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资讯

伊朗与6国就伊核问题达成协议

伊朗与6国就伊核问题达成协议

新浪热点

关注

摘要|伊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和伊朗14日终于就伊核问题达成全面协议,伊朗承诺绝不发展核武器。

达成协议|伊朗承诺绝不发展核武器

伊朗外长和欧盟代表刚刚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协议达成。声明称,协议将确保伊朗核项目用于和平目的,伊朗确认绝不寻求发展或获取任何核武器,关于核计划的所有安理会和多国对伊制裁将被取消,对各方而言都是一个好协议。

历史性文件|伊核问题全面协议9大要点披露

经过马拉松式谈判,伊核问题六国与伊朗14日在维也纳达成伊核问题全面协议。新华国际客户端了解到,这份全面协议包括一个主要文本和五个技术附件,目前还未正式向外界公布。以下是记者根据外媒报道梳理的部分要点:

1.伊朗重申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寻求、开发和获得任何核武器。

2.成功落实全面协议将使伊朗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相关规定下完全拥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力,伊朗的核计划也将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其他签约国受到同样对待。

3.伊朗将把离心机的数量削减三分之二,从约1.9万台减少至6104台。

4.国际社会对伊朗的武器禁运将再持续5年。

5.国际原子能机构人员可以在24天内进入伊朗境内被认为可疑的地点。

6.国际原子能机构核实伊朗核计划的和平性质后,联合国、美国以及欧盟将解除对伊朗的经济和金融制裁。

7.如果伊朗方面违反协议,相关制裁将在65天内恢复。

8.伊朗有权对国际核查人员的核查要求提出异议,由伊朗和六国人员组成的仲裁机构将做出裁定。

9.伊朗阿拉克重水反应堆将重建,仅用于和平目的。(记者杜健,编辑朱东阳,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

数十年来数次|伊朗罕见直播美国总统讲话

奥巴马刚刚就伊核协议讲话,法新社称伊朗国家电视台罕见的进行了直播,此种举动自1979年两国交恶以来共两次,上次是4月2日伊核框架协议达成时奥巴马的讲话。奥巴马称,协议将切断伊朗所有拥核途径,这是需要把握的契机,他将否决任何阻碍协议实施的国会立法。

连锁反应|国际原油价格急跌

协议正式达成的消息公布后,WTI和布伦特原油价格双双急跌,因投资者担心伊朗的原油产能将随着制裁解除回归国际市场。

一旦协议签署,油价可能会继续下跌,因为伊朗将可以立刻开始销售现有的3000万至4000万桶石油,如果以每天20万桶的供应速度计算,新增的石油供应量将能够持续半年的时间,而在此期间,伊朗还能开始提高现有油田的产量。

那些没有认真削减成本的产油国和石油公司将成为输家,石油消费国和开车一族将继续受益。

事件回顾|谈判曾多次加时

伊朗核问题缘起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伊朗开始核能源开发活动,该国一直强调核项目是出于和平目的,而不是为了发展核武器,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则长期质疑德黑兰的真实意图。2010年6月,安理会通过“史上最严厉”的贸易制裁方案,导致其经济陷入衰退。

据伊朗与六大国在2013年11月达成的阶段性协议,伊朗本应在2014年7月20日前就其核计划作出妥协,寻求通过谈判达成伊核问题全面协议,然而由于严重的分歧未能得到解决,各方将期限延长至当年11月24日,随后又再次延长被至今年的6月30日。

进入2015年,伊核谈判出现重大突破。4月,伊朗与六大国就至少在10年内限制伊朗核计划达成框架性协议,然而在核查范围、制裁解除时间、伊朗未来核设施建设、保有离心机数量、现有低纯度浓缩铀的处理等细节问题上仍存在较大分歧。

当地时间6月30日,伊朗核发展项目谈判各方同意将谈判期限延长到7月7日。7月报道,与会的谈判代表称为了给各方更充分的时间准备谈判内容,谈判将再次延期。终期限是7月12日。

后续影响|伊朗人看到经济复苏希望

虽然取消经济制裁的时间表尚未确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一旦针对伊朗的经济制裁取消,将会给它的经济带来极大的提振。

