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砍女医生者供认作案经过

新浪热点
摘要|7月15日上午9时许,惠州龙门县人民医院一名内科女医生欧某(女,36岁)在该医院内科住院部办公室被一名男性持刀砍伤。犯罪嫌疑人廖某林已被刑拘,其精神鉴定工作正在开展当中。
细节披露|凶手称携带刀具系想自杀
据廖某林供述:7月15日上午9时许,犯罪嫌疑人廖某林头痛难忍,来到龙门县人民医院住院部找到之前为其看过病的医生欧某,当时欧某正在住院部医生办公室为刚查完房的住院病人写医嘱,欧某称廖某林要按规定到门诊部看病。于是,其认为欧某有推搪之意,加之前年因心跳加剧到县人民医院就诊时,为他诊断的正是欧某。当时,其服用欧某开的药后心跳加剧症状减轻,但出现头痛症状,其认为头痛是欧某开的药物副作用较大导致。在此情形之下,廖某林认为欧某有意刁难,遂从随身携带的挎包内拿出菜刀追砍欧某。至于为什么携带刀具,廖某林交代,近期头痛厉害,如果实在受不了,就用菜刀自杀。

案件回顾|女医生被患者追砍成重伤
7月15日上午9时许,今年36岁的龙门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女医生欧某在医院内科住院部办公室正常工作时,一名男子找到她,说一年前曾经找她看过病,现在又不舒服了,让女医生必须帮他看病。欧医生表示,等查完房,开完医嘱再帮他看。孰料,该男子突然从怀里拿出菜刀砍向没有任何防备的欧医生。欧医生受伤后,在同事的掩护下逃走,而该男子还持刀在身后追杀。
15日中午,欧医生被紧急送往中山一院救治。接诊的医生看到,欧医生身上多处受伤,尤其右手伤势严重。在接受手术之前,欧医生的眼角一直掉眼泪,也不说话,心理受到很大的创伤。目前,伤者欧某经过手术救治后没有生命危险,病情稳定。
防患未然|医疗场所要24小时监控
17日晚,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出《关于进一步防范暴力伤医事件的紧急通知》,要求严密防范全省医疗机构暴力伤医事件,要求严厉打击暴力伤医行为,对医疗场所暴力伤医行为“零容忍”,发生一起打击一起,从严从重处置,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绝不姑息。

有关方面昨天派人前往医院探望受伤医生。
极其凶残|不愿多等挥刀砍女医生
“当时根本毫无防备,谁会想到来向你求医的患者会持刀追杀你呢?”昨日(7月16日),欧医生的丈夫吴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被砍伤后,欧医生情绪一直不稳定,回忆当日情境,仍然心有余悸,亲人朋友安慰两句,就自顾默默泪流,相比身体的损害,可能受伤的心灵需要更长时间来修复。
事发当日的监控视频显示,15日9时11分左右,欧医生查房的时候,病房进来一名男子,说曾经找她看过病,现在头痛不舒服,要求马上帮他看病。欧医生当时正忙着开医嘱,便说“查完房帮你看”。没想到在欧医生低头写医嘱的瞬间,廖某突然从身上取出菜刀,叫嚷着“我用菜刀砍死你!”说时迟那时快,菜刀便挥向欧医生颈部,猝不及防的欧医生本能地用右手挡刀,拇指和食指立时被砍断,鲜血直流。
女医生被患者连砍数刀
医生无辜|事发之前医患并无接触
“看病的正常途径应该是挂号,预约找门诊医生,但廖某当日虽带了病历过来,却没有挂号,没有预约,直接上病房来找医生。按理来说,求医就诊,是要医生帮忙,还带着菜刀,可以看出他当时是蓄意行凶的。用刀砍人时,且刀刀挥向欧医生颈部。凶残无比。”吴医生说,欧医生平时与砍人者无怨无仇,廖某自称一年前曾找欧医生看过病,但事实上,欧医生查电脑记录时,在她接诊记录中,并未查到廖某的就诊记录。

不少人自发到医院看望欧医生并捐款。
官方通报|嫌疑人已被带回公安机关审查
15日傍晚,龙门县公安机关通报称,当天上午接警后,龙门县公安局城东派出所迅速派员赶赴现场,及时将持刀砍人的廖某(男,34岁,龙门县龙华镇人,曾在龙门县人民医院就诊)控制,并带回公安机关审查,现场缴获凶器菜刀一把。案发后,龙门县公安局已成立专案组,以涉嫌故意伤害罪立案侦查,依法严厉打击此类犯罪行为,目前该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当中。经过全力救治,被砍女医生目前没有生命危险。
有消息称,该患者据称有精神疾病病史,龙门县医院方面正对此核实。但该男子砍伤医生的具体原因,警方正在进一步调查。
联名谴责|50万医师签名谴责暴行
7月16日,广东省医师协会在官网发布声明,强烈谴责伤医暴行,要求有关部门依法严惩伤医肇事者,并呼吁全社会要尊重生命、尊重医学、尊重医生。广东省家庭医生协会也发起“暴力伤医零容忍”的大签名活动,呼吁全社会共同谴责暴力伤医的犯罪行径,目前已有近7000人签名。
而记者也留意到,今日起在医护人员的朋友圈中重新兴起了“百万医师联合签名:拒绝暴力!”的行动,目前已有近50万医师参加。
伤医频发|去年杀医伤医事件155起
最高人民法院在涉医犯罪典型案例的新闻通气会上通报,去年发生杀医伤医事件155起。最高法表示,对于摆放花圈、焚烧纸钱、悬挂横幅、堵塞大门等方式扰乱医疗秩序造成严重损失或者情节严重的,法院将坚持依法惩处。
事件反省|严惩善治都不能少
在纾解医患矛盾方面,需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公安、司法机关要积极依法履行职责,准确界定冲突和纠纷的性质,在法律框架内妥善解决。打造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畅通医疗纠纷司法处理渠道,这样,双方协商不成,走司法途径自然成为首选。另一方面,要加强立法工作,完善制度保障,从源头上理顺医患关系。据悉,目前北京市已启动医务人员权益法律保护制度研究,并将针对医务人员的权益保护提出立法建议。希望国家层面的类似举措也能早日研究出台,让相关的法律制度更加完善。
(新浪新闻客户端综合新快报、南方都市报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