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冬:“四冬”梗你们拿去用

新浪热点
摘要|从2012年接演“万人迷”周崇光开始,陈学冬接了8部电影、2季真人秀。你们以为他还在《小时代》培育的温室里自我欣赏,其实他已然在探索更大的世界。而“四冬”又是怎样的一种存在,来听他接招调侃CP说>>
(南都娱乐精读:新浪新闻客户端联合南都娱乐出品)
陈学冬郭敬明CP?
“我无所谓,梗你们拿去用呗”
在所有关于陈学冬的话题中,和小四“暧昧不清”的关系成为了全民娱乐的一个梗。面对媒体狂轰滥炸式的对“四冬CP”的打探,他也显得有些疲惫。但是他并不 觉得有必要做出渐渐脱离郭敬明的姿态,“如果我真要脱离,那我为什么演《爵迹》呢?”
对他来说,和小四的关系业一直 都没有变过,“就是很好的朋友。”其实,跟深谙娱乐圈的小四“混久”了,对于CP传播的这个事情,陈学冬也看得透透的,“我们互相调侃,网友又喜欢这种调 侃的方式,媒体就觉得有可炒性,可以涨流量,所以慢慢地这个事情越玩越大。”对此,他也再次亮明了自己的态度,“我无所谓,你们就用呗,要怎么玩怎么玩。 但是这个东西绝对不会伤害到我跟四爷的感情、友谊和工作关系,我们不在乎这种话题。”

送走周崇光时代
“《小时代》是本同学录,郭敬明是班长”
陈学冬是《小时代》的造星机制成功捧红的那种偶像,戏里耀眼夺目,戏外切合着各种话题圈粉。即将从《小时代》毕业的他,感慨着三年时间太仓促,还来不及回忆往事,就在匆忙的情况下过去了。“这部作品就算现在结束了,以后有机会我还是会四部连着看,回顾一下那个时候水嫩的自己。”在陈学冬看来,《小时代》更像一本同学录,郭敬明是他们的班长,“如果他要写个离别寄语给我,估计是再见不送吧。”
步入真人秀世界
“演技的提升可不是小四锤炼出来的”
《小时代》的热烧不退,周崇光“完美”的银幕形象吸引的是一批固定的狂热粉丝。那时,陈学冬需要的是一个在《小时代》之外,真正可以“走入民间”的契机。综艺首秀《一年级》成功让他吸粉无数,一个带有偶像包袱的花美男终于“落地”转变成有血有肉、细心负责的陈老师。正是因为这个深受观众喜爱的形象,首次执导筒的魏楠在为电影《从天儿降》寻找男一号时,选定了陈学冬饰演片中的90后奶爸。
剪辑师出身的魏楠很早因《小时代》认识了陈学冬,但是“印象不深”,和媳妇一起看节目的时候才真正注意到。“这一次他变了一个人,是颠覆性的,在逗比以外,还演出了父亲的感觉,是一个成熟的小鲜肉。”不过,傲娇冬却认为这番演技的提升可不是之前小四导演锤炼出来的,“我一路都是很聪明,自己钻研。现在面对演戏,我会越来越有方法,知道该怎么做,导演给的东西很快就能反应,而不是很死板的那种。”
郭敬明陈学冬爱相随
细数多面人格
“安静的美男子还是逗比?我很矛盾”
在微博、银幕、荧屏的世界里,陈学冬也会分裂出不同的个性,“我在某一个平台会有一种性格,特别明显张扬。”继《一年级》奠定了陈老师的形象之后,他又在新的真人秀《真心英雄》里做起了“智商担当”,也会在张杰自嘲自己对闰土很熟悉的时候来一句“杰哥我对你黑转粉”成功调动气氛。节目制片人马雪说,“冬冬的想法特别多,同样的游戏他都有不同的玩法和表现力,是绝对的高智商、高情商。”同时她也发现了陈学冬心思细腻的那一面,“他比较在乎别人怎么评价自己和认可自己。”面对外界各种议论的“老梗”诸如没演技、花瓶和整容,陈学冬的态度倒也明朗:“我也没去在乎,因为都打击过了。说得有道理的我会去看,真的是要为难你的,我就无所谓。”

