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资讯

被冤为间谍华裔专家或被开除

被冤为间谍华裔专家或被开除

新浪热点

关注

摘要:美国司法部11日撤销了对美国天普大学华裔教授、世界知名超导专家郗小星的指控,原因是他们弄错了最核心的证据。今年5月,郗小星被指控向中国输送敏感超导技术,以换取“名利双收的职位”。

事件还原|当着家人和同事的面戴上手铐

陈霞芬,英文名谢里·陈,现年59岁,出生中国,后入籍美国,是美国国家气象局水文专家。去年10月,美国司法部指控她涉嫌窃取政府机密数据并输送给中国,但今年3月检方在开庭前突然撤诉,原因是找不到证据。

她回忆说,去年美国圣诞假期开始前几天,她在位于俄亥俄州威尔明顿的办公室被捕,当着同事的面被戴上手铐。消息传开后,她的家门前停满了电视转播车。

“我喜欢圣诞节的灯光,我真的,真的喜欢圣诞假期,但不是去年……我有几次走出家门透气,但尽量不去看(圣诞装饰)灯光。这些装饰不再像我记的那样漂亮,”她哭泣着说。

与陈霞芬的遭遇类似,知名华裔超导专家郗小星今年5月被控向中国提供美国“秘密的超导技术”,刚刚在上周获得清白。

情绪激动的郗小星说,美国联邦调查局特工当时冲入他的家中,当着毫不知情的妻子和女儿的面,给他戴上手铐后押走。

“我想我的妻子从那天开始就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他说。

郗小星对于家人跟着受苦深感痛心,由于遭到起诉,他甚至无法回国给90岁的母亲过生日。

 检方撤诉|连起诉声明的年龄都搞错

律师认为,在这两起“中国间谍案”中,美国司法部检察官在证据方面犯下类似错误,当被要求详细解释所谓的证据时,无法自圆其说,只得撤销起诉。

比如,美国司法部指控郗小星,却连他的年龄都搞错了。郗小星说,他今年57岁,但司法部网站上的起诉声明至今还写着他47岁。控郗小星向中国提供一个叫做“口袋加热器”设备的图纸,但专家此后发现这些图纸根本不是“口袋加热器”。最后美国司法部给出的理由是弄错了核心数据。

美国司法部公开说,陈霞芬从美国军方的国家大坝统计系统数据库下载敏感文件,涉嫌窃取政府机密数据等8项罪名,可能面临25年监禁和100万美元罚款。今年3月,距案件开庭仅几天时间,检方突然撤诉,原因是找不到证据。

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称:“不得不尴尬地承认,联邦调查局人员并不懂——也没做功课去学——这起案件中对郗小星的核心指控,就这样破坏了郗小星的职业生涯,给人留下他是中国间谍的印象。”

郗小星说:“我不期望他们懂所有这些(科学知识),但事实上,他们根本没咨询专家就起诉了我,让我的家人经受这些打击,损害了我的名誉。他们不应该这样做,这不是一个笑话,也不是一场游戏。”

事件影响|接到政府机构“开除通知”

虽然最终重获清白,但无故被冤的两名华裔科学家在事业、名誉、家庭等方面已经受到严重影响。

最近,美国国家气象局发来通知说将开除陈霞芬,理由与之前的起诉书大多相同,她别无选择只有找律师再打官司。

在1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陈霞芬说,她已经在美国生活了20年,是美国国家气象局模范雇员,曾经建立一个详细的模型,用于预测美国河流流动情况。陈霞芬一直认为自己在保护美国人的生命财产免遭洪水袭击,没想到被控犯罪。

欲加之罪|美司法部不解详情致冤案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司法部的起诉称郗小星违背保密协议,向中国提供一种叫“袖珍加热器”的设备的电路图,这种设备用在超导体的制作中。

郗小星被起诉前是天普大学物理系主任。今年5月,10多名联邦调查局特工突袭搜查了郗小星位于费城郊区的住宅,一些特工还带着枪。特工当着郗小星两个女儿和妻子的面给他戴上手铐并抓走。随后,他被学校列入行政离职状态,其物理系主任职务也被撤掉。

但几个月后有专家发现,郗小星与中方进行正常的学术合作,给予中方的电路图并非保密的“袖珍加热器”,而是完全合法的设备,其中还有郗本人的发明。美国司法部和联邦调查局不了解相关技术,起诉前也没有向业内专家咨询,造成了冤案。

美媒评论|陷害无辜的华裔美国公民?

