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资讯

学生扶老太遭讹:目击者拒作证

学生扶老太遭讹:目击者拒作证

新浪热点

关注

摘要:9月8日晚,一条“扶老太被讹寻证人”的微博消息引发热议,发布这条消息的是淮南师范学院大三学生小袁,而事情就发生在校门对面的马路上。目前,受伤的老人因右腿骨折,正在医院治疗。老人家属称,如果不是她撞的为什么陪我母亲去医院?

11

事件进展|两名目击者中一人拒出面作证

9月10日,新安晚报、安徽网以《大学生称扶老太被讹,征集目击者以证清白》为题,报道了淮南大三学生小袁的遭遇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10日下午,小袁再次接受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独家采访时说,有两名目击者曾联系到她,但其中一人最终拒绝出面作证,另一人已配合警方调查此事。

双方当事人向记者坦言,他们都感到压力很大,希望警方能尽快还原事情真相。但截至目前,淮南警方仍未公布此事调查进展。

扶人被讹?|家属与学生说法不一

[老人家属:不是她撞的为何陪我母亲去医院?]

在东方医院骨科病房,记者见到了摔倒的老人,她的右腿因骨折缠着护具,等待下一步手术。问及受伤原因,老人迷迷糊糊地说“被自行车带倒的”。记者透露警方已经介入调查时,老人并没有多说他话。老人家属说,老人入院后神志一直不太清楚。

家属:事情的前前后后,有很多疑点。第一,她当时为什么陪我母亲去医院,她的同学还给我们垫付了2000元医疗费,如果不是她撞的,她和同学会这样做吗?第二,那个学生在医院的时候,还道歉,说是她不小心碰到的,为什么回到学校之后,马上就变了呢?

家属:她既然去了医院,还垫付了医疗费,还说是她不小心碰的,那就说明就是她撞的呀。我当时在医院忙前跑后,也不知道她的姓名,所以就要了她的学生证。

家属:我们中午也去了派出所,民警下午也来医院了解情况了。说实话,我们暂时也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就是那个学生撞的。但是,我们希望派出所能尽快调查清楚,还原当时的事情真相。如果真的不是那个学生撞的,那她就是做好事,我们会带着礼品当面向她表示感谢。

[学生小袁:我是在做好事怎么还赖上我了呢?]

小袁脑子里一直在回放事情的前前后后,“ 我承认一开始就处理错了,不应该陪阿姨去医院,也不应该找朋友来帮忙,但是我一个人,她们两个大人就咬定是我撞的,我怎么解释比较有力?”

记者:当时真没有撞到老人吗?

小袁:怎么可能撞到她了呢!我听到老人在后面倒地呼救的时候,和她还有一段距离。你想想,如果是我的自行车碰倒的老人,肯定会有感觉,但当时一点感觉都没有。我确定我没碰到老人。

记者:你为什么陪同老人去医院呢?

小袁:我一上午都是课,等到老人儿媳妇赶来的时候,我就急着要去学校了。可是她让我陪她们一起去,我看老人伤得也比较重,就喊同学一起去医院帮忙。唉,我真是搞不懂了,我明明是在做好事,怎么还赖上我了呢?

小袁:我们看了附近的监控,老人倒地的地方恰巧是监控盲区。我实在没办法,当时现场围了一圈人,我就想通过微博寻找目击证人。没想到很多网友都在关注这件事,有一个当时在场的女孩当天晚上就跟我联系了,说可以去派出所说明情况,真的非常感激大家。

微博求助|有两位目击者愿作证

8日下午,学生小袁已在辅导员带领下前往辖区派出所报案。目前,淮南市公安局龙泉派出所正在调查此事。9日晚6时50分左右,淮南师范学院团委官方微博发布了事件通报。通报称,9月8日上午,袁同学向学校反映,她在校外公路非机动车道上,发现一位躺在地上的老人并主动扶起,与闻讯赶来的家属一起拨打了120,并陪同家属将老人送往医院。“到达医院后,老人的家属认为袁同学撞了老人,于是引发纠纷。”

“袁同学认为自己本来是做好事,反而被冤枉,就向学校报告此事。”通报称,学校高度重视,安排相关部门了解情况,由于事发地点在校外,对方当事人为校外人员,就带领学生向辖区派出所反映情况,请求调查处理。之后,袁同学在微博上发布信息,寻找目击证人,以证清白。

