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资讯

和地球相似度最高的五个星体

和地球相似度最高的五个星体

新浪热点

关注

摘要|美国宇航局在7月24日凌晨对外发布了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发现了所谓“另一个地球”,也就是迄今为止与地球最相似的系外行星——开普勒452b。当然,最后公布的消息似乎并没有像人们期待的那样,不过熟悉NASA的人并不感到意外,因为像吊足胃口然后围观群众失望走散的事情,NASA干过不止一次了。那么至今为止,人类都发现过哪些与地球相似的星体呢?

首先我们科普一个概念:地球相似指数

地球相似指数(Earth Similarity Index,缩写ESI)是一个标定其他行星和地球相似程度的指数,范围在0和1之间,地球自身的相似指数以1表示。它是衡量与地球相似度的标准。

TOP5.Gliese 832C (ESI:0.81)

Gliese 832 c系外行星其距离地球只有16光年左右,研究者认为,Gliese 832 c拥有与地球类似的自然环境,包括外层包裹的大气和按照气候划分的四季,甚至已经孕育有生命。由于其与地球相似,因此该行星上可能发现类似地球表面的温度,轨道周期为36天。一个天文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认为该行星处于恒星的宜居带上,这里的轨道环境允许液态水的存在。由于其围绕着红矮星公转,Gliese 832 c的轨道半径较小,红矮星所发出的光和热不像太阳那样强烈。

如果温度适宜,那么Gliese 832 c上也会存在大气,但是我们对Gliese 832 c上表面环境仍然不十分清楚,或者它们的大气成分与可居住星球的大气不同,比如金星也有大气,但充满了硫酸等物质。Gliese 832 c的体积比地球大一些,科学家还在该天体系统中发现了其他两颗行星,其中Gliese 832 b是在2009年发现的,属于类木行星,体积比地球要大得多,而Gliese 832 c与地球较为接近。

但是以谨慎观点认为,现在断定Gliese 832 c就是地球2.0还为时过早,毕竟依靠人类目前的技术还无法派探测器抵近观察,也许Gliese 832 c上的大气成分并不适合地球生物生存。

TOP4.Kepler-62e (ESI:0.83)

2013年4月,科学家宣称在同一个行星系统中发现两颗系外行星——Kepler-62e和Kepler-62f,这两颗行星均具有宜居生命的能力。它们体积略大于地球,建模研究表明每颗行星可能全球覆盖着海洋。开普勒任务首席调查员比尔-博鲁茨基称,这两颗系外行星很可能存在着生命。

开普勒-62系统距离我们大约1200光年,曾经有研究称文明之间的空间界限大[2] 约为数千光年,超过这一距离就有可能发现新的“情况”,如果我们将射电望远镜对准拥有多颗行星的遥远天体系统,或许会有不寻常的发现。令人兴奋的是开普勒-62e是开普勒空间观测平台在可居住带上探测到的最小行星,如果该行星被证实存在岩质表面和大气结构,那么很有可能存在液态水,因此这里将是很有意义的探索目标。通常情况下,在其他恒星可居住带上发现与地球体积相当的行星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但这次我们一下子发现了两颗,由于缺乏进一步的线索,因此这些行星上是否拥有适宜生命存在的环境还不得而知。

先进的宇宙文明也需要依靠恒星能量支持,在K型红矮星周围可居住带轨道半径就会因为恒星能量的作用范围而变窄,如果开普勒-62f存在文明,那么该系统恒星能量的减少会迫使它们去同样位于可居住带上的开普勒-62e移民,因为那里拥有更加温暖的轨道环境。因此,有学者认为如果这两颗星球上都存在宇宙文明,并彼此发现了对方,由于恒星演化导致的能量减少就会引发星际冲突,这或许是一个有趣的科幻小说题材

TOP3.Gliese 667C (ESI:0.84)

2012年,一些观测人员已经发现了Gliese 667C这颗红矮星,并且判定有一颗行星处于这颗红矮星的宜居带内。进一步分析后发现,更多行星绕着Gliese 667C公转,且有三颗位于宜居带。

一般而言,每颗拥有行星的恒星都有一片宜居区域,处于这一地带的行星由于与恒星距离适中,表面温度不高不低,可能存在液态水,从而为生命繁衍提供了必要条件。

与太阳相比,Gliese 667C质量小,亮度弱,因此宜居带更加靠近恒星。宜居带内侧距离恒星大约1500万公里,是地球与太阳距离的十分之一;宜居带外侧距离恒星近5000万公里,小于水星与太阳间的距离。

这是第一次科学家们在同一个行星系中发现多颗很可能拥有着陆地和海洋的宜居行星。这个新的“太阳系”距离地球约22光年,恒星Gliese 667C与它的两颗伴星被认为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近邻之一,这让它们成了未来进行系外生命搜索的理想目标。

TOP2.Kepler-438b (ESI:0.88)

Kepler-438b,距离地球约470光年,地貌以岩石为主。

岩石地貌和可以流动的水一直是天文学家在寻找地外生存环境的主要条件。

Kepler-438b围绕一颗红矮星公转,其周期为35天,即该星球上的“年”要比地球年快十倍以上。Kepler-438b体积较地球大12%,研究者认为该星球有70%的可能是以岩石为主要地貌。

目前,天文学家们尚不能确定Kepler-438b上是否存在大气层,不过被一层具有隔热效果的气体层覆盖。这也就意味着,Kepler-438b地表温度预计分别为60摄氏度左右。天文学家说,“我们不确定这个行星是否真的适合人类生存。只能称它是‘备选’星球”。

TOP1.Kepler 452b (ESI:0.98)

NASA宣布发现第2个“地球” 开普勒-452b

NASA的官网上写道:天文学家们发现了“迄今为止第一颗围绕一个与太阳相似的恒星运行,且位于宜居带内的类地行星——开普勒452b。”文中称开普勒452b是一颗系外行星,比地球大60%,围绕其恒星旋转的周期是385天,距离其恒星的距离与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类似。目前尚不知道它的质量和成分。

开普勒452b距离地球1400光年,位于天鹅座。人类若想要到达开普勒452b,乘火箭大约需要5亿多年。即使按照此前新视野号探测器飞掠冥王星的14千米/秒的速度飞向这颗行星的话,大约也需要3000万年才能抵达。

搞清楚了所谓的“另一个地球”的真相,也许已有不少网友默默地下了“然并X”的结论。但对于外星探测,开普勒452b的发现却实实在在地朝着“发现另一个地球”的梦想又走近了一步。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接下来的任务将在2017年正式展开,会在太阳附近的恒星周围找到或许更适合居住的行星。说不定,有一天我们真的可以移民到地球2.0呢?

延伸阅读

开普勒任务:发现地球“大表哥”背后功臣

天文学家发现迄今最像地球的系外行星开普勒452b。得益于“开普勒任务”,人类在太空探索领域又获得一重大突破。

查看详情

开普勒太空望远镜这么多年辛苦探寻着什么

发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是NASA第一个用来探测围绕遥远恒星运行的地球大小行星,或位于适宜生命生存区域的行星的尝试。

查看详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