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资讯

独生子女家庭透视:赡养很累

独生子女家庭透视:赡养很累

新浪新闻客户端

关注

摘要:目前,中国大约有1.5亿个独生子女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使得这些家庭与多子女家庭相比更加脆弱,风险度更高。老人赡养、失独家庭等问题一遍遍考验着独生子女家庭。我们如何应对这种局面,又如何改变?

  

动态估算|1.5亿独生子女家庭

北京大学人口学者郭志刚、复旦大学人口学者王丰、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大学人口学者蔡泳在合著的《中国的低生育率与人口可持续发展》中判断,当一个 届时独生子女满10岁时,如果生育政策方面没有大的变化,基本可以视为就是终身独生子女。按照这个口径,他们估计,2005年全国30岁以下人口中终身独 生子女数量为1.5亿人。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人口预测专家王广州运用人口抽查数据和计算机仿真模型估计,2010年全国独生子女的总量在1.45亿。这个结果与郭志刚等人估计的1.5亿人相差不多,但却与国家人口计生委在2007年公布的9000万独生子女总量相差悬殊。

据郭志刚等分析,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大的悬殊,一方面可能是计生委在统计时采取了较低的年龄上限,排除了很多年龄较大的独生子女;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根据领取独生子女证的登记人数,会存在漏登的情况。最后,还有可能是依据了很高的出生漏报率和较高的生育率估计。

按照1.5亿独生子女家庭计算,若仅计算独生子女与其父母,按照3人的家庭规模,生活在独生子女家庭的人口就有4.5亿之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事实上,考虑到祖父母辈,独生子女家庭涵盖的人口比例更高。

独生子女|不敢穷不敢死不敢远嫁

一篇题为《不敢死,不敢穷,不敢远嫁,因为爸妈只有你》的文章近日在网上走红,戳中很多人心窝。这是一篇很现实的文章,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我们都是独生子女的父母,我们都会面临着同样的这个问题,这从现在开始无论是有钱没钱,都要学会独立生活,无论老的还是小的。

以下内容源自文章:

我和朋友讨论过独生子女的问题,他说,“集千万宠爱于一身,也集千万孤独于一身。”我点头同意,却不禁想我们的父母,才是最孤独也最缺乏安全感的存在。朋友说,他上小学的时候,正在上语文课,老师绘声绘色地讲着课本,校长突然走进来冲着老师耳语一番,结果她丢下课本疯一般地跑出去。后来才知道,那个四十几岁的女教师,唯一的儿子,在幼儿园玩游戏的时候,被一辆倒退的卡车卷进车轮里。后来女教师再也没出现在讲台上,听过的最多的传闻是,那个曾经看起来幸福快乐的母亲,疯掉了。

独生子女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有人回答,“不敢死,不敢远嫁,特别想赚钱,因为他们只有我”,我不知道别的独生子女是否有这样的感觉,这句话戳中了我的心声。我的人生中有过很多不如意,几次想不开,最后令自己豁达的,也只有“我走了,爸妈就什么都没有了”。我的心里无论如何也没办法设想这样的结局,所以我更愿意好好努力。

我的父母是中国父母中最普通的代表,他们把最好的人生给了我,再用剩下的人生用来守候。我至今还在为梦想一刻不停地奋斗着,希望早一天“带爸妈和我一起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也希望有足够的物质条件去“满足爸妈年轻时因为我而放弃的梦想”。我想告诉所有正犹豫着或者已经在路上的年轻人,如果选择远行,请风雨兼程,好好奋斗吧。可无论何时,都请记得一直在等待你回家的爸妈,因为二十岁的你拥有整个世界,而爸妈呢?他们什么都没有,他们只有你。

多重风险|独享的爱是财富更是风险

北京大学人口学者穆光宗曾在2002年在宁夏、甘肃、浙江、湖南、四川等五个省份调查独生子女家庭状况。他深刻感受到,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属于高风险家庭,风险就在于其唯一性。

这种风险可以分为家庭和社会两个不同的层面。从家庭层面看,首先就是独生子女的死亡风险。这并不意味着独生子女的死亡率更高,而是说,当独生子女死亡时,其父母因为没有其他的孩子,其丧失孩子的痛苦更加巨大和难以弥补。其次是病残风险。独生子女一旦病残,不仅自己无法赡养父母,可能还需要父母的照料,给父母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

其三是教育风险。虽然说起来独生子女独享了父母的爱和教育投资,可能享受到更加优越的教育资源,但是往往会陷入“独子难教”的困境。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养老风险。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风险不光包括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也包括独生子女本身的养老问题。

就独生子女的父母来说,只有一个孩子,意味着更有可能更早“空巢”,老来孤独居住。一旦出现伤病,一个孩子所能提供的资金和照料都相对有限。“421”的家庭结构将使年少时饱尝宠爱的独生子女们在中年之后背负巨大的养老压力。

