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资讯

游客未购物被导游骂:来骗人的

游客未购物被导游骂:来骗人的

新浪热点

关注

摘要丨24日中午,来自重庆的16个游客在去云南旅游时,因为一名游客没有进店消费,当地导游便冷言嘲讽,引发双方争吵。到了最后,大巴车驾驶员甚至冲了上来,用手去掀游客的帽子。

事件回顾|购物点未消费导游闹情绪

24日中午,来自重庆的16个游客在去云南旅游时,因为一名游客没有进店消费,当地导游便冷言嘲讽,引发双方争吵。内容如下:

“我不需要,所以我今天不买。”男游客说道。

“那你明天呢?”导游问。

“我不告诉你,这是我的秘密,我的权利。”男游客回答。

“你这个完全就是出来骗人的嘛。”导游说话的口气发生了变化。

男游客听了,立即站起身来表示不满。此时导游突然情绪失控,她将手中的麦克风拿开,站到男子面前,指着他大声喊叫,说男游客骂了她的父母。

事态升级|司机加入其中手掀游客帽子

导游要求驾驶员停车后,驾驶员径直走到了男乘客座位旁,二话没说就用右手掀了一下男游客的帽子。顿时,大多数游客都站起身,叫喊“打人了”,并质问司机凭什么动手。“天地良心,你骂我妈,我们师傅只是碰了一下你的帽子。”导游举起麦克风,对大家说道。

各方说法|拍摄者:因购物双方发生冲突

24日,一行16位游客准备去虎跳峡。在历史文化村购物点进行购物后回到车上,左姓导游便要求对每组人的购物情况进行登记。得知1号组的男游客没有购买东西后,左导游便有些不高兴,虽然后来还是去了虎跳峡,途中左导游也进行了旅游讲解。不过,车上的每一个人心情都变得不怎么好了。

男游客:理解导游的工作,但不能太霸道

“我能理解他们的工作,但这才第一个购物点,就把大家搞得很不开心。”刘先生说,他和其他游客一直无法得知左导游到底属于哪个旅行社,只好等回到重庆后,向重庆市旅游局进行投诉。

旅行社:已安排调整导游,维护游客权益

记者致电重庆市旅游局,工作人员表示,在接到投诉之后,将会对刘先生、刘女士等游客所遭遇的情况展开调查。他们已经安排对导游进行调整,尽量维护重庆游客的权益,并让他们不用担心。

相关链接|近年发生的导游辱骂游客事件

香港导游辱骂大陆游客

2014年4月初,济南市民刘女士趁着旅游淡季在一家团购网站上报了一个港澳双飞五日游的旅行团。“一共才收1200元的团费,光单程机票就不止这个数吧。”刘女士觉得,既然团费这么便宜了,安排些购物环节也可以接受。

刘女士发现这个旅游团是一家保健品公司组织的。签的旅游合同里附带了一份购物商店名单,注明:购物活动系甲方(游客)自愿参加,甲方绝不能因此向有关部门投诉。但没想到,一路行程总遭到导游辱骂。

为了让游客购物,导游使出了不少手段,有时还会冷嘲热讽:“没钱购物来香港干什么,看来你们山东人真没几个有钱的。”

在 最后一家珠宝店购物时,导游更是变本加厉。“导游规定购物两个小时,我借口上厕所溜出去,但很快就被堵了回 去。”刘女士无奈之下,花1600多元买了条彩金项链,才出了店门。但到大巴上后,司机迟迟不开车,“你们这个团的购物额还没够呢,怎么开车?”最终又等 了一个多小时,导游把几个刚刚追加消费的游客带上车,这才离开了购物店。

四川导游爆粗口骂游客被严处

2013年4月3日,某网站挂出名为《实拍四川导游骂游客敢给我脸色要你死得难看》的视频,时长2分48秒。

当年3月21日下午4时17分,在九寨沟旅游风景区某景点门口,一辆车牌号为川U17770大巴内,四川中国国际旅行社一鲁姓男导游因5位老人谢绝他安排的某自费景点项目在车上休息,待其他游客下车后,竟对他们大爆粗口。

事后记者从四川省旅游局了解到,目前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且该部门是在网上搜到视频后主动调查。

女导游嫌购物少威胁游客

云南不满消费低导游大发雷霆 

今年五一黄金假期,游客在西双版纳旅游时被导游强行要求消费满3000-4000元。

视频中,一名中年妇女因部分游客消费金额低或有的游客没有消费,向游客大发怒火:“你们的良心和道德在哪里?”然后,该名女性导游称:“我付出了四天的时间,有父母、孩子,如果大家(游客)不消费,对得起你们的良心吗?”

