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资讯

关于留尼旺岛你需要知道的

关于留尼旺岛你需要知道的

新浪热点

关注

摘要|留尼汪为法国的一个海外省,是西南印度洋马斯克林群岛中的一个火山岛,西距马达加斯加650千米,东北距毛里求斯192千米。该岛呈椭圆形,长约65千米,宽约50千米,海岸线长207千米,面积与中国的上海市差不多大。

留尼旺|一座火山岛 自然景观奇特

留尼旺岛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岛屿之一。三百万年前因海底火山喷发,大量岩浆冲出印度洋表面,形成现在的留尼旺岛。岛上的富尔奈斯火山是一座十分活跃的火山,至今仍然有持续的火山活动。最近的一次是今年5月17日,富尔奈斯火山喷发,火红的岩浆喷薄而出。

三大冰斗录入世界自然遗产。冰斗是高山巨峰之间形成的类似于斗状的山谷,也被称为是“岛中之岛”。最著名的三个冰斗分别是:锡拉奥(Cilaos)、莎拉齐(Salazie)以及马法特(Mafate)。此外岛上有丰富的植被覆盖,优美的海岸线和珊瑚礁环带。

  • 马尔代夫奇幻之旅

法属领地|多元文化的殖民地

1513年,征服海洋的葡萄牙人马斯克林到达印度洋的一个群岛,之后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该群岛。当时留尼旺是群岛中的一个。

1642年,法国宣布正式占领该岛,并且在1649年将其命名为波旁岛。

法国大革命期间,波旁岛被改为留尼旺(联合)。

1663年,法国移民以及从马达加斯加带来的努力在波旁岛定居,作为印度洋法国船只的停靠站,属于法属东印度公司。

1767年法兰西国王路易十五赎买了该岛,并建立了各种行政、司法机构。此后该岛作为奴隶种植咖啡的重要场所。

1848年留尼旺才宣布废除奴隶制。

19世纪后期,甘蔗取代咖啡,成为该岛主要经济作物,制糖业兴起。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富饶的土地,这个岛上居住着不同人种、宗教的人,但基本有移民构成,他们中间有移殖民的后代,这些人是被称为“小白人”的富有地产主。卡菲尔人是黑奴的后裔。马拉巴尔人或者泰米尔人是信奉印度教的印度人,他们是种植园雇工的后代。20世纪初,信奉伊斯兰教的印度人作为贸易批发商来到留尼旺岛。华人群体是农业种植者的后裔,还有一些希望在留尼旺岛逗留更长时间的法国本土人。最后一批来到留尼旺岛的是来自相邻岛屿的科摩罗人和马约特岛人。

改名很多次|因香料和咖啡闻名世界

留尼旺最初被阿拉伯人称作Dina Morghabine,然后法国称作波旁岛,直到1794年,留尼汪岛这个名称首次在革命的背景下诞生。1803年,被改为波拿巴岛,然后1814年又改回波旁岛。终于在1848年,改回称为留尼旺岛。,目前经济以农业、渔业、旅游业为主,其中又以甘蔗种植和蔗糖生产,以及香草、天竺葵等香料种植为主要支柱。工业化程度较低。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法国援助。

1715,东印度公司接手留尼旺岛,直至1767年,有组织的咖啡豆种植,需要一个非常多的劳动力。一个奴隶制的社会制度已经形成,咖啡种植园覆盖大部分岛上的山坡,到19世纪初。三叶草和肉豆蔻树也成功引进。

猫屎咖啡如何制成

印度洋最早的名字曾经是“香料之海”。1841 年,留尼旺岛一位最出乎预料的发明者发现了解决办法:12 岁的奴隶埃德蒙. 阿尔比斯(Edmond ALBIUS) 使留尼旺岛成为世界最大的香子兰种植地。

印度洋岛屿|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

沿海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湿热;内地属山地气候,温和凉爽。很多居民就居住在山谷之中,四面群山环绕,风景宜人,区域有大有小,几十户到上千户居民不等。虽然听上去好像是生活在深山之中,可居住条件一点不差,很多传统木质结构住宅,屋顶和窗户都漆上了明亮鲜艳的色彩,不少别墅前后都有大大的院子,几乎都有私家车,整个小镇配套设施齐全,有邮局、超市、商店、医院、学校,甚至还有旅游局和游客中心。但是冰斗中的居民基本都在岛上的沿海城市工作,因此走出山谷需要高度集中精神驾车1-2个小时,其中还要经过被誉为“400弯”的盘山公路。整个冰斗区域不通公路,所有物资运送和人员进出都要通过直升飞机完成。

来到冰斗自然遗址中,最好的体验方式就是徒步,这里是世界闻名的徒步者乐园,超过800公里的徒步路线遍布整个冰斗山地区域,且沿途标示明显,配套设施完善。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自行车、溪降、漂流、岩降、攀岩等户外活动来接近大自然。

留尼旺也是法国在印度洋的军事基,1993年法国在留尼汪驻军3400人(包括在马约特岛的驻军),其中陆军2200人,海军300人,空军350人,由设在留的法国南印度洋地区武装力量司令部指挥。此外还有600名宪兵。

本文内容综合新华社、百度百科以及网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