此前联合国、欧盟以及美国均对伊朗施行了制裁措施,内容包括禁止进口伊朗石油和天然气、冻结某些个人和企业资产、禁止与伊朗银行和金融机构进行交易等。《华尔街日报》文章说,自从2012年收紧对伊朗的制裁以来,伊朗经济陷入衰退的深渊,直到一年前才开始有所恢复。

一位参与谈判的欧洲外交官表示,制裁取消后,伊朗的经济年增幅将有望达到8%的水平。

虽然目前不断下跌的油价也许会抵消解除制裁带来的部分好处,但这对于伊朗人来说,协议已经让他们看到了经济复苏的希望。

媒体梳理|伊核谈判中的中国贡献

一、秉持谈判原则

第一,坚持和平解决方向。无论是进入顺境还是遭遇逆境,中国都坚定支持通过对话解决伊核问题,反对诉诸武力的选项,不赞成单边制裁的冲动。

第二,秉持公正客观立场。在伊核问题上,中国既支持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反对核武器扩散;也主张对伊朗合理的安全及经济利益予以考虑,不应该剥夺伊朗和平开发核能的权利。

二、充当斡旋角色

伊核问题牵涉面广,既有政治因素,也有技术难题。长期以来,美伊关系处于敌对状态。伊朗研发核技术的能力和决心与美欧阻遏伊朗拥核的立场形成严重对立。伊核问题的背后,实质是美国与伊朗的角力。

而中国既与美国保持密切关系,也与伊朗保持良好关系,且一直努力推动美伊两国的直接对话。因此,在伊核谈判过程中,中国首先作为第三方斡旋者在劝和促谈,化解美伊分歧。

每当出现一些问题不能解决的时候,美国和伊朗双方总会来找中国,中国实际上起着一个润滑剂的作用,劝和促谈。

三、提出建设性解决方案

伊核谈判已历时12年,谈判之路波折坎坷。鉴于各方分歧较大、部分利益攸关方历史积怨和疑虑较深,中方建议在伊核谈判的具体谈判方式上采取分步对等原则,在合理的时间框架内首先达成一揽子协议,然后分步加以实施,同时坚持灵活务实、相向而行的态度,聚焦未决的难点问题,找到各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四、弥合各方分歧

在伊核谈判进入3月底、各方期待达成一项政治性框架协议的谈判阶段,伊核谈判进入艰难的冲刺阶段。王毅外长称之为“跑好伊核问题马拉松最后一公里”。

为促成3月31日之前各方达成一项政治性框架协议,今年以来,中国政府做了大量工作。

继习近平主席与美国奥巴马总统2月就伊核问题通话后,国务委员杨洁篪也与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就此问题深入交换了看法。中国外长王毅还于2月访问了伊朗。

与此同时,外长王毅亲自牵头做了大量沟通斡旋工作,不仅马不停蹄与各方进行了密集的多边、双边会晤,而且在会晤中汇集各方诉求,整理思路,寻找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由于双方都坚持各自立场,谈判异常艰难。

  • 伊核谈判12年划句号 伊朗与6国达成协议

    伊朗核问题谈判的最终期限一拖再拖,今天,长达12年的马拉松谈判终于迎来了曙光,达成历史性的全面协议。

    查看详情
  • 伊核协议达成:一大型市场料向海外开放

    经济规模超过泰国,原油储量可以比肩加拿大,使得伊朗成为目前依然向大型股票投资紧闭大门的最重要市场。

    查看详情
  • 伊核谈判现曙光 细数伊核问题大事记

    伊核问题相关六国与伊朗自2013年起,经过多次延期及多轮马拉松式艰苦谈判,达成最终全面协议。

    查看详情
  • 伊朗核协议达成 国际油价跌幅逾1%

    此前外界预期伊朗核协议最终将达成共识,打压油价。NYMEX及布伦特原油期货日内跌幅均逾1%,NYMEX原油跌幅最低至51.11美元/桶。

    查看详情

(新浪新闻客户端综合中国新闻网、华尔街见闻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