《纽约时报》称,撤销指控“令人尴尬”,但这一案件已对郗小星的职业生涯造成伤害,也给外界留下了他是“中国间谍”的印象。鉴于今年还有华裔科学家遭遇类似冤案,人们不禁要问,美国司法部是否在“陷害无辜的华裔美国公民”?

当事人言|这不是玩笑也不是一个游戏

今年47岁的郗小星说:“我不指望他们了解我做的所有工作。但是,他们为什么不先咨询专家再起诉我?让我的家人饱受煎熬?让我的名誉受损?他们不应该这样做。这不是一个玩笑,也不是一个游戏。”

郗小星的律师则反问道:“如果他是加拿大裔美国人或者是法国裔美国人,或者他来自英国,他还会上政府的监控名单吗?我认为不会。”

人物简介|北大物理博士知名超导专家

新华国际客户端查询互联网发现,郗小星曾受聘上海交通大学理学院物理系兼职教授、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客座教授,2006年2月出现在教育部发布2005年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人选公示名单中。

郗小星1987年在北大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95年加入宾州州立大学物理系,后获任终身教授,2007年成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员,2009年进入天普大学科技学院物理系任教。

2002年9月,郗小星和同事在《自然材料》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宣布在世界上首次制成大电流二硼化镁超导薄膜材料。先前,研究人员发现二硼化镁在超高温条件下具有超导性,而郗小星和同事成功用二硼化镁制成高质量薄膜材料,不仅表面平坦,还可以载送每平方厘米1000万安培的大电流。。

  • 美国华裔教授李荣兴遭FBI调查

    被怀疑与中国研究人员分享了美国的机密技术。

    查看详情
  • 美国教授能挣多少钱:差别数万

    最赚钱教授为法律职业及研究相关专业,年薪中位数:143,509美元。

    查看详情
  • 美华裔女教授领军研发无人车

    斯大的人工智能研究,将教机械人安全地自动驾驶无人车。

    查看详情

无独有偶|所谓"间谍案"已不是首次

此前,美国司法部还曾指控华裔水文学家陈霞芬涉嫌窃取政府机密数据并输送给中国,此案也闹得沸沸扬扬。但今年3月检方在开庭前突然撤诉,原因是找不到证据,最终不了了之。

今年5月21日,美国国会22名议员联名致函司法部部长,要求对陈霞芬一案是否涉及种族歧视进行调查,并要求司法部解释在对待联邦政府华裔乃至亚裔雇员时是否受到种族或祖籍国因素影响。

美国手段|FBI逼华裔教授收集中国情报

境外媒体称,美国联邦调查局(FBI)设下圈套,迫使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美籍华裔教授彭大进协助当局从事针对内地及华人社区的间谍活动。FBI与南佛罗里达大学来往的电子邮件更于日前曝光。据悉,FBI看中彭大进曾入读由内地国家安全部主办的北京国际关系学院,与内地国安部不少要员有交情。

相关案例|美国开会为由诱捕天大教授

7月19日,美国司法部网站刊登关于“中国教授被起诉涉 嫌经济间谍和盗窃商业机密罪的文章”,称张浩16日在美国洛杉矶国际机场入关时被捕。另据报道,张浩此次来美国原本是接到邀请参加一个会议,但实际上却是 联邦执法人员安排的“钓鱼执法”行动,他被捕时和妻子均持旅游签证。

起诉书中罗列了关于这些指控的各项“证据”,这6人共面临32项指控,包括共谋从事经济间谍活动、共谋盗窃商业机密、经济间谍及教唆以及盗窃商业机密及教唆。首次出庭后,张浩律师邓光表示,张浩的案件“完全是(双方的)版权之争”。张浩太太也表示,张浩很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