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资讯

解读:你所不了解的“特赦令”

解读:你所不了解的“特赦令”

新浪热点

关注

摘要|相隔40年,我国重启特赦制度。那么,下一次特赦会是在什么时间?我国特赦制度有没有可能常态化?9月3日之前会有人被特赦吗?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为您逐个解答。

生效|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特赦令

8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了主席特赦令,根据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特赦部分服刑罪犯的决定”,对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四类服刑罪犯实行特赦。

根据主席特赦令,对2015年8月29日符合条件的服刑罪犯,经人民法院依法作出裁定后,予以释放。

现场:习近平签署主席特赦令

条件|那些服刑罪犯会被特赦?

特赦的四类服刑罪犯包括:

1,参加过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参加过保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对外作战的,但犯贪污受贿犯罪,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的,有组织犯罪的主犯以及累犯除外;

3,年满七十五周岁、身体严重残疾且生活不能自理的;

4,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剩余刑期在一年以下的,但犯故意杀人、强奸等严重暴力性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贩卖毒品犯罪的除外。

人数|本次特赦罪犯数量有多少?

特赦的四类罪犯总数是多少?据新京报了解,目前掌握的资料中第一类中年龄多超过80岁;第三类由于特赦令的生效时间是8月29日,因此只有8月29日之前满75岁的,才符合条件。8月30日过75岁生日的老年犯人,即便身体严重残疾且生活不能自理,也不在特赦之列。

本次特赦前,相关部门已进行了摸底调查。由于在押场所不同,究竟会释放多少罪犯,准确数据还有待于法院的裁定结果。不过前三类罪犯的数量不多,最后一类估计会略多于前三类。

盘点新中国成立历次特赦

流程|特赦的法律程序是怎样的?

现行法律没有对特赦的具体操作程序作出规定,本次特赦将适用什么法律程序?

专家表示,在监狱和看守所服刑人员由监狱和看守所向服刑人员所在地的中级以上法院,提起特赦建议;社区矫正人员则由相应的社区矫正机构,提出建议。法院根据提出的特赦建议,排查审核,作出特赦裁定,并公示特赦罪犯名单。

进度|9月3日之前会有人被特赦吗?

目前距离9月3日纪念抗战胜利日还有5天,9月3日当天甚至之前,会有人被特赦吗?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研究中心教授王平称,上述特赦流程需要一定时间,但也不能完全排除9月3日前有人被特赦。

特赦可以分期分批实行,四类罪犯中,第一类数量不多,比较容易甄别鉴定,预计法院对第一类罪犯作出裁定的时间相对较短。“如果9月3日之前有罪犯特赦出狱,会增加喜庆氛围。越早释放罪犯,特赦的效果越好。不过特赦更重要的是保证质量,不能漏赦,更不能错赦,必须依法严格进行。”王平说。

特赦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

甄别|会不会有人“钻空子”、错赦人?

有没有可能出现漏赦或错放?据新京报了解,有关部门针对本次特赦提出了“不错放一人,不漏赦一人”这一明确要求。据贵州省政府官网报道:“8月23日上午,贵州省司法厅厅长、省监狱局第一政委吴跃召集专题会议,传达了特赦部分服刑罪犯工作会议精神”。会上,吴跃提出七项要求,包括“准确把握特赦的范围、条件、程序,正确履行好司法行政机关在本次特赦工作中的职责”;“做好特赦对象的摸排甄别工作,做到不错放一人,不漏赦一人,确保特赦工作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等。

日本战犯获中共特赦后

处罚|被特赦者再次犯罪怎么办?

刑法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在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过失犯罪除外。也就是说,被特赦的罪犯如果在5年内再次犯罪,且是故意犯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会按照累犯受到从重处罚。那么如果在5年后犯罪,会受到什么处罚呢?

王平表示,被特赦的罪犯释放后,如5年后再次犯罪,虽不构成累犯,不是法定的从重处罚,法院量刑时也会有所考虑。

  • 特赦人员需经法院依法裁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刑法室副主任李寿伟介绍,对于符合决定所规定的特赦条件的这些人,要经人民法院依法做出裁定以后予以释放。

    查看详情
  • 关于特赦你知道的有多少?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进行了7次特赦。除了1959年的第一次以外,其余六次特赦都是只对战争罪犯实行。

    查看详情
  • 法治国家为什么要设特赦制度

    法律制度会让绝大多数人享受秩序与安宁,却也可能把制度不完美的后果让极个别人承担,特赦的意义就在于消除这种不正义。

    查看详情

未来|下一次特赦可能会是什么时候?

本次特赦决定是在抗战胜利70周年的节点上作出的,但是记者注意到,此次特赦的四类罪犯中,只有前两类与“抗战”和保家卫国有关;后两类则是“一老一少”,与抗战本身没有直接关系。于是很多人开始猜想:特赦会不会从此走向常态化?下一次会是在什么时候?

其实,法律并没有对何时应该特赦,也就是对特赦的时间节点作出要求。什么时候应该特赦,完全根据实际需要、国家社会经济形势等方面的需求。有可能连续一两年都有特赦,也有可能相隔很多年都没有启动。理想的情况应该是,该启用特赦制度的时候就启用,充分发挥特赦制度的积极作用。

  • 做好特赦工作 彰显法治权威

    特赦部分服刑罪犯,是实施宪法规定的特赦制度的创新实践,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法治意义。

    查看详情
  • 依法特赦彰显国家治理理念

    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对罪犯的惩处与感化,向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查看详情
  • 特赦将为今后特赦积累经验

    这次特赦也为今后的特赦积累了经验,提供了范本,为今后不断很好的贯彻执行宪法制度打下了基础。

    查看详情

(新浪新闻客户端综合新京报等媒体整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