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资讯

扶老人被讹:老人方证人遭质疑

扶老人被讹:老人方证人遭质疑

新浪热点

关注

摘要:近日,女大学生小袁发文称因扶老太反被对方诬为肇事者,一事引发关注,女生找目击者,老人一方也找目击者, 证女大学生曾承认撞人,而老人找的证人遭网友质疑,证人跟老人什么关系?稿子是照念?“撞了”还是“没撞”,依然是一个谜。

证人被质疑|和老人什么关系? 照稿子念

3段视频发出后,几天来,该微博一直被争议“包围”。网友的质疑集中在该微博博主以及两位证人与老人到底是什么关系?

有网友提出:“你(“磊磊0324”)姓桂,出事的老人也姓桂,你们两人是什么关系?”另有网友发现为老人作证的朱道华和董秋芬在作证视频中有时会低头,质疑道:“她们每说一句话,眼睛就要向下看,难道是看稿子念的?”

记者联系到发表微博的“磊磊0324”,他表示事发时,自己“恰好路过”。他说,监控显示,老人摔倒的时间是上午7点45分左右,他是8点20分左右和妻子路过现场的。由于与老人相识,他们就去问询事情是怎么回事,他亲耳听到小袁对自己的妻子承认撞了人。

他对北青报记者承认,自己确实和老人同姓,并且与老人同村,但并非网友质疑的“亲戚”。

剧情反转|老人找目击者 证女大学生曾承认撞人

13日,网友“磊磊0324”在微博发布了3段视频,其中两段是目击者的口述,另一段是事发路段的一段监控视频。他称自己是“站在老人这边的”。

在一段视频中,一位女性面对镜头说自己叫朱道华,她说自己是“撞过人以后才到现场”。虽然没有亲眼看到小袁撞人,但她表示当时小袁承认过是自己撞的人。“我问大学生,是不是你撞的?她回答‘是我撞的,是我撞的’,讲了两声。然后她说,‘阿姨我不是故意撞的,我会给老奶奶的腿瞧好,我一直会负责到底的’。”另一段视频中的女士董秋芬也表示,女大学生曾经对自己承认老太太是自己撞的。

“磊磊0324”还上传了一段事发附近路段的监控视频,该监控距离事发点较远,且视频清晰度不高。从监控视频中可以看到老人和小袁相继进入画面,老人行走在非机动车道,小袁几分钟后出现,两人都是逆行。

“磊磊0324”在他的微博中称,“小袁头戴耳机,如果说她是听到老人在她骑出去五六米时喊她的,那老人的声音也太大了。”此外,老人和小袁同向行驶,“难道老太太背后长着眼睛,一直在观察大学生,等到大学生到了身后而自己摔倒吗”。

一口咬定|老人认定是被学生撞伤住院

9月10日下午,记者在淮南市东方医院集团总院外科大楼4楼12床找到了受伤老太桂庆英。见有人来探访,正闭着眼睛躺在床上的桂老太微微睁眼看了记者一眼后,又继续睡着。

“她因为年纪大了,耳朵有点背,听不太清楚,你讲话要大声点。”守在病床前的孟凡云提醒记者:“这两天来的媒体记者太多了,老人有点吃不消了,而且受了这么严重的伤,身体根本受不了。”孟凡云告诉记者,她是在接到电话后从阜阳赶到淮南的。她的嫂子徐作美已经在病床前守了几天了,下午又被派出所喊去作笔录了。

记者:老人家,你是怎么受伤的?

桂庆英老人:被人家自行车撞的。

记者:你看见了是谁撞你的吗?

桂庆英老人:是被一个女学生撞的。是从我后面撞的,我倒地后她没有走,过来扶我的。

记者:你确定没有认错人吗?

桂庆英老人:没有认错人,当时撞到我后她就下来了,没有认错人。

记者:当时会不会是从后面被别人撞倒后,正巧那个女生过来了?

孟凡云:不可能的。当时她为什么要打120?就说打120是做好事,为什么到医院后,又让别人送钱到医院?不是她撞的,为什么要找人来送钱?当时我们也没有人要她给钱的。就是到现在,也没有找她要钱。碰瓷会是这样吗?

