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审判:林森浩与父亲这两年

新浪热点
摘要|2013年轰动一时的复旦投毒案中,林森浩对同为复旦医学院的研究生黄洋投毒,致其死亡。今年1月8日,该案二审维持死刑判决。5月26日起,案件进入死刑复核阶段,按常规,结果在一两个月内就会通过。律师唐志坚告诉记者:“无论复核的结果如何,这个案件中没有赢家,这是两个家庭的悲剧。”
(三联生活周刊精读:新浪新闻客户端联合三联生活周刊出品)
【人物】
父亲|为子奔波 最终决定更换律师
6月4日,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唐志坚律师的手机上收到一份长长的短信,它来自一位殷殷焦虑中的父亲。
短信中,这位父亲林尊耀这样写道:“我做了一件非常对不起你们的事,我换了律师。换律师不是我以成败论英雄,只是我对现状预感不踏实。”
对于这位父亲来说,他一直不承认自己的儿子投了毒。换律师的主要目的,也是要将之前律师在二审中基于的“有罪辩护”,更改为“无罪辩护”,并申请在复核阶段重审。
儿子|亲笔写信 自认投毒击毁生父
而7月21日,上海一家媒体公布的林森浩的两封亲笔信,打乱了父亲的救子节奏。信中,他承认自己投了毒,并决定保留斯伟江、唐志坚作为自己死刑复核阶段的辩护律师。
“现在有部分人认为我应该为自己做无罪辩护,我不认可这样的观点。中国有句话:事实胜于雄辩。在事实面前,巧舌如簧只能是信口雌黄。我确实向黄洋投了毒,我只能认,也必须认。”
这封平静又平常的写给父亲的信,写于6月5日,并被唐志坚带出看守所,却在7月21日被媒体刊出后引起轩然大波,并导致了林父“见后昏厥晕倒”。
律师|心有不解 无罪之说难以成立

2015年1月8日,林森浩的辩护律师斯伟江在法院外接受记者采访
“从证据结构来说,他一直是承认自己投毒的,无罪辩护肯定是不成立的。”在记者面前,唐志坚和斯伟江心中皆有不解和疑问。而网友抓住的漏洞是证据中始终没有出示实验室的摄像头资料,以及实验室指纹。“你不能因为一个完整的事件中一个小小的断点就判定事实是不存在的。”7月23日,唐志坚坐在律所里告诉记者。
【回顾】
曾经时月|面临毕业的闲学生
如果不是两年前那个愚人节的阴差阳错,今年或许是林森浩在广州的一所三甲医院超声波科担任医生的第二年,并在人生的轨迹中一直稳妥地扮演着佼佼者。那一年3月,他已完成了毕业论文,很快就要南下就业。按照他在去年2月一审宣判前在央视镜头里的说法,当时自己比别人都闲。就是这么一个处于毕业迷惘中的“闲人”,在一条恶作剧的路上坠入深渊。
一时之念|从恶作剧滑向悲剧
黄洋是一个爱开玩笑、能言善道的人,平时喜欢与同寝室的林森浩开言语玩笑,时不时会在他“背上拍一下,屁股上打一下”。如果要在语言上对垒,室友林森浩肯定是处于劣势。
愚人节前一天,林森浩想着怎样整黄洋,那天走到实验室门口就突然想到了两年前实验时用过的二甲基亚硝胺(下称“N2”)。因为“油黄的粘稠液体,刺鼻的气味”,他想到了两种可能:黄洋准备喝水时被发觉,或者喝一口就吐出来。
之后发生的一切动作将人生在那刻浓缩:林森浩将水桶移开,往水槽里倒下约25毫升试剂,嫌味道太刺鼻还盛了些出去,用刷牙杯到盥洗室接了水来稀释⋯⋯
机械思维|他把毒想得太简单
2013年4月19日的公安审讯录像里,林森浩这样对警官说道:“你问我去医院是什么情况,那我第一感觉就是会好起来的。因为当时做小白鼠下来就是这么一个印象啊,我都没有去理过它,当时就养在动物房⋯⋯而且注射和吸收的量不一样,注射途径是短的。”
N2对林森浩来说,过于停留在技术层面的机械化理解中,而没有更复杂的生死性关联。“这个东西来做实验发表个文章”,他对警察说,对于具体危害性、人中毒后什么症状和如何治疗,之前“都没查”。
情商侏儒|林自觉做人有问题
去年2月19日,唐志坚初见林森浩时,他的语言“硬邦邦”的,很难沟通。这一年多来,他俩在看守所里见过20多次,开始产生情感上的交流并互相信赖。很多次,林森浩不无悔意地向他反思了自己性格上的缺陷,自觉“自己在做人上有问题”。
他想到了有天在大学图书馆时,外面大雨倾盆,一位女同学对自己颇有好感,打电话问他有没有带伞。这位女生在知道他没伞的情况下带着伞去图书馆接他,他拿下伞后竟然说了句:“你先走吧。”这句自己也分不清是懵懂还是故意的刻薄话,在看守所里回忆时才觉得是伤害了那个女孩。

