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人员回应校名碑移位

新浪热点
摘要|8月23日,中央党校网站首页头条更新了一篇新的文章《夏日校园别样美》,文章图片显示校名题词石已被移至校园内。此前曾有多家媒体称该题词石被撤除。这被认为是对前两天 “中央党校校名碑被移除”消息的“间接”官方回应。
中央党校题词巨石被移走
回应|校名碑挪动系建设规划需要
此前,校名石碑在中央党校南门口,距离校门约有150米远的距离。
现在,石碑位于校内灰色的主楼前。为何这样移动?是出于什么考虑?对此,中央党校保卫处相关工作人员今日对“政事儿”表示,石碑挪个地方,只是正常工作,没有什么特别用意。选择这段时间搬,就是因为学校正在假期中,学员不在,人比较少。
这名工作人员还表示,校外石碑被挪走的地方,暂时没有规划新的用途,就是作为整体草坪使用。“字还在,不用道听途说,你们听风就是雨。”该工作人员向“政事儿”表示。
另一位知情人士则表示,石碑挪地方,是正常建设规划需要,校外石碑被挪走的地方,会另有规划。
关注|因前领导人江泽民亲自题写引猜测
上周五,中国多家媒体报道称,位于北京海淀区大有庄100号的中共中央党校门前那块题有“中共中央党校”的巨石被移走。除了文字叙述以外,还有配图,图片显示大型施工机械正在校门前施工,几名工人在整理裸露的地面。
此块题词石是由中共前领导人江泽民亲自题写,因此“被移走”的含义引来媒体和政治观察者的猜测与解读。

图片来源:中央党校网。
详情|网站登文《夏日校园别样美》
暑期从外地调研回来,步入熟悉的校园,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原来放在校门外大路边的校名碑,现在移放在校门内,在绿草冬青烘托下,与高大的主楼建筑互为映衬,自然而庄重。
夏日的校园,没有了行走匆匆的学员,少了夹着讲义赶课的教师,显得那样恬静。我信步校园,发现这里别样的美丽。
综合楼广场长廊上爬满了枝蔓,那是葫芦和藤萝的交响。从木条间垂下的葫芦,或大或小,绿而泛白,别有一番生活的意趣。
掠燕湖畔柳树枝叶婆娑,湖上古建灰瓦红柱,湖内锦鳞游泳嬉戏,与蓝天白云呼应,有如梦幻的景致。
当然,校园并非无声处。夏日最少不了的就是鸟鸣蝉叫。因为这里佳木参天,是鸟的乐园、是蝉的福地。少了打扰,它们在尽情歌唱。
尽管夏日炎炎,我还是流连校园,为这里的美而沉醉。
链接|中央党校“校名碑”与“校训碑”
据中央党校官方网站介绍,中央党校是轮训培训党的高中级领导干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干部的最高学府,是党中央直属的重要部门,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阵地和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
“政事儿”查阅到中央党校主管主办的《学习时报》的一篇文章介绍,校名碑是一块刻有江泽民题写的“中共中央党校”校名的花岗岩卧碑。这块选自房山的碑石长8米,重36吨。校名碑庄严、大方、稳重、古朴,是党内最高学府地位和形象的象征。
除校名碑外,中央党校内还有一块“实事求是”题字碑,是党校著名的留影胜地。《学习时报》文章称,“从主楼过街楼下的景洞进入校园后,在东西向大道北边,矗立着白色大理石校训碑。”校训碑上刻着毛泽东1943年为中央党校题写的校训“实事求是”,背面刻有毛泽东手迹“为人民服务”,这是党校的办学之本。
(新浪新闻客户端综合新京报、联合早报网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