为虐待也有其合理的逻辑。只是我相对了解这个现状,再跟风骂虐待就是我的品德问题了。
3,临沂发布和山东有关部门目前对杨永信的调查结果,100%的明确站在杨永信一边,这我不赞同,理由前面已经说了。但我也要说一点,一个地厅级政府和省级部门,不留余地的说出了这样的话,本身也说明一些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修正一下观点,错对三七开?二八开?一九开成么?如果依旧坚持零十开,我认为这不符合逻辑。
观点总结:在网瘾未确定为精神类疾病的前提下,我反对杨永信的医疗行为。
「关于网瘾」
1,网瘾是否是精神类疾病业内存争议,争议的意思就是有专家认为是,也有专家认为不是,如果一边倒的认为不是,那么就不该存在什么网戒中心了。换句话说,遍布各地的网戒中心之所以存在,实际上就是认为网瘾属于精神病一派专家立场造成的,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有其客观原因,这并不是杨永信本人出气冒泡建了个网戒中心,是一种医疗专业的不同见解派别催生的。
从这个角度看,理清网瘾的诊疗范畴,科学定义,才是消除争议的唯一途径。
2,网瘾对青少年的确有危害,注意网瘾不是指上网的瘾,大体上主要集中于沉迷在网游,失去自我,失去对家庭生活的兴趣,这是不争的事实。无论正义网还是团中央的文章对此都有涉及,大家讨论的焦点应该侧重于对网瘾的干预(或治疗)的方法。如今借着打击杨永信,个别人夹带私货,大有对网瘾有彻底洗白的态势,网瘾真洗白了,谁是受益者?谁是受害者?谁叫的最欢腾?我不点名,请大家自行思考。
「回答开始的问题」
中立并非站在坏人和好人的中间,而是站在坏人究竟哪些是真坏,哪些应该理清真相的中间,公正是一个砝码,它所在的位置正好能给邪恶恰如其分的惩治,不夸张,不过度。这就是所谓中立的价值。
我的观点当然未必绝对正确,大家都可以批判,但是拍着良心我敢发誓,我说出的话不沾有任何利益,都是本着让事实更清晰,让真相更纯粹。
你可以反对我的观点,但请不要怀疑我的品行,虽然我的品行本来就不咋地。
至此收笔。
本文著作权归@一个有点理想的记者(微信公号lixiangjizhe,一个有点理想的记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新浪新闻客户端。
杨永信事件在网络上沸沸扬扬了许久,至今并未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