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资讯

被拐女教师郜艳敏:正义太迟

被拐女教师郜艳敏:正义太迟

新浪热点

关注

摘要|一则旧闻再被翻出:在河北省的一个山村,被拐卖至此的女子被迫成为山村教师,其间她遭受家暴与冷眼,但当凭借自己的爱心成为一个好老师后,她则被宣传为充满正能量的好榜样。如今,当公众目光再一次聚焦到她身上的时候,她却已经认命,并发表声明:“谢谢大家的这份正义,可是这份正义来得太迟了。”

本人回应|这份正义来得太迟了

郜艳敏和公公婆婆分别住在前后院。采访当日,郜艳敏送女儿到省会石家庄上学,她的丈夫则进山放羊去了。在石家庄,记者见到了郜艳敏。对于过去的事,郜艳敏选择放下。“孩子这么大了,我也到了这个岁数,我又能怎么样呢?”

谈及争议,郜艳敏还是作出了回应:“谢谢大家的这份正义,可是这份正义来得太迟了,事情已经过去21年了,现在舆论又来揭我的伤疤,不仅伤害了我,更伤害了我的孩子们。现在面对村民们那些指责,我和孩子们怎么在这里生活?”

如今,郜艳敏只想回归平淡的生活。“每个人都有父母、孩子。我是不太懂法律和国家政策,可是我懂可怜天下父母心。社会在一步步向前发展,我只想和孩子们平平淡淡生活,干好自己热爱的教学工作,把工作一直干下去。”

被骗经过|短短四天里被倒卖3次

1994年,郜艳敏18岁,外出打工的她准备回河南老家收麦,不料在石家庄火车站时,两个女人以“找工作”为借口,将她骗走。

之后的短短四天里,她被倒卖3次:先被这两个女人倒给三个男人,随后又被卖给另外两个男人,最后又被他们卖到了河北曲阳县下岸村。其间,她遭到奸污,每天遭受折磨。当村里一位老人带着借来的2600元出现时,郜艳敏扑过来,跪在他面前,央求他快点将自己买走。

老人成了她的公公,丈夫是比她大6岁的羊倌,不识字,毫无共同语言。

试图抗争|自杀三次均获救

她逃跑,村路泥泞,没跑掉,被丈夫追上,一顿打。后来,丈夫暂停了放羊,即使她上厕所,都跟在后面。

她自杀,刚来不久,她就跳进了水里,正巧被两个路过的村民救起。

她继续自杀,吞下婆婆的50多粒安眠药,又被及时发现,送去了当地卫生院。

第三次自杀,吞的是老鼠药,再次被送去了卫生院,灌肠抢救。

开始认命|整个家几乎全靠她一人撑着

一年多以后,郜艳敏获准和丈夫一起回娘家,家人这才知道女儿被卖到了河北农村里,但她的母亲已经哭瞎了眼。

不过,当她抱着极大的希望问父母,“能不能留下来不走了”的时候,老父反而劝她,还是回去吧:“希望你首先考虑公公婆婆他们一家人,如果你不回去,他们就人财两空了。我说,我们可以还他的钱。父母说,不是钱的问题,他们也是农民,不容易,买你的钱,都是向别人借的。另外,在咱们这个地方,结过婚的女子,再想找个好对象就难了。”

她的公公患有关节炎、脑血栓;婆婆每到冬天气管炎就发作;丈夫兄弟四人,老大已经搬走;老二的媳妇也是买来的,后来跑了,老二破罐子破摔,成了重刑犯,留下的儿子和她这个婶婶过;丈夫是老三,体弱多病,出门打工;老四找不到媳妇,做了上门女婿,也不常回来。郜艳敏自己,还有一对儿女。整个家几乎全靠她一人撑着。