90后老师,安抚孩子自有一套。
缺点是情绪化?
“看到很感动的东西,我是说哭就哭的。”
郭敬明在上期封面采访时被问及陈学冬的缺点,给出的答案是“情绪化”。陈学冬回应,“我就是一个特别感性的人,很多事情,如果情感到了,我不会按照理性去解决,会先表现出来。”在这一点上,他和圆滑周到的郭敬明相反,“情绪失控是不好的,但是情感不应该去隐藏遮掩。”感性冬说着说着又来了一句,“现在看到很感动的东西我是说哭就哭的。”
在私底下,他经常问工作室里的小伙伴,你们开心吗?似乎开心才是工作的准则。他说:“我一直都是这么逗的人,团队的氛围好,工作的时间也过得很快。”作为需要经纪团队保护的偶像来说,陈学冬也是记者见到为数不多的可以“畅聊”的人,没有修改提纲,不用删去敏感问题,他半开玩笑地说,“所以我们团队都是我在扛着,压力很大!你看,当你在严刑拷打我的时候,我的经纪团队还在聊着天呢。”不仅是媒体,对粉丝他也从不高冷,仿佛没有考虑偶像的神秘感和距离感这回事。在上海和粉丝录制《周一见》的时候,他甚至可以尺度大开地和粉丝玩桌咚、壁咚、抱起旋转等粉红动作,甚至在桌咚的时候都贴到了粉丝的鼻子。

如何正确聊天?
跟杨幂和郭敬明两个高手摸出了门路
面前的这位已经坐拥大批粉丝的年轻人,早已学会了如何跟记者正确地聊天。在卖萌和开玩笑之间,他准确地掌握尺度,既有乖顺体贴的一面,又有调皮不按牌理 的一面。很多采访过陈学冬的记者对他的印象是“聪明”,反应迅速,还不忘规避掉记者问题里的陷阱。跟了四部《小时代》宣传工作的麦特文化小H回忆,最初他 在接受采访和做活动的时候是略显羞涩拘谨的,“现在冬冬的确更加成熟了,表现得很得体。”
陈学冬也自认一开始并不会说话,但是很爱学习和模仿的他,跟杨幂和郭敬明这两个懂得应对媒体的高手在一起经历了无数采访后,很快就摸出了门路,“要知道观众喜欢听什么,自己想表达什么,媒体也开心了。”聊起自己的改变,他又开始自嘲:“从内心上已经煎熟了,是个老艺人了。”在外人看来,他一路顺风顺水,没有经历过太多波折,17岁起做兼职模特,再赴韩国培训,回国后就遇到了《小时代》和郭敬明。从新人到“老艺人”,青涩褪去,现在正是最美时光,“做了这么长时间的努力,才终于稳定一些,有了点安全感。”他说。

被贴标签是好事
“说明你做一件事情被人家记住了。”
在演艺圈,明星被贴标签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从周崇光到陈老师,从暖男到逗比,陈学冬面对自己身上越贴越多的标签,倒没有觉得有何不好。“我不可能永远只有一个标签,越多的标签贴在你身上,说明你做一件事情被人家记住了。”他甚至会感性地认为,如果十年后大家还叫他崇光,是件很美好的事。“如果有人跟我说,我喜欢了你十年,是从周崇光开始的,我就会觉得超感动。”

《爵迹》陈学冬海报
刚过25岁生日的陈学冬今年并没有许愿,因为“愿望都达成了,没有什么好再去奢求的”。眼下的他,似乎的确是这种“饱和状态”。在这次封面的契机下,半个月内,记者共4次约采,他分别在上海电影节《小时代4》的宣传通告上、北京《长城》的剧组里、成都《真心英雄》的录制现场和南京《爵迹》的片场,“丧心病狂”的工作量印证着一个偶像的走红程度。
三年时间,面对自己的成长和蜕变,全新的作品和形象,以及外界永不停止揣测的、他和郭敬明之间的关系,陈学冬没有排斥任何类型的问题,随时切换着正经和不正经的态度,老练地应对着。
以上内容为南都娱乐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南都娱乐官方网站地址:http://www.sm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