淮南师范学院团委书记单杰告诉记者,在袁同学发布网络求助信息后,跟帖众多,截至目前已找到两位目击者并愿意作证。“其中一位目击者来自隔壁的淮南联合大学,今天下午4点半已去派出所做了笔录”。

事件回顾|清晨老人倒在身后

9月8日上午,小袁有四节课要上,所以一早就从同学家赶回学校。 “我当时骑着自行车,沿着学校北门对面的马路走的。”小袁回忆说,距离学校北门还有几百米时,她看到一位老人在她前面走,“我看她走路不稳,有点像S形,当时也没太在意,就从老人旁边超过去了。”

没过一会儿,小袁听到身后传来“哎哟”一声,她扭头一看,那位老人摔倒在地。

“当时7点多钟,旁边的商店都还没开门,路上也没有其他人。”小袁感觉老人伤得不轻,便将自行车停在路边,回头去看看那位老人。

现场情况|围观的市民有不少

“老人家您没事吧?”小袁说,她看到老人眼睛眯着,表情很痛苦,腿不停地动弹,“我当时觉得老人的腿肯定受伤了,就把她的腿按着,让她别乱动。”

这时,路过的人纷纷停下脚步,围在小袁和老人四周。“但没有一个上前帮忙,我就问哪位能联系到老人的家人。”小袁说,没过一会儿,一位中年妇女就急匆匆地赶到,她是老人的儿媳妇。小袁想到自己还有课,就对她说,“这儿就交给你了,我还要去上课。”

但是,小袁没有走成。 “她不让我去学校,让我拨打120,还让我陪同她一起去医院。”小袁说,她当时犹豫了一下便同意了,“我还打电话给同学,让他们一起来帮忙。”

事件详情|同学垫付了两千元

当天上午,小袁一直陪在老人身边,小袁的几个同学也赶过来帮忙。“医生说老人受伤很重,腿部可能骨折了,就问老人儿媳妇是怎么受伤的,她当时说:‘是被一个学生骑车撞摔倒的。’”在急诊室门口,当小袁听到老人儿媳说出这句话时,她“当时就蒙了”。

交钱住院的时候,老人的儿媳看带的钱不够,让小袁同学垫付了2000元。此外,小袁的学生证也被对方拿走了。“上午11点左右,老人的儿媳回家取东西,我和同学就陪在老人身边。”一直到下午一点多钟,小袁越想越不对劲,便给辅导员打了电话,说明了事情原委,之后便离开了医院。

警方调查发现,可能是监控存在死角,老太倒地的一幕并没有被拍下。“撞了就撞了,没撞就是没撞。”为了还原事实真相,小袁在辅导员的陪同下向辖区警方报案。

媒体评论|扶人不必自证清白

对于此案,当地政府、司法机关以及媒体首先应该着力做的,不是“全民寻找目击证人”,那只会扩大“扶人就要自证清白”的误解,而是强调双方应走法律渠道解决问题,重申“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

公民好心扶起倒地老人,却遭遇“碰瓷”的事,一再上演。抛开情绪化的表达,这种案件在法律上就是普通的侵权案件,“谁主张,谁举证”,举证不能就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如果被扶老太觉得救人者就是肇事方,那么就举证证明是救人者造成的损害;如果举证不能,就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而不是像目前这样,一旦发生“救人被讹”的事,就由救人者满世界找监控录像、目击证人来“自证清白”。

  • 破解扶老人困局应当“疑撞从无”

    当没有证据证明两名小学生撞倒了老人,法院便只能认定他们无须为此承担责任。这与刑事案件中的“疑罪从无”其实是一个道理。

    查看详情
  • 每一次扶老人的善举都值得呵护

    当扶人存在风险,当更多的人选择“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种极不正常的社会风气,必须要下大力气予以纠正。

    查看详情
  • “扶老人”靠奖金撑腰更要靠法律撑腰

    8月22日,四川省达州3名曾在2013年因扶老人被讹诈为“撞倒”的孩子获得5000元奖励。3名孩子扶老人后被指肇事并遭索赔。

    查看详情

(新浪新闻客户端综合安徽网、新京报、现代快报等报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