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资讯

新华社要求日天皇就战争道歉

新华社要求日天皇就战争道歉

新浪热点

关注

摘要|新华社8月25日发表文章《谁应为日本侵略战争罪行谢罪》指出,日本天皇从明治维新到二战期间,权力达到巅峰。裕仁天皇在位时指挥策划日本相继发动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是侵略战争的罪魁祸首。

详情|日本天皇是侵略战争的罪魁祸首

新华社8月25日发表题为《谁应为日本侵略战争罪行谢罪》:上世纪30至4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是造就和支撑军国主义的天皇、政府、军队和财阀等主要势力形成合力的恶果。他们对中国、亚洲和世界人民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对侵略战争负有不可推卸的罪责。

日本天皇从明治维新到二战期间,权力达到巅峰。裕仁天皇在位时指挥策划日本相继发动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是侵略战争的罪魁祸首。日本政府即内阁在侵略战争期间,扮演着军国主义意志代表的角色,直接策划了侵略战争战略,推动了战争机器运转。近卫内阁提出“大东亚共荣圈”的殖民理念,东条英机则是直接以陆相身份担任首相,日本投降后成为头号战犯。在日本对外扩张的战争中,日本军队是军国主义和日本政治的主导力量,更是制造战争暴行、实施血腥屠杀的万恶罪犯。日本财阀特别是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四大财阀,依靠战争、占领、掠夺大发横财,是发动侵略战争的背后推手。清算战争罪行,必须清算当时日本的政治、军事、经济集团的罪行,他们不仅是中国、亚洲和世界人民的历史罪人,也是日本人民的历史罪人。

现状|日本主要政治势力未改变对战争的态度

日本投降70年了,尽管日本在野党派和民间人士不断反省侵略战争罪行,决不让民族和世界的巨大悲剧重演,但战后日本仍有来自天皇、政府、军队和财阀的力量,拒绝公开认罪、向受害国家和人民道歉。尽管东条英机等战争罪犯被处以极刑,永久钉上历史耻辱柱,但日本一些右翼势力及政客仍然将其奉若神明。从战后日本政治图谱可以明显看出,若要日本改弦易辙,认罪道歉,专守防卫政策,关键在于主导日本政治的重要势力能否幡然悔悟、弃旧图新。令人失望的是,最近日本众议院强行通过的新安保法案,表明安倍政府是在逆潮流而动、背人心而行,表明日本的主要政治势力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对待70年前那场战争的立场和态度。

日本政界、军界和财界,在反省侵略战争罪行上负有主要责任。裕仁天皇一直到死也没有对日本侵略过的受害国和人民表示谢罪之意,其继位者则要从勃兰特的“德国总理跪下去,德意志民族站起来”中受到震动,以谢罪换取冰释,以忏悔换取信任,以真诚换取和谐。20年前,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发表谈话,公开表明对侵略战争“深刻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对所有受害者“沉痛的哀悼”;今年,他又撰文表示“必须要切实进行谢罪”。当年参加侵华战争的许多老兵及其后代,勇敢站出来揭露战争罪行,向杀害的中国人赔罪。而日本自卫队要得到尊重,就必须与当年的侵略军队彻底切割。当代日本的财阀集团,要为日本的和平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再也不做毁灭民族的推手。从前人的玩火自焚中吸取沉痛教训,才能避免重蹈覆辙。“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抗议|日本政府称是“对陛下无礼”

据日本《朝日新闻》8月28日报道,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在28日上午的记者招待会上,对于新华社要求日本天皇对战争的罪责道歉的文章言论表示,“这对天皇陛下非常失礼,有损天皇名誉”。同时他表示,“此举只会向正在改善的中日关系泼冷水,实在令人遗憾”。

据悉,在日本政府看到新华社这篇评论文章之后,27日日本外务省局长和驻北京大使馆公使分别向中方致电抗议。此外,据日本《产经新闻》28日报道,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在28日上午的记者招待会上也对此文表示不满,声称“此举对天皇陛下非常失礼,也与至今为止中方的立场相矛盾,我向中方提出强烈抗议”。

《产经新闻》还评论称,天皇不具备政治权力,因此不能反驳该批判。该报道严重失实,伤害了日本国民的感情。安倍政权向中国抗议是理所当然的,安倍政权明确表示不允许他人在政治上利用天皇,与有悖事实的中国“历史战”对抗下去是十分有必要的。报道称,若中方希望维护中日友好,就应该迅速删掉文章,向日本认错。

执迷|部分内阁参拜靖国神社

8月15日,日本一个跨党派议员联盟的大约70名国会参众两院议员集体参拜了靖国神社,包括前总务相新藤义孝、民主党参议院干事长羽田雄一郎和次世代党党首平沼赳夫等。

除安倍委托亲信、以自民党党首名义向靖国神社献祭祀费外,安倍内阁两名阁僚前往参拜靖国神社,分别是总务大臣高市早苗和内阁府特命担当大臣、女性活跃大臣有村治子。

此外,前首相小泉纯一郎之子、复兴政务官小泉进次郎也前往参拜。

背景|天皇明仁称对战争进行深切反省

8月15日日本全国阵亡者追悼仪式上,天皇明仁还首次表示,日本应该对过去的战争进行深切反省,不能重蹈战争的覆辙。这是天皇首次在8月15日讲话中提及对战争进行深刻反省。

日本明仁天皇:“回顾过去,我们要对之前的战争进行深切反省,衷心期盼今后不要再重蹈战争的悲剧,和全国国民一起,对战争中的死难者表示衷心哀悼,祈祷世界和平和我国的发展”。

天皇明仁在1992年访华时层表示,日本曾有过给中国国民带来深重苦难的不幸时期,他为此深感痛心。

资料|天皇是日本国家的象征

日本天皇是日本皇帝的称号,为日本神话中的创世之神天照大神的后裔。也是神道教的最高领袖,当今世界上唯一使用皇帝(Emperor)称号的无权君主,以其为首的日本皇室则是世界上现存的皇室,更是日本国家的象征。

日本战败后,美国为顺应日本民意,允许天皇作为象征性的国家元首保留下来。1946年迫使昭和天皇发表人间宣言,否定天皇现代人世间的神的地位,承认天皇不再具有神性。某种程度上削弱了长久以来存在日本国民中的忠君思想。

1989年昭和天皇在东京逝世,皇太子明仁登基,成为第一百二十五代日本天皇,并同日起改元“平成”,沿用至今。

  • 抗战若干难点问题简释

    上世纪30至4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是造就和支撑军国主义的天皇、政府、军队和财阀等主要势力形成合力的恶果。

    查看详情
  • 当教科书仍在粉饰暴行时

    盘点安倍8月14日的讲话及历届日本首相的二战道歉用语后,《纽约时报》一篇文章明确指出,安倍本人没有作出正式的道歉。

    查看详情
  • 日本战败日表态 天皇一句话成难得亮点

    在世界舆论的注视下,日本上周末跨过了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战败投降70周年纪念日(日本称之为“终战70周年纪念日”)。

    查看详情

(新浪新闻客户端综合新华网、环球网等报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