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资讯

多地公众吐槽未领到高温津贴

多地公众吐槽未领到高温津贴

新浪热点

关注

摘要|近日各地进入“烧烤模式”,人社部等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按规定发放高温津贴。尽管国家早有相关规定,但许多地方仍有不少公众吐槽称“没领到”。高温津贴“缺失”或被偷梁换柱克扣,必须严厉查处。

克扣津贴|有单位用绿豆等“冲抵”

目前全国有27个省区市已出台“高温津贴”标准,但多地标准数年未涨。即便如此,许多中小企业的员工、流动性强的农民工仍领不到高温津贴,或是常遭打折扣。有的老板不按规定按月份发放,竟按超过35°C的高温天气具体天数发放,有的单位用绿豆、饮料等防暑降温物资“冲抵”,蒙混过关。

在一个由人力资源人士组建的QQ交流群里,一位房地产销售公司的HR表示,自己公司的销售人员很多要在户外工作,经常要在外面待一整天,但是公司并没有高温补贴的规定。另外一位物流公司的HR介绍了相似的情况,虽然最近高温持续,但是公司的快递员依然奔波在外,既没有因为高温天气停止工作,也没有得到相关的福利和津贴。

敦促落实|仍有人不知“高温工时规定”

在午后烈日下的北京大街上不仅不乏园林工、清洁工的身影,仍有人不知道“高温工时规定”,多数表示“并未指望能足额拿到高温津贴”。

全国总工会表示,各级工会要督促用人单位严格遵守高温作业时间要求,重点督促企业落实按时、足额发放“高温津贴”费用,不得以发放钱物来替代提供防暑降温饮料,凡属防暑降温饮料的不得冲抵高温津贴。

高温福利|哪些高温福利你该有?

1.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

2.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

3.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

天气早知道|此轮高温15日起消退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称,这将是今年来最大范围的高温天气,不过高温持续的时间不长。随着冷空气和阴雨天气的到来,15日起,高温将逐渐消退。

马学款称,华北平原和黄淮地区的高温较为“凶猛”,局部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9℃~40℃。究其原因,上述地区目前正处在“灿鸿”的外围云系和降雨云团两个天气系统的晴空区,因此日照强,辐射增温较为显著,气温明显上升,炎热不断升级。

在强度方面,华北黄淮等地的高温强度比南方地区高温强度要稍强一些。15日,北方冷空气活动加上南方的降水,高温范围有所缩小,强度有所减弱。

火力全开|各地开启“烧烤模式”

北京:交警皮鞋被烫开胶 户外可烤熟生虾

13日,北京首个高温日拉响橙色预警,局部地区超过了40℃,有网友笑称“与烤肉只差一撮孜然”,而在天安门执勤的交警,皮鞋被烫开了胶。

记者用食材在右安门附近的健身器材上进行了实验,上午10时20分,小区健身器的表面温度已高达58℃,半小时后生虾被“烤”红。

河北:高温致秦皇岛民居玻璃爆裂

近期潮热天气已影响到居民生活。刘女士在客厅中听到“砰地一声”,发现客厅的玻璃开始出现裂痕,截止今天,高温升至36度,玻璃全部碎裂成网格状图案。

邯郸街头3小时内6人晕倒

120急救中心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经初步统计,仅邯郸市主城区,短短3个小时就有6位行人晕倒,其中2人不幸死亡,给亲人带来巨大悲痛。此类意外事件除了与患者的健康状况、饮酒、剧烈运动有关外,高温天气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湖南:张家界、慈利两地突破37℃

13日,益阳、长沙、张家界升级预警信号,相继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提醒市民注意防暑降温。不过高温持续的时间并不会太长,14日晚起,随着冷空气和阴雨天气的到来,高温将逐渐消退。

如何防暑|高温防暑指南

1、尽量避免午后高温时段的户外活动,对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温指导,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有关部门应注意防范因用电量过高,电线、变压器等电力设备负载大而引发火灾;

3、户外或者高温条件下的作业人员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4、注意作息时间,保证睡眠,必要时准备一些常用的防暑降温药品;

5、媒体应加强防暑降温保健知识的宣传,各相关部门落实防暑降温保障措施。

(新浪新闻客户端综合中国新闻网、钱江晚报等媒体报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