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中国或有1000万家庭失独

新浪热点
摘要|人口学专家、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学者易富贤在第四届中国社会救助研讨会上指出,根据2013年人口数据推断,中国现有的2.18亿独生子女中,会有1009万人或将在25岁之前离世,不久之后的中国,预测会有1000万家庭成为失独家庭。
背景|“少子化”成失独养老问题“替罪羊”
8月22日至23日,第四届中国社会救助研讨会在中山大学举行。会上,专家就社会救助体系面临的现实困境探讨解决方案。有专家指出,失独家庭养老已是显性的民生问题,与此同时,养老床位使用率却在下降,从2009年到2013年,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床位平均使用率从78.8%逐年下降为69.4%。
人口学专家、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学者易富贤指出,根据2013年人口数据推断,中国现有的2.18亿独生子女中,会有1009万人或将在25岁之前离世,不久之后的中国,预测会有1000万家庭成为失独家庭。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龚志文博士认为,在养老制度视域下,“少子化”仅是失独养老问题的“替罪羊”,其实质病理在于现存养老制度的缺陷。
现状|失独家庭养老等问题面临特殊困难
国家卫生计生委家庭司司长王海东5月12日表示,失独家庭面临一些特殊困难,主要在生活照料、大病治疗、养老保障、精神慰藉等几个方面。对此,中国在2008年全面实施了“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对独生子女发生残疾和死亡以后没有再生育或者收养的夫妻,女方年满49岁以后,给予夫妻双方每人每月以经济上的扶助。2008年建立这项制度以来,2012年、2014年两次提高特别扶助金标准,有效地缓解了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2013年底,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五部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提高了特别扶助金标准,对独生子女伤残死亡的分别按照城镇每人每月270元、340元和农村每人每月150元、170元的标准进行扶助,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隐忧|对失独家庭的心理导诊仍是空白
2015年4月,湖南省怀化市失独家庭自发建立协会,建立了60多个有名有姓失独父母的QQ群,把相同命运的家庭聚集一起抱团取暖。当地政府计生部门对民间失独家庭这种自发协会,持既不支持、也不反对的中立态度。
以怀化市为例,全市520万人,失独家庭大约在1000-2000人之间,失独比例已不低了。从全国看,据卫计委数据,失独人口每年以7.6万人递增,目前全国失独家庭超过100万户,再过10年或20年,失独家庭数额会更庞大。
各级政府对失独家庭也出台了一些关爱性、救助性的制度措施,进行了相应利益补偿,如上文提到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工作的通知》。再如陕西省2012年就对失独父母发放一次性补偿,农村2万元,城镇3万元。每月扶助金,也分别提高到800元和1000元;在湖南省,各个地市州扶助金标准也不一样,其中长沙提高至每月400元,郴州提高至每月640元,怀化市鹤城区则提高到了每月440元。
这种补助虽给失独家庭带来一些慰藉,但标准仍然过低,正如怀化市卫计委主任张在宣所言,这点钱对于失独家庭而言只是杯水车薪。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在对失独家庭心理导诊、组织相应活动进行心灵交流等方面的人文关怀近乎空白。
反思|面对失独家庭我们还能做什么?
不可否认计划生育的功绩,它让中国在30多年来少出生人口近4亿。但也无法回避因此带来的独生子女性格缺陷、性别比例失调、老龄化等社会问题。而“失独”,大概是其中最凄凉的一种结局。仅仅倾听他们的“悲惨故事”是不够的。政府、公众乃至法律,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加强经济帮扶
政府应当对失独家庭发放一次性的抚慰金,健全独生子女意外死亡风险的社会补偿和关爱措施。目前,贵州、陕西、广西等省区已有类似举措,金额在5-8万元,而广东仍是空白。
长期的经济帮扶也很重要。目前,拥有深圳户籍年满49周岁的人才可领取800元/月的失独补助,但补助标准明显与深圳的经济和物价水平不符。对于政策规定的“49周岁”,有人觉得不合理。
失独家庭面临最严峻的是医疗问题,“急病时我们可以打120,有其他病时,我们要上医院都很难。而且我们没有监护人,手术没人签字。”政府应当帮他们指定法律意义上的赡养部门或赡养代理人,建立医疗的绿色通道。此外,失独家庭日常医疗费用,政府可以考虑减免或补贴。
应予立法保障
唯有制度和法律,才是给予他们的最有力保障。我国目前没有赡养法,计划生育、婚姻法和老年人相关法律,规定对老人的赡养义务主要由子女完成。计划生育法虽有规定称“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养孩子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予以必要的帮助”,但并无实施细则。
这一代失独的人,是因为执行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是为国家做了贡献的,就像烈属一样,国家应该为他们负责。
建失独养老院
对于失独家庭的心理需求,能起最大作用的便是社工了。政府可以建立失独家庭信息档案和亲情关怀机制,“以社区为单位设立关爱机构,进行心理疏导。失独老人临终前由政府安排专人进行关怀,过世后由政府料理后事。”
深圳多个失独家庭提出,希望能建立失独养老院。据悉北京已有这样的失独养老院;广州也有政协委员提出,用社会抚养费建立失独养老院。
延伸|15岁以下儿童自我保护教育需加强
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导致儿童死亡的第一大原因往往是传染病或呼吸道疾病;到了90年代,我国0~14岁儿童意外死亡的专项调查显示,意外死亡已占第一位,占总死亡人数的31.3%。2002年6月,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儿童意外伤害研究、时任中澳儿童意外伤害防治中心主任的丁宗一教授公布了该中心一项全国性调查结果——意外伤害在致使儿童死亡因素中已占约40%,其中主要危险因素包括车祸、溺水、烧烫伤、中毒、窒息、自杀他杀等。
这反映出我们生存的环境中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在我国“只有一个孩子”的环境,应该促使我们每个人对创造更为安全的社会环境担负更多责任。
新浪新闻客户端综合信息时报、新京报、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报、羊城晚报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