2014年2月18日,林森浩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等待一审宣判
逐渐改变|入狱后他有了厚度
斯伟江在7月21日两封信曝光后接受记者采访,评价到他的当事人“生命有了厚度”。而在进看守所之前,林森浩读过的小说也就三本:《围城》、《活着》、《红楼梦》。
“现在至少知道了自己的缺陷在哪里,在看守所里看的人文类书是以前的几十倍。”斯伟江对记者说。他的症结在于缺乏人文滋养,看守所里的每一天都像是命运的恩赐,随时可能死的情况下,他像海绵一样地读着《复活》、《心灵控制术》和一些儒家经典。
【转折】
新的结点|无法提供的质谱图
事情的转折点发生在去年底的二审庭审中,国内著名法医师胡志强出庭,根据他的审查意见,认为黄洋系暴发性乙型肝炎致急性肝坏死,最终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这一说法为案件带来新的因素,法庭当场哗然。
更关键的结点是,从始至终公诉方一直不愿提供在饮水机水样中检测到的N2的质谱图,而两位律师认为,质谱图是确证该毒物是否是N2的“X光片”。
四处取证|黄洋究竟吞下多少
唐志坚两人为了调查取证,在过去的一年中寻访了国内外顶尖的法医、毒物专家、肝病专家、肝脏教授。往往拖着一箱子材料,不计辛劳和成本地各地跑。“案件本身不复杂,但是有很多疑点。”斯伟江说。
“什么毒物一定是有疑点的,还有致死量远远不到,已经查到5例人类死亡的,最少的一个是2克,现在我们算出来只有0.129克。”斯伟江说。但是在二审中,检方提出定量检测实验是个伪命题,它在人体内的致死量并没有明确的界定。
【未来】
是去是留|一对父子两种决定

2015年1月8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对林森浩故意杀人上诉一案进行公开宣判,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图为林森浩的父亲(中)难过不语
根据公开报道,北京的律师谢通祥于6月15日接手该案,并见到了林森浩。但林在7月10日写就的信中袒露,自己在6月26日又撤销了对谢通祥的委托,并请求斯伟江留下。
对于斯伟江来说,父子两边的心愿都该顾及。收到信后他立即电话林父告知其“要相信儿子的判断力,至于我做不做还没决定”。电话里,林父一直表示相信两位律师的人品,但他总觉得检测的质谱图不拿出来,背后有股潜在的勾兑势力。
最后一搏|死因或有其他因素
今年1月之后,斯伟江找到上海两位著名的肝脏专家分析黄洋的病发过程,从这两位专家的《会诊意见》分析,黄洋的死因不排除药物过敏、药物性肝损伤、药物性肾损伤而死亡。
“这也就说明了可能有别的因素介入,也可能是符合医疗常规范围内的药物。”斯告诉记者。目前,他希望最高法能接受这两位专家的意见,把林森浩从死亡悬崖再往回拉一点。
各自的路|三十未至森浩已立
林父似乎已经对两位律师失去了信任,根据7月21日当天的报道,他称无论如何都将聘请谢通祥担任死刑复核律师。记者多次拨打谢通祥电话未果后,得到一条寥寥几字的短信:“请求最高法院不核准并且撤销对林森浩的死刑。”
林父电话也已关机,而两位律师之后也与他断了音讯。林森浩曾经对唐志坚责怪过自己的父亲,他觉得自己走到这一步是因为父亲从没管过他,和四个兄弟姐妹从小被放养。
在写给斯伟江的那封信的最后,林森浩写道:“三十而立,假若我能活到30岁,我已经能‘立’了,事实上,我觉得此刻的我已经‘立’了!”今年10月,林森浩满29岁。
原文作者:王丹阳
以上内容为三联生活周刊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网站地址:http://www.lifeweek.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