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警方通报留守姐弟被害案

新浪热点
摘要|8月3日晚,贵州毕节市纳雍县勺窝乡中心村大塘组发生一起命案,两名未成年人在家中死亡。当地警方8日向记者证实,该案已告破,犯罪嫌疑人张某某被抓获归案。据初步调查,张某某系因琐事与受害人发生口角,情绪失控将受害人杀害。

张氏姐弟于家中遇害,房屋已盖上大块蓝色塑料布
警方通报|嫌疑人因口角情绪失控杀害两未成年人
据有关办案人员介绍,4日8时许,纳雍县公安局接到报警称勺窝乡中心村发生一起命案。公安机关立即赶赴现场开展调查工作,经现场勘查死者张某钰和张某海系他杀。
死者家庭成员共4人。父亲张习九(36岁),长女张云鋜(17岁,纳雍县和平中学学生),死者张云钰为家中次女(15岁,患乙脑炎后遗症休学在家),死者张云海为家中长子(12岁,纳雍县勺窝乡中心小学学生),母亲已故。3个子女由父亲张习九抚养。8月2日,张习九外出。8月3日晚,张云鋜走亲戚,夜宿亲戚家中未归。
案发38小时后,犯罪嫌疑人张某某于8月5日22时许被警方抓获。经过审讯、现场指认和凶器查获等工作,张某某交代了作案情况,案件告破。
经查,8月3日21时30分许,张某某(系当地村民)在家因看电视争抢频道,与其哥哥发生打斗后负气出门。随后张某某遇见被害人张某钰,张某钰指责张某某“偷衣服”。双方口角并继续争吵至张某钰家中。张某某情绪失控,随手抄起张某钰家里的菜刀,先后将张某钰和张某海两姐弟砍伤致死,藏匿凶器后潜逃。
报道不实|警方此前发微博称媒体刊登案情不实

微博截屏
贵州省纳雍县公安局今天通报官方微博通报,8月7日,有媒体在网上登载了纳雍县“8.04“案件有关“案情”的报道不属实。警方称,目前犯罪嫌疑人已于6日被抓获,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村民都在谈论张氏姐弟遇害案
案情细节|嫌疑人与被害者为同族亲戚
多名知情者称,犯罪嫌疑人都是年轻人,且与被害人是同族亲戚。
数位进入过现场的村民对记者称,姐弟两人死状悲惨,都是被利器砍死。所以最初受害人的大姐张云鋜报案后,村中一度猜测此案或为“仇杀”。
事发3天前,张习九曾回村“迁坟”,重新安葬三个孩子的母亲。数位村民均表示,张习九信风水,曾多次对村里熟人讲,认为早年的丧葬匆忙,不利家中子女。迁坟之后他便返回贵阳,结果当天晚上姐弟俩便被害了。
曾被性侵|最后邻居老人拿钱“私了”
但关于被害人张云钰,有件事在当地几乎尽人皆知,她去年就曾遭一位60多岁的老人侵害,该老人姓陈,是张习九家的邻居。
当时张习九知道了这件事,曾亲自逼上门去“讨说法”,张习九坚持要“报案”,对方多次提出愿意“私了”,结果老人赔给张家3万元后,此事才算了结。
勺窝乡中心村不少村民称,在他们这个地区,3万元是很大一笔钱,以前曾发生过数次留守女童被性侵的事,基本都是用钱“私了”,只是没有人愿意出这么多钱的。
此前消息|警方曾悬赏10万通缉凶手

该案发生于8月3日至4日的夜间,受害人亲属报案后,当地警方曾在村内张贴“悬赏通告”,向群众征集线索,提出“对提供线索破案者,将给予10万元人民币奖励”等内容。
记者追访|其父常年在外打工没人照料
据水沟村一位爆料人介绍,事发地点为勺窝乡水沟村包包寨组。另据一名消息人士称,案发当晚大姐离家一夜未回,早晨返回家中发现二妹和三弟在家中被杀害,身中数刀,具体遇害时间不能确定。
昨晚(8月4日),记者联系到水沟村村民张某,其表示张家两个孩子“没有妈妈,他爸也常年在贵阳打工。”张某称,两名死者的爷爷奶奶过世多年,妈妈也已过世。事发前,三个孩子均由父亲照看。而当其父亲外出打工后,家里只剩三个孩子独自生活。
记者了解到,张习九这几年长期在贵州做泥水工,8月2日离家回贵阳。
定期巡视|留守儿童工作督查组曾检查工作
毕节一名官员曾就此表示,该区外出打工人口众多,留守儿童较多。“留守儿童闷死垃圾箱”事件后,当地近年持续重视监控留守儿童的生活状态,基层综治办及包村干部负责定期巡视关爱留守儿童。
据纳雍县政府官网消息,7月9日,毕节市留守儿童工作督查组曾到纳雍县勺窝乡检查留守儿童工作。督查组走访部分留守儿童家庭,要求留守儿童监护人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在监护过程中不能出现任何问题。
新闻背景|留守儿童殒命事件已引重视
2015年6月9日23时许,毕节市七星关区田坎乡4名留守儿童在家中喝农药中毒,经抢救无效死亡。4名儿童年龄最小的5岁,最大的13岁,父母均在外打工,只剩4个孩子在家中。
2012年11月16日,5名留守男童被发现死于毕节城区一处垃圾箱内。据警方调查,5个小孩系躲进垃圾箱避寒时一氧化碳中毒身亡。死者均在10岁左右,最大的约13岁,最小的约7岁。
深陷”魔咒“|毕节到底怎么了?
“怎么又是毕节”,这段时间以来,毕节市相关领导的脸可能会发烫,耳边响起“啪啪”声。
三年前,一个冷雨夜,毕节5个留守儿童躲进垃圾箱生火取暖,全部因一氧化碳中毒死亡。当时的毕节市长痛心疾首,布置了很多应对措施。根据当地官网的信息,毕节市从上往下都动了起来,比如排查建档、控辍保学、实行代理家长制度等。七星关区民政部门甚至对留守儿童“包保到人”,实行24小时轮流管理看护。
但三年后,还是毕节七星关区,田坎乡的4名留守儿童在家中集体服毒身亡。这四名儿童是一兄三妹,最大的哥哥13岁,最小的妹妹才5岁。
这几年毕节深陷留守儿童的“魔咒”。比如,2013年12月,5名儿童在放学路上被农用车撞死;2014年4月,毕节又曝出多名小学生被老师强暴,其中大多受害者也是留守儿童。毕节究竟怎么了?还有多少地方也存在毕节的问题?
想让打工的农民回乡,基本不可能;让子女跟着一起出去,现实条件又不允许。各地留守儿童大批存在的现象,在现实中势必会持续较长时间。在没找到更好办法之前,眼下要应对留守儿童的各种问题,基层政府和村社组织仍是主力。物质保障是个前提,心理抚慰和教育轻视不得。这一轮新闻热点会很快过去,毕节的官员们得记住:对事,更要对人。
经历前一个夜晚的雷电暴雨之后,近日的北京城清澈明亮。看着窗外明媚的阳光,想起歌词里说,阳光总在风雨后。对于个体生命的社会保障而言,总要经历风雨才能看到彩虹,代价未免太大了些。
(新浪新闻客户端综合新华社、新京报、京华时报等媒体整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