穆光宗认为,独生子女本人,也存在一定的养老风险。一旦父母终老,自己再婚姻不幸,又没有兄弟姐妹可以相扶持,就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从社会层面,独生子女也意味着巨大的社会风险。首先是劳动力供应风险。由于大量独生子女存在导致少子化程度严重,年轻劳动力供应不足。自 2012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已经开始以每年数百万的幅度净减少。总量减少的同时,劳动年龄人口还出现年龄老化的现象。也就是说,劳动年龄人口不仅越来越 少,也越来越老,这将给劳动力供应带来巨大压力,进而影响到经济增长。

老龄化现象|中国形成失独老人等5类特殊群体

10月21日,农历九月初九,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也是中国法定第三个的“老年节”。新华网21日亦就中国“老龄化”现象发表文章。文章称,中国的“老龄化”呈现出明显的“未富先老”的特征。同时称到本世纪中叶,每3个中国人中就会有1位老人。

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242万人,占总人口的15.5%。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有2400万,低收入贫困老人2300万。

报道称,以中国目前每年有3%的人口进入老年人行列计算,老龄化高峰将在十到二十年后来临。到本世纪中叶,每3个中国人中就会有1位老人。由于经济发展、城乡分割、人口流动、家庭结构变革等多种原因,中国形成的是农村留守老人、城市空巢老人、失独老人、失能老人、“候鸟老人”等五类特殊老年群体。

失独老人|社会的矛盾与心痛

“独生子女”给社会带来的又一大突出问题是“失独老人”。

据王广州2013年发表的《独生子女死亡总量及变化趋势研究》,2010年累计死亡独生子女数量超过100万,每年新增独生子女死亡数量为 9.5万。如果按现行生育政策不变(即仅放开双独二孩政策),预计2050年独生子女数量将累计达到3亿人左右,累计死亡独生子女数量达1184万人。

红枫中心2014年11月至2015年2月对北京100位失独父母进行的《90项症状自评量表》调查显示,60%以上存在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处于抑郁状态的、饮食及睡眠不好的均超过60%;有强迫症状的超过50%;有精神分裂症状的、人际关系紧张的、偏执的、敌对的,均超过40%;有自杀倾向的达到38%;感到自卑的高达70%。

“对他们来说,‘还活着’都成了一件恐惧的事。他们怕生病,怕进养老院,怕上手术台找不到儿女为自己签字。”

专家声音|全面放开二孩时机已成熟

近日印发、被称为“改革开放以来最严党纪”的《条例》中,对党员干部有关违反计划生育以及相应处罚的条款均未被提及,坊间就此解读为,放开二孩政策很可能只差临门一脚。

与此同时,又有消息称,《中国未来人口发展报告》已上递到决策层,该报告建议立即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该消息中预计,在本月底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会公布相应政策,而相应省市二胎政策预计会在明年开始落实。消息同时显示,本次上递的人口报告至少分别来自2-3家单位,其中可能包括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以及国家卫计委下属的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但是,《华夏时报》记者随后致电上述三方机构,相关负责人均表示,并未递交或并未看到过这一报告。

“从政策上讲,我国已经到了调整人口政策的时机,但我们确实没有递交过相关的人口报告。”10月22日,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车伟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来看,放开单独二孩政策还是不够,全面放开二孩的时机已经成熟。

政府保障|社会养老护老刻不容缓

与养老需求的快速增长相比,中国养老设施和服务在数量和结构上存在供给短缺,这无疑不利于减轻独生子女的赡养负担。截至今年3月底,全中国各类注册登记的养老服务机构 31833个。机构、社区等养老床位合计达到584.0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27.5张。据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是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 位数为50到70张。同时养老机构护理人员不到30万人,缺口高达1000万。

因老年人数量不断上升,有专家预测,未来5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将突破万亿元规模,20年内有望达到20万亿以上。“夕阳红”产业方兴未艾,“白发红利”有待进一步释放。同时,有学者称,居家和社区养老有望成为“十三五”国家养老政策投放的重点。

除此之外,失独老人的问题也需要政府从政策和心理上的帮助与关爱。

王广州提出,独生子女死亡的规模越来越大,积累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尽管2007年全国开始建立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但还是很难真正解决大量“失独”家庭面临的实际问题。

人口学者易富贤建议,当务之急是果断调整独生子女政策,减少今后“失独”家庭的数量。穆光宗则建议,中国人口政策应该迅速转型,从“以数为本”到“以人为本”,从“数量控制”到“结构优化”,从“人口亏损”到“人口储备”进行转变。

  • 失独伤独扶助金 明年将提高

    扬子晚报讯(记者 胡林)昨天,江苏省卫生计生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意见

    查看详情
  • 中国放开二孩,外网友有话说

    计划生育政策即将被单独二孩取代?消息传到了大洋彼岸,那么外国的网友又对此有怎样的讨论呢?

    查看详情
  • 独生子女的心声:不敢死不敢穷不敢远嫁

    这是一篇很现实的文章,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我们都是独生子女的父母,我们都会面临着同样的这个问题,这从现在开始无论是有钱没

    查看详情

(新浪新闻客户端综合第一财经日报、参考消息、中国青年报、扬子晚报等报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