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资讯

新华门警卫迎宾流鼻血往肚里咽

新华门警卫迎宾流鼻血往肚里咽

新浪热点

关注

摘要:近期,中央办公厅《秘书工作》杂志今年第8期刊发《中央办公厅“全国青年文明号”集体宣讲撷影》一文,文章用几个镜头感十足的小故事介绍了中办的“身边人身边事”,展示了中央办公厅青年群体良好的精神风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央办公厅的日常工作。

为护国威|警卫迎宾时流鼻血往肚里咽

新华门,是党中央国务院所在地的象征。我们的身后是中南海,我们的眼前是长安街、金水桥、人民英雄纪念碑……忠诚与使命时刻在向我们召唤:站就得站出军人的意志,站就要站出祖国的尊严,站得理想在大地上升腾,站得信念在蓝天上盘旋!

三尺哨位,凝聚着警卫战士崇高的品格和无私的奉献。

“礼兵注意,今天下午瑞典首相佩尔松会经过新华门进入中南海,礼兵要维护国门形象,精神饱满……张小群,怎么刚站一会儿,就满脸虚汗?”“报告,他刚退了烧,身体弱,我建议把他换一换。”“我不!轻伤怎么能下火线!”

礼兵就位,迎宾曲响起,外宾的车队朝新华门缓缓驶来,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突然,张小群感到一阵恶心,顿时觉得天旋地转,一股血腥味在鼻腔里蔓延。血!鼻孔的血往外流,流过嘴唇,滴到了地面。一口、两口、三口……为了国门的形象,张小群目不转睛,默默地将血往肚子里咽!

忠诚卫士|警卫战士劝母勿过警戒线

“儿子!”“请留步,请您不要越过警戒线。”“儿子,是我,我是妈妈呀。”“妈妈,您只能站在马路对面。”这是新华门一名哨兵的妈妈,千里迢迢来部队看望儿子时的一段对话。

“妈妈看你来了,可妈妈不能靠近你,只能离你很远……儿子,你站在哨位上那么威严,妈妈站在这儿陪伴你……”这位 母亲的心声,也说出了大多数卫兵的母亲看望儿子时的情景。卫兵是国家的忠诚卫士,站在哨位上,就要“站出国威、站出军威”,不允许有任何私心杂念、儿女情 长!只能收腹、抬头、挺胸,目视前方,眼睛圆瞪。站在这个哨位上,我就是一棵松、一尊雕像!

新华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不容有失”,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慰问新华门官兵时强调的,这是对警卫战士的高度信赖、巨大鼓舞和殷切期盼。我们要紧紧围绕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牢记使命,不负重托,永远做党中央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忠诚卫士!

忙碌身影|只要有重大会议活动就有中办人

6月的一个星期天,凌晨4时许,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一位中央老领导弥留!铃声就是命令。我们立即启动应急程序,不到半小时,处里八位同志到达工作岗位。6时,中央领导同志陆续赶到医院看望。7时许,老领导不幸逝世。从这个早晨开始,直到送别当天,全处都是以这样的工作节奏高效运转的。在此期间,全处几位同志还在厅领导带领下服务总书记外出考察调研,承担着其他领导同志出席重要活动的随行服务。此外,还有多名同志分散在不同的专项工作小组服务。这就是我们的工作状态——只要中央有重大会议活动,就有我们在忙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会议,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一系列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推动着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每一次重大会议活动,都来不得半点虚假,出不得半点差错。

通信一线|“无名英雄”熬夜传递中央政令

这是一个普通的值班之夜,习近平总书记正在俄罗斯出访。我坐在机房里,工作台上摆着厚厚的文件资料,这些即将发往前方,每一份都事关重大。静下心来,迅速登记、扫描、发送,直到前方的同志接收完毕,我长吁一口气,这才发现已经凌晨4点钟了。我起身走出机房,静谧的夜,只听见街上偶尔有车经过的声音。我想,机要通信工作就像这条路一样,无声地存在、默默地承载,传递着中央的指示政令,连接着党中央和亿万人民。

我们处有位女同志,是一个三岁孩子的母亲,她的丈夫在外交部工作,在孩子只有九个月大时,就被派出驻外。一天,她丈夫发来一条微信:“自分离,已两年有余,甚是挂念,每每视频,感叹你工作之辛苦,养儿之劳累,常相思不断、心疼不已,那日你念及儿子对着照片喊爸爸,独居国外,空想此景,不禁潸然……”当别人共享天伦之乐时,她与丈夫远隔重洋,无法团聚。她常常因为值班不能回家,不得不把孩子交给年迈的父母照看。领导知道情况后,排班时对她有所照顾,而她却坚持要跟大家一样。