随后,该名女导游又说:“你们有的三四名游客才消费1000多元,还不如其它旅行大巴上的一个游客就消费一万多,有的一个人买镯子就花四五万。”

她接着说,在此次出行的50多辆旅行大巴中,消费最少的就是她所在的这辆大巴。这也是她很生气的原因。她进而发出威胁的话语:“如果每个人不消费满3000-4000元,将取消版纳的旅游,旅行社将不再负责返回沈阳、河南游客的2000多元的机票费用。”

网络调查|近7成网友曾在旅游中遇到强制购物

作为普通消费者,跟团旅游被要求强制购物似乎已成家常便饭,在新浪新闻发起的民意调查中,截至5月4日早7时已有超过18000名网友参与调查,近7成网友曾在旅游中遭遇强制购物。

遇导游强制购物的“命令”,超过半数网友选择视而不见,硬扛着不消费。26.7%的网友选择忍气吞声,掏钱息事宁人,而仅有22.5%的网友会投诉并理论。

强制购物的影响面如此之广,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过半网友认为,相关部门的监管失位给强制消费提供了温床。

有27.2%的网友归因于低价团费,这与昨日新京报社论的观点不谋而合。新京报提出,不合理低价是旅游乱象根源。社论提出,一些无良导游固然可恶,但同时 也是值得同情的,因为他们位于食物链的最底层,付出劳动如果没有报酬,基本生存都成为问题。骂人女导游的话同时也诉说了自身的窘境。

导游现状|无底薪无保障无尊严无身份

云南女导游辱骂游客事件再次将导游这一职业推向了风口浪尖。但在一片骂声中,也有人指出女导游背后的行业问题,称其只是引爆这个问题的一根导火索。记者赴湖南、安徽、海南等地采访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多家旅行社及导游,力图从另一个视角还原导游群体鲜为人知的一面。

记者走访调研时,多家旅行社管理者皆称人员流失严重。三亚春秋国际旅行社总经理王雪琴说,近两年海南大量导游流向东南亚地区。

“淡季有的导游一个月没有一个团,就没有一分钱收入。”安徽黄山市导游协会常务理事、高级导游胡惠萍介绍,现在绝大部分导游都是拿计时工资,没有底薪也没有保险,“带不到团就吃不上饭”。还有导游告诉记者,90%多的同行没有基本工资,只有约半数有带团补贴,绝大部分都“仰仗客人消费”。

除了工资低,缺乏基本的保障,也是让许多人离开这个行业的原因。旅游大巴侧翻、肢体矛盾冲突等频发,导游渐成高危职业,然而,相关保险制度却并没有跟上。记者了解到,尽管目前行业内一些大型旅游企业会给导游提供基本的意外伤害保险,但小公司导游、兼职导游等群体大多缺乏基本保险。

“总说游客是弱势群体,其实旅行社和导游也是弱势群体”。采访中,绝大部分导游都向记者表达了缺乏职业尊严、游客过度维权、监管部门处理偏颇带来的委屈。

  • 7岁女童拒泰国导游亲吻被咬伤 旅行社拒赔

    在返程时,陶陶因拒绝男导游亲吻,反倒被“热情”的泰国地接导游咬伤,母女俩为此非常郁闷。

    查看详情
  • 导游强收老人120元游船费被抓现行(图)

     昨日,执法队员在天安门、颐和园、奥林匹克公园、八达岭等20余处重点旅游景区查处12起非法“一日游”,查扣“黑旅游车”10辆。

    查看详情
  • 女子游泰国自称拒自费项目遭导游掌掴(图)

    本月初,深圳的刘小姐报团参加泰国旅游,却在泰国遭到当地导游的掌掴与数次死亡恐吓。

    查看详情
  • 十余名小学女生春游时遭导游猥亵

    福田法院今年受理8宗儿童猥亵案 是前两年案件总数的两倍   如何斩断伸向孩子的“咸猪手”亟须家长和学校重视

    查看详情
  • 黑导游因被指责不要插队围殴真导游

    3名正规导游被一伙“假导游”给打了!6日上午10时许,有网友爆料丽江玉龙雪山景区有人被打。经记者调查后,被打的是3名旅行

    查看详情

(新浪新闻综合南方都市报、新京报、京华时报、钱江晚报等报道)

编辑:SN162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