为人所知|农民摄影家报道了她的故事

最早发现郜艳敏的是一位农民摄影家刘向阳,当地的报纸得知了这个故事后,进行了第一次报道。

那时,郜艳敏已经成了村里的老师。她只有初中文凭,却已经是村里文化程度最高的。村里希望她做个小学代课教师,工资每月200元,她答应了。

刘向阳带着郜艳敏和学生去了北京看升旗,这点燃了郜艳敏内心的火种,她又觉得,活着有意义了。

村民无奈|媒体报道是在揭曲阳县的伤疤

但是,当媒体第一次报道的时候,当地政府认为郜艳敏的经历暴露了诸多问题,适龄孩子辍学、教育投入不足、买卖妇女现象严重等,准备撤销下岸村教学点,后因舆论对此反响过大,不得不重新表态,暂不取消。

随后,再次前往的记者遇到了极大阻力。凤凰卫视的拍摄资料被当地某部门人员强行洗去。央视《半边天》摄制组希望带郜艳敏去北京做节目,但镇领导对下岸村支书下了死命令:“如果《半边天》带走了郜艳敏,就撤你的职,开除你的党籍!”《南风窗》杂志记者石破则被当地扣押了五个小时。当地人对前来的记者说:“媒体对郜艳敏的报道是在揭曲阳县的伤疤。”

正面宣传|从被拐妇女变成被拐来的天使

而另一方面,郜艳敏被拖欠工资、下岸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那几年,曲阳县教育局局长却因腐败下台。据当时媒体报道,“他家的地下室堆满了大米、食用油等,许多早已过期变质,足足可以装满两卡车。”

曲阳县对郜艳敏的态度转变,是在2007年。那年,她被评为了“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颁奖词是这样写的:“因为那些面临辍学的孩子期待的眼神,她留在了带给她屈辱和苦难的贫穷山村。从被拐女到深受山民们尊重的女教师,她用爱心和奉献将不幸的人生演绎为传奇。郜艳敏,被拐来的天使。”

官方回应|陈士渠:人贩子必须严惩

再一次回到公众视野的郜艳敏,是这样一个荒诞的故事:18岁的女孩受尽凌辱,被拐卖到山村,自杀逃跑未果,成了代课教师,然后被树立为典型,成为当地的最美正能量。

此次最先被翻出的报道,是2013年燕赵都市网的一篇名为《最美乡村教师候选郜艳敏:被拐女成为山村女教师》稿子,全文约3300字,作者用108字,将郜艳敏的被拐经历轻描淡写,着重将其塑造为一名坚忍、有爱心、以德报怨的代课教师,“她选择留在了带给她痛苦和屈辱的异地他乡。因为一份本能的大爱,她饱经苦难的生命像美丽的山花绽放。”

许多网友对此传递出的信息持怀疑态度,而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认为,“人贩子必须严惩,买主也必须追究刑事责任。对受害人应当救助,不能纵容拐卖、同情买主。”

忍耐接受|她希望过平静的生活

不过,与之相反,郜艳敏如今似乎不愿旧事重提,她对前来的媒体表示,希望过平静的生活,“老公现在对我‘也挺好的’,最开始磨合期难免有点摩擦。”

相当一部分网友也对她表示了理解,“生了那么多孩子,年龄那么大了,让她当做这件事没有发生过,重新来过,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有孩子,有责任,生活所给一个母亲附加的东西,除了为人母的别人是理解不了的。”

当再被人问及此事时,当年因采访被扣押的《南风窗》记者石破说:“中国人对于苦难最常见的态度就是默默接受。”

摊上事了|郜艳敏三天没敢出家门

郜艳敏:7月29日下午一点多,有媒体给我打电话,要采访我,说以前一篇关于我的报道被翻出来,引起很多讨论。我平时不上网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当天下午县公安局刑警又到我家调查当年的事情,直到晚上九点多才走。后来政府的人也找过来,媒体也找过来。我这才感觉到事情又像九年前一样,闹大了。

就像九年前,很多人来采访我,事情闹得很大,政府的人在两个村口把守站岗,我不能出村。拐卖已经给我不可抹去的伤害。那段时间的事情,令我又受到了很大的惊吓和压力。以至于现在我一遇到事情就高度紧张,紧张到全身发抖,甚至抽搐。我原以为自己很坚强,可发现自己还是被一点点伤害侵蚀,磨去了棱角。

