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林森浩父亲要2审律师退出

新浪热点
摘要|7月31日,复旦投毒案被告人林森浩的父亲林尊耀及其新任代理律师谢通祥向最高人民法院提交了《请求最高法院不核准并撤销林森浩死刑意见书》及10多项鉴定申请,称林森浩的认罪口供不稳定,不能采信。同时,林尊耀再次手写了一份声明,称希望唐志坚律师退出本案的代理工作。

林森浩父亲声明

林森浩父亲声明
律师风波|林父望与儿子见面确定律师人选
实际上,正是由于对林森浩是否投毒的事实认定存在分歧,死刑复核阶段才出现更换律师风波。
截至目前,围绕律师代理意见,媒体已经曝光了林森浩的3封亲笔信。一方是林森浩直接委托的律师称林本人不同意父亲的选择,另一方则是作为父亲的林尊耀认为孩子在看守所不自由,才认罪不愿换律师,僵持至今仍未结束。谢通祥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林尊耀正提出申请,希望能与儿子见面,确定最终的律师人选。
律师存疑|林森浩是否投毒?
斯伟江与唐志坚是该案的二审辩护律师,在二审中两人提出,该案在投放毒物的检测程序、剂量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并申请“有专门知识的人”胡志强出庭,提出了黄洋并非死于二甲基亚硝胺中毒,而是死于暴发性乙型肝炎的观点。这些观点被舆论称为该案的“大逆转”,但二审法院最终没有采纳。
二审后,该案出现了更换辩护律师的风波。先是斯伟江退出死刑复核辩护工作,此后林尊耀发表声明,希望唐志坚律师也主动退出辩护,但唐志坚称,自己受林森浩本人直接委托,是否退出要看林本人的意愿。
据记者了解,林父之所以希望斯、唐两人退出,是源于对两人辩护策略的不满。在这次提交的《意见书》中,林尊耀及谢通祥除去提出尚不能确定黄洋的死亡是否与二甲基亚硝胺中毒有关外,还认为林森浩的认罪口供不稳定,不能采信。
林尊耀认为自己的孩子认罪可能是受到了胁迫,之所以换律师就是不满于他们未对林森浩投毒行为进行质疑。
信件曝光|三封亲笔信:承认投毒
21日傍晚,有媒体曝光复旦投毒案被告林森浩的两封亲笔信。其中,他于6月5日写给其父林尊耀的亲笔信中写道“我确实向黄洋投了毒,我只能认,也必须认。”并表示不同意为自己作无罪辩护,“保留斯伟江、唐志坚作为我死刑复核阶段的辩护律师。”
7月10日,林森浩写给二审代理律师斯伟江的信中写道“想邀请您重新担任我的辩护律师,继续帮助我。”
唐志坚告诉记者,两份信已经递交给了最高人民法院。
此前,林森浩父亲林尊耀曾宣布,于6月2日已聘请了谢通祥律师作为林森浩死刑复核阶段的辩护律师。
就在21日晚,林尊耀父亲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他手里还有一封林森浩于6月8日写给自己的亲笔信。信中写道:“尽快通知新的律师到看守所见面,如果他有新的观点,能够切实的帮到我,那么委托他也好。”
对于21日由媒体曝光的林森浩两封信中,林森浩自称不同意更换死刑复核阶段辩护律师一事。林尊耀说:“父亲在外面是能全面了解情况的,希望儿子能够最后一次听从父亲的最佳选择。”

林森浩写给其父的亲笔信。信由林父提供(信中马赛克部分涉及案情及个人隐私,未公布。)
信件内容|“好汉打落牙和血吞…要坚强!”
21日,记者从林尊耀处获得一封林森浩6月8日写给他的亲笔信。
信的开头,林森浩写道:“爸,你辛苦了,不孝子万死不能赎补我的罪过。”
信中写道:“尽快通知新的律师到看守所见面,如果他有新的观点,能够切实的帮到我,那么委托他也好。”在这封信中,林森浩还不忘安慰父亲:“我希望借别人送曾国藩的话来送给您:“好汉打落牙和血吞……您要坚强!”
信的最后,林森浩写道,愿家人身体安康,和和美美。
林尊耀说,林森浩给他写过几封信。这封信是上海高院通过他聘请的死刑复核阶段辩护律师谢通祥转交给他的,是讯问其是否同意换律师时写的。

解除原因|林森浩认罪、捐赠遗体可能都受其影响
林尊耀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他对于此前律师的辩护策略并不完全认同。他还表示,林森浩选择认罪、捐赠遗体可能都是受到了律师的影响,这些选择实际上对自己不利。林尊耀表示,他已经失去了对唐志坚律师的信任,因此希望更换律师,并且给唐志坚发了两次短信表达相关意愿。
律师回应|捐赠遗体是林自己的选择
唐志坚律师表示,林森浩知道父亲的态度,但并不同意解除自己与他的代理关系,而捐赠遗体更是林自己的选择,此前辩护律师并不了解。
死刑复核|辩护律师认为量刑过重
5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针对复旦投毒案被告人林森浩的二审死刑判决复核听取林森浩辩护人意见。辩护律师主要阐述了四点意见,包括黄洋喝入的毒物未到致死量、有新的专家意见显示不排除其他多种因素致黄洋死亡,林森浩的主观故意更接近故意伤害而非故意杀人,以及一审法院审理期间的一些程序性问题等,认为判处林森浩死刑的量刑过重,法官表示会依法审理。
案件背景|嫌疑人因琐事怀恨在心投毒

受害人黄洋
林森浩与黄洋均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分属不同的医学专业。2010年8月起,林森浩入住复旦大学某宿舍楼421室。一年后,黄洋调入该寝室。之后,林因琐事对黄不满,逐渐怀恨在心。 2013年3月29日,林森浩在大学宿舍听黄洋和其他同学调侃说愚人节即到,想做节目整人。林森浩看到黄洋笑得很得意,便联想起其他学校用毒整人的事件,便计划投毒“整”黄洋,让同学难受。
“复旦投毒案”二审开庭
案件经过|复旦大学投毒案始末
2013年4月1日,黄洋出现身体不适,入院就诊。
2013年4月11日,寝室饮水机水中检出有毒成份。
2013年4月16日,复旦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黄洋遭投毒后医治无效死亡,上海警方认定其室友林森浩有重大作案嫌疑。
2014年2月18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林森浩死刑。
2014年12月8日,此案二审开庭,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在今年1月8日上午对此案宣判,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死刑判决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2015年1月8日上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将于对被告人林森浩故意杀人上诉一案进行公开宣判。林森浩投毒案终审维持原判:因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
2015年5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针对复旦投毒案被告人林森浩的二审死刑判决复核听取林森浩辩护人意见。
社会评价|复旦投毒案让世人警醒
复旦大学投毒案嫌疑人一审被判死刑,引发热议。专业知识丰富的名校生守不住基本的道德和人性底线,让人警醒:过于功利的社会环境让我们忽视最基本健康人格的培养,灌输仇恨的不良风气让心浮气躁的青年人心胸狭隘,缺乏容人之量。从亲密室友到下毒伤人,该反思的不仅是教育。
复旦投毒案的思考。复旦投毒案一审宣判,投毒者林森浩被判死刑。受害者黄洋的命运令人唏嘘,而林森浩的命运则值得全社会思考。从天之骄子到阶下囚到被判死刑,推动其人生轨迹的,就是“生活琐事产生矛盾”和“愚人节玩笑”吗?要让悲剧不再重演,除了法律,还需要教育,更需要正常价值观的集体塑造。
(新浪新闻客户端综合中国青年报、京华时报、中国新闻网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