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私僵尸肉流入机关学校食堂

新浪热点
摘要|广东、广西、天津等沿海地区屡破案值数亿甚至数十亿元的走私冻品大案,有的僵尸肉竟“打”过二战。媒体称,珠三角等地冻肉销往北方机关及学校食堂。
二战储备|最“老”鸡爪封存于1967年
此前,南宁市警方在查获一批走私冻品时,发现其中一些鸡爪包装袋上印制的包装日期竟然是三四十年前,其中时间最长的包装日期显示封存于1967年。“早年还有二战时期一些国家为战争储备的冻品走私入境,近年来国际商检日趋严格,这种情况已明显减少,也不排除有少量年份较长的冻品走私入境。”广西警方一打私民警告诉记者。
僵尸肉冷冻费每年17元
销往各地|走私牛肉走进高档西餐厅
从珠三角等地海关缉私部门查缉情况看,当地进口的冷冻肉产品大部分销往北方地区,主要对象是肉类加工厂、酒楼、机关及学校的食堂、肉食店、小摊档等。广西打私民警介绍,不少走私牛肉进入了西餐厅,尤其一些品质较好的会卖到高档西餐厅,一小片就要三五百元。

海关查获走私冻肉 部分肉龄30年已恶臭
揭秘"僵尸肉"多为美国过期战备肉 销内地小餐馆

央视曝光数千吨走私冻肉 部分已发黄发黑

监管失效|“僵尸肉”成功逃过层层监管
常见的走私路径是,走私人员从境外以低价采购冻品并用集装箱发至香港,之后再发往越南。在中越边境芒街等地拆解后,再雇人以“蚂蚁搬家”的方式将冻品运到境内。长沙海关破获的冻品案即采用这一方式走私入境,再运到长沙进行分销。
利用非设关地码头进行冻品走私也较为常见。拱北海关冻品走私案即采取这一方式:犯罪嫌疑人在境外组织冻品货源并通过海上偷运的方式,在非设关地码头进行走私进境,之后再运往广州、东莞等地销售牟取非法收益。
媒体评论|说好的食品安全呢?
在历史上,“僵尸肉”第一次作为丑闻主角出现,是在1898年的美西战争期间。当时,美国战争部以极低价格从芝加哥等地的肉制品企业采购战备肉。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价格低,为赚取利润,黑心企业将质量极低的牛肉运往当时作为双方战场的古巴。在战场上,这些战备肉由于腐败变质或使用了过量的化学用品,导致大量士兵患上痢疾和食物中毒,最终患病死亡的美军人数是战死的两倍之多。
如今,这些“僵尸肉”又闯过层层关卡,走私入境并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全国各地的宵夜摊、餐厅里,真是让人“细思恐极”啊。从入境到入口,需要横跨海关、工商、食药监、检疫等多个部门,按理说层层把关应是万无一失,结果九龙治水到头来却是无人负责,那说好的食品安全呢?
(新浪新闻客户端综合半岛都市报、检察日报等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