子承父业|做一株守护毛主席纪念堂的小草

从老北京的永定门到钟鼓楼,绵延着一条八公里的中轴线;在众多巍峨的建筑之间,矗立着一座神圣的殿堂。这里,安息着中国各族人民最伟大的领袖;这里,战斗着一群信仰的宣传者、实践者和播种者。

讲述人一:我在2005年成为毛主席纪念堂的一名讲解员。在纪念堂北门的一组群雕中,有一位手握《毛泽东选集》的青年,原型就是我的父亲。1976年,21岁的他参与了纪念堂的警卫及建设工作。由于表现突出,他被授予“先进生产者”的光荣称号。从那时起,这段经历连同对纪念堂的感情就注入父亲的生命,也渗进我的血脉。当我如愿以偿成为一名讲解员时,父亲语重心长地说:“纪念堂有几代人的精神信仰,看一眼毛主席,是多少人一生最大的心愿。你要永远珍视这个岗位赋予你的责任,守护好他老人家,传承好他的精神!”

讲述人二:我曾经是中央警卫团的一名战士。2008年退伍后成为纪念堂的编外讲解员。八年来,我已经记不清自己为多少批观众讲解过。对领袖的景仰,对宣教的热爱,让我对这个岗位难以割舍。如果注定我不能成为纪念堂的一棵树,那我愿做一株小草,在每一个花开的季节为纪念堂贡献自己的一抹绿。

敬业奉献|习近平总书记与“90后”话务员的对话

201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电信局视察。作为一名“90后”,我平时只在电视中看到总书记的身影,那天,总书记走到我们身边,我感到特别激动。总书记亲切地和我们打招呼,然后问我:“哪个学校毕业的,工作几年了,工作安心不安心?”我一一回答了总书记的提问,接着总书记指出:“你们的工作对于中央来说是须臾不可或缺的,一定要做到忠诚、严谨、自律、奉献。”

“您好,您要哪里?”“请马上接地震局!”那是去年的一天下午,我正在值机时接到的电话。

“您好,请接云南鲁甸。”随着电话量不断猛增,话单上不断显示的区号“0871”,让我的心一下提到嗓子眼,肯定发生什么事情了。

刚接通一个电话,又来了一个电话,“您好,请稍等!”“您好!”……一个、两个、十个、百个,显示屏记录用户拨叫的信号灯频频闪烁。

当得知是云南鲁甸发生地震后,所有备班的同事快速上岗,戴上耳机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一时间整个房间敲击键盘的声音响成一片,话务员应答的声音此起彼伏。此时此刻,时间就是生命,小小话务台搭起了中央首长与灾区群众的桥梁,一根根电话线成为连接灾区的沟通之线,更成为受困群众的生命之线!

中办工作|不经历不知其艰辛 不体会不知其快乐

怎样描述我们中办的工作呢?借用大家宣讲中的一句话,那就是:“有一种工作,没有经历过就不知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没有体会过就不知其中的快乐!”

我们中办人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形象呢?再借用大家宣讲中的一句话,那就是:“站在这个哨位上,我就是一棵松、一尊雕像。”

何其荣幸|平凡人生彰显出非凡意义

以上是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栗战书同志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办工作有很多重要指示批示,这是我们做好“三服务”工作的遵循,一定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扎实践行“五个坚持”,大力弘扬中办机关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推动中办“三服务”事业更好发展。

“我们何其荣幸,在党中央身边工作,让自己平凡的人生,彰显出非凡的意义。”“厅里对青年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青年的特别关爱,极大地激发了我们做好‘三服务’工作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这是在宣讲活动中,大家反映最多的声音。

延伸阅读

让能者上庸者下成为常态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若干规定(试行)》,规定昭示我们:干部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将成为新常态。

查看详情

打破官位“铁交椅” 涵养政治新生态

部分专家、干部表示,不仅要让干部能上也能下,也须加强培训、激励,为干部充电、为创业干事环境造“氧”。

查看详情

悬起领导干部守护青山绿水的一把利剑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一句浅显易懂的环境标语,在追究党政领导干部损害生态环境过程中,因责任落实难题显得苍白无力。

查看详情

(新浪新闻客户端综合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新华网、红网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