女大学生被讹现场照片

公布照片|目击者:两者之间有距离

淮南女大学生称扶老太“被讹”的目击者已经出面向淮南警方说明情况,通过个人微博首度向社会公开她所看到的一幕并公布了现场照片。

目击者说,当时她和室友去淮南师范学院吃饭,与和小袁对向而行。事情发生之前,她看到老人走路不稳,一崴一崴的。后来,小袁骑车从老太身边经过,但不知道什么原因,老太就倒地了。当时小袁骑车已经过去了,老太又喊住小袁,小袁把车子停下,将老太扶着坐了起来。她当时犹豫是不是过去,后来还是过去了,和小袁一起帮老人揉腿。

目击者明确说,小袁骑车从老太身边经过时,两者之间是有距离的,且不足以撞倒老人,她并没有看到老人身上有擦伤之类的,老人被抬上120急救车前,一直是坐在地上的。

对于小袁在网上发布的信息,受伤老太桂庆英的小女儿孟凡云很是生气。“我妈已经69岁了,目不识丁,一个农村老太太,怎么会去碰瓷。”孟凡云向记者表示:“我们现在也在寻找目击证人,也希望有好心人站出来说句公道话。”

同学发声|回应为何垫付两千元医疗费

事实就是这么简单,我只讲我的所见所闻,那天早上我在睡觉的时候,接到她电话说让我带点钱去医院,说她只带了早饭钱,迷迷糊糊地我就问她什么情况,她讲她可能撞到人了,我就讲,应该先给辅导员打电话。就在学校取了钱打的去医院,刚进急诊楼,见到两个女同学,都是朋友,我就问她们到底怎么回事,她俩讲,袁晨可能撞到人了,我就问,撞到就撞到,没撞到就没撞到,怎么还可能,两个女生也说不清,袁在病房看着呢,病人家人凑钱只凑了1500,要是治疗老奶奶的话,得先交2000的押金,我觉得袁肯定撞到了,要不然怎么会给人家送医院,怎么会要我带点钱?我就把钱拿出来,和老奶奶邻居一起去后面的楼交了2000元。我虽说不是什么道德至高无上的君子,但是遇到这种情况,相信很多朋友也会和我一样这样做,也会出那2000元,出了这2000元不能代表什么,不能代表袁撞了人,也不能代表她没撞人,更不能代表我是什么人,社会上有好多矛盾呢,谁又能说得清呢。

调查遇阻|事发地点位于监控器杆下造成死角

要想查清事情原委很简单,只要调取事发路段监控便可。然而,一个意外出现了。由于事发地点处于监控是死角,监控无法给双方一个满意的结果。

9月10日下午,在淮南师范学院北门西北边的洞山西路路北事发地点的一家4S店门口,一名门卫告诉记者:“当时我们没有人在现场,不过后来出来看到了。老人倒的地点好像就在监控的杆子底下,这个地方监控肯定是拍不到的。”

主治医生|无法判断到底因何受伤

“这个病人是右腿骨折,整个骨头断成两截。”在淮南市东方医院集团总院骨科医生办公室,记者见到了桂庆英的床位医生吕东山。在桂庆英的X光片上,记者看到片子上的右腿腿骨呈斜面直接断成两截。

“这个伤真得不好说是怎样造成的,但肯定是受到外力的作用才造成的。没有外力的作用不会伤成这样。”吕东山介绍道:“外力来源有可能是受到撞击,也有可能碰到什么或是摔跌。”

“肯定要手术的,否则很难愈合。” 吕东山告诉记者:“要是老人的身体条件允许,手术后应该不会留下什么后遗症。但是,由于长期腿部绷直,膝关节肯定活动会受到一些影响,要继续做康复才行。”

调查处理|警方调查组已收集到部分证据

“目前,这个案子已经成立了调查组了。”9月10日下午,记者分别与淮南市公安局及淮南市公安局田家庵分局取得联系。田家庵分局负责宣传的王警官告诉记者:“这个案子是由市局牵头,派出所参与成立的调查组。”

记者:目前这个案子的调查情况如何?

王警官:具体的情况还在调查之中,目前已经掌握了部分的证据,正在进行进一步调查。

记者:这些证据的大致方向是什么?

王警官:我们警方是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进行调查,证据的方向现在不好说。只有等所有的证据都调查完成了,再进行汇总才行。目前没有任何结论性的东西。

记者:那个女生自己在微博中说已经找到了相关的目击者,这一块警方有没有进行核实?

王警官:网上的很多东西可信度都值得商榷,真实度不高。相关的核实工作我们也在进行,调查取证后会适时的向外公布。

扶人被讹?|家属与学生说法不一

[老人家属:不是你撞的,为什么要扶?]