感到后悔|没想到把女儿也牵涉进来

郜艳敏:这件事再次被翻出来,对我和家人的伤害都很大。30日下午县委宣传部和教育局的人来到我家,说很多网友在网上骂我是国家的耻辱之类的话,这让我更难受。县委宣传部建议我写一份这样的声明,让我女儿代笔,开始我不太同意,但我也想让生活平静下来,就答应了。

新京报:有看到网友对这份声明的评论吗?

郜艳敏:看到了,有人骂我女儿,我没想到把我女儿也牵涉进来了。早知道会这样,说什么也不让女儿代笔,现在后悔也没用了。

被拐女成最美乡村教师

旧事重提|是追求正义还是二次伤害?

郜艳敏:我也看到公安的人在网上说要追究买方的责任,有网友说,过了追诉期也要追究。可是,我现在上有老下有小。这其中牵涉到老人,他们要是病倒了怎么办?我这个家庭又怎么办?这样一来,我反倒更不好过。

大家的想法很好,但是我还能再回到21年前吗?回不去了,什么都改变不了了。我觉得应该去抓人贩子,但是现在事情的矛头好像指向了我和家人。感觉又一次揭伤疤,往伤口上撒盐。时间不能倒流,这个伤疤谁也不能抹去,只能带到死。

希望大家换位思考,为别人做选择很容易,为自己做选择就难了。如果换了你,你会如何选择?孩子都这么大了,我也快四十了,难道让我抛弃孩子,回到自己家人身边?我也为难,做不到。我是一个母亲,要更多地为孩子着想,而不是选择自己个人的幸福。网友们翻这些旧账也没用了。现在一切都太晚了,太晚了。

  • 郜艳敏:一个女人改变一个山村

    郜艳敏坦言,最后选择留下,一点都不后悔。郜艳敏不后悔,和山里的孩子们有关。

    查看详情
  • 舆论不懂郜艳敏,只因不在“此山中”

    这可能还是“此山中”的冰山一角,而在“此山中”的郜艳敏,已经体会到了“村子小,许多事却很复杂。

    查看详情
  • 不要用人贩子的罪恶重复惩罚郜艳敏

    人贩子当然要追究,只是过程中还是放过郜艳敏吧,媒体要想一想,你们的短暂关注,还能保护她多久?

    查看详情

往事不堪|我是求着公公把我买回来的

郜艳敏:我已经不想再去提当年的这些事情了。以前从来没有公安的人来调查,都过去那么久了,他们现在来调查,对我已经没任何用了。

当年我是求着公公把我买回来的,因为实在受不了人贩子的折磨。现在我不想伤害身边的人,公公都80多岁了,身体不好,这次受到惊吓一下子就病倒了,他人很老实,不要再为难他了。

媒体评论|我们正在“重复惩罚”郜艳敏

在报道郜艳敏时,媒体本意伸张正义,控诉万恶的人贩子,可人贩子到目前还不知所踪,郜艳敏和她的家人就在眼前,结 果是郜艳敏在间接受到伤害,包括“被拐女教师”的称谓,以及那些试图制造她和体制权力紧张关系的幕后故事。不是说权力在郜艳敏一事上并无过错,而是在名义 上为郜艳敏维权的同时,有没有为弱势个 体的更长远未来作打算?而现在的局面是,我们正在用人贩子的罪恶反复惩罚郜艳敏。

人贩子尚不知所踪,因为他(们)的罪恶,郜艳敏还在被反复伤害。所以她说“应该追究的是人贩子,而不是她的家人”。现在要做的是,不要再用判断性言语、制造话题、紧贴围观等冷暴力骚扰她和家人,不要再让她个人的不幸遭遇承载法治社会的全部期待。

(新浪新闻客户端综合环球时报、红网等媒体报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