老人受伤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是其儿媳妇徐作美。9月10日下午,记者在医院等候多时没有见到徐作美,随后拨打了徐的电话。在连续拨打多次后,徐终于接通了记者的电话,电话中徐的声音显得很是疲惫。

记者:当时的情况可以给我介绍一下吗?

徐作美:没有什么好说的,我这几天已经累的不行了。在病床前守了几天,又是各种电话。都说我们是碰瓷,在网上一边倒,有没有考虑过我们的感受?人在做天在看,到底是怎么回事,会有真相的。

记者:你们为什么就那么肯定是那个女学生撞的?有证据吗?

徐作美:不是她撞的,她为什么要拿钱?为什么要到医院陪着?撞到人后,她没有跑,而是下来扶我婆婆的。没有撞人的话,一个大学生有那么傻吗?

11

[学生小袁:我是在做好事怎么还赖上我了呢?]

小袁脑子里一直在回放事情的前前后后,“ 我承认一开始就处理错了,不应该陪阿姨去医院,也不应该找朋友来帮忙,但是我一个人,她们两个大人就咬定是我撞的,我怎么解释比较有力?”

记者:当时真没有撞到老人吗?

小袁:怎么可能撞到她了呢!我听到老人在后面倒地呼救的时候,和她还有一段距离。你想想,如果是我的自行车碰倒的老人,肯定会有感觉,但当时一点感觉都没有。我确定我没碰到老人。

记者:你为什么陪同老人去医院呢?

小袁:我一上午都是课,等到老人儿媳妇赶来的时候,我就急着要去学校了。可是她让我陪她们一起去,我看老人伤得也比较重,就喊同学一起去医院帮忙。唉,我真是搞不懂了,我明明是在做好事,怎么还赖上我了呢?

小袁:我们看了附近的监控,老人倒地的地方恰巧是监控盲区。我实在没办法,当时现场围了一圈人,我就想通过微博寻找目击证人。没想到很多网友都在关注这件事,有一个当时在场的女孩当天晚上就跟我联系了,说可以去派出所说明情况,真的非常感激大家。

事件回顾|清晨老人倒在身后

9月8日上午,小袁有四节课要上,所以一早就从同学家赶回学校。 “我当时骑着自行车,沿着学校北门对面的马路走的。”小袁回忆说,距离学校北门还有几百米时,她看到一位老人在她前面走,“我看她走路不稳,有点像S形,当时也没太在意,就从老人旁边超过去了。”

没过一会儿,小袁听到身后传来“哎哟”一声,她扭头一看,那位老人摔倒在地。

“当时7点多钟,旁边的商店都还没开门,路上也没有其他人。”小袁感觉老人伤得不轻,便将自行车停在路边,回头去看看那位老人。

  • 破解扶老人困局应当“疑撞从无”

    当没有证据证明两名小学生撞倒了老人,法院便只能认定他们无须为此承担责任。这与刑事案件中的“疑罪从无”其实是一个道理。

    查看详情
  • 每一次扶老人的善举都值得呵护

    当扶人存在风险,当更多的人选择“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种极不正常的社会风气,必须要下大力气予以纠正。

    查看详情
  • “扶老人”靠奖金撑腰更要靠法律撑腰

    8月22日,四川省达州3名曾在2013年因扶老人被讹诈为“撞倒”的孩子获得5000元奖励。3名孩子扶老人后被指肇事并遭索赔。

    查看详情
  • “扶不扶”拷问人心和法治

    如果全国法院都对“谁主张谁举证”以及“优势证据”规则有共识,以跌倒来讹诈的个案绝不会蔓延如此。

    查看详情

媒体评论|老人骨折不能让社会公德再次“骨折”

在法律对“扶不起”现象还没有有效措施时,被“扶不起”弄得岌岌可危的社会公德,要靠每一个人用道德良心去修复。“扶得起”还是“扶不起”,可能永远也得不到法律的绝对保障,那么,只有让越来越多“扶得起”的具体事例,让人们相信“扶不起”还不至于是普遍现象。如果说,有关“扶不起”的纠纷,仅止于缺乏证据,人们或可因难以判断而不至于绝望,但当听到诸如“你如果没有撞人,为什么要去扶”的反问,谁能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找到一个具有法律意义的理由?

因此,无论这起事件真相如何,一句“如果不是她撞的,她和同学会这样做吗?”已经再次颠覆了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社会公德,再次把传统美德撞得粉碎。鉴此,笔者奉劝这位老人的家属,老人骨折不能让社会公德再次“骨折”。

(新浪新闻客户端综合中安在线、新安晚报、安徽网、参考消息、新京报、现代快报等报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