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资讯

高学历女性涉毒案近两年渐增

高学历女性涉毒案近两年渐增

新浪热点

关注

摘要|朝阳法院经对2012年以来至今审结的女性涉毒案梳理发现,女性涉毒案比例明显高于一般刑事案件,且呈高发趋势。另外,作为一个特殊的犯罪主体,高学历女性涉毒案渐增。

高学历女性|涉毒者一般经济条件较好

在朝阳法院审结的涉毒案件中,女性高学历被告犯罪的案件逐年增多,2012至2014年间共有40件涉毒案件中的女性被告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其中26人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从我们统计的情况看,与低学历女性涉毒犯罪不同,高学历女性犯罪主体几乎全部为涉毒初犯、偶犯,有前科劣迹者占比极低。”朝阳法院刑二庭李佳丽法官说。

朝阳法院审理的涉毒犯罪高学历女性被告人一般均具有较稳定的工作或者即使是在高校在校学生,尽管没有收入,家庭条件也都相对较好。 

北京警方销毁毒品

主体低龄化|集中在18至30岁 多未婚

高学历女性涉毒犯罪还呈现犯罪主体低龄化特点。与低学历女性涉毒犯罪主体多为中年、已婚妇女不同,高学历涉毒犯罪女性的年龄大部分集中在18岁至30岁之间,多为未婚女青年。在上述26名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涉毒犯罪女性被告人中,18岁至25岁的有12人,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为大专院校的在校学生,25岁至30岁的有10人,其余4人年龄在30岁至40岁之间。也就是说,近85%的被告人年龄在30岁以下,低龄化特征明显。

信息化手段|虚拟方式“点对面”联系

朝阳法院调研发现,高学历女性涉毒犯罪多利用信息化、科技化手段,不同于低学历群体多采用电话联系,以面对面、点对点的直接交易方式为主。具有高学历的女性涉毒联络主要依赖于新型社交媒体,如利用QQ群、微博、微信等或通过社交网站发布匿名交易信息,通过虚拟方式进行“点对面”的联系。

在运送毒品的方式方面,她们很少直接携带毒品乘坐交通工具,而大多倾向采取利用不知情人少量多次运送的方式,或是干脆以匿名快递、邮寄货品为掩饰而进行的人毒分离的输送。

涉毒原因分析|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从个案情况来看,这部分主体涉毒犯罪主要有三种情况:部分女性因面临工作与家庭生活的双重压力,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沾染毒品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多是源于释放压力;部分生活优越、衣食无忧,但在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的情况下却心理空虚,为了借助毒品寻求刺激、麻痹自己而走上犯罪道路;也有部分是基于情感因素、碍于男女朋友、夫妻、亲属等关系,不好拒绝而被动涉毒。

公众人物吸毒|向公务员等群体扩散

近期演艺人员涉毒案件频发,实际上并非是公安机关重点关注,而是演艺人员自身不严格自律、沾染毒品的必然结果。当公安机关查处打击力度加大,发动群众举报涉毒线索,采取多种有效手段,大量的隐性吸毒人员就容易被排查发现。

《2014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显示,中国吸毒群体向企业事业职工、自由职业者、演艺界人士甚至公务人员等人群扩散。

严惩毒品犯罪|重刑率比普通刑案高13%

6月24日,在最高法新闻发布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刑五庭庭长高贵君透露,近年来毒品犯罪案件数量持续增长。全国法院审结毒品犯罪案件数、判处毒品犯罪分子人数均持续增长,案件数从2007年的 38500件增至2014年的106803件,判处犯罪分子人数从2007年的43360人增至2014年的109692人。这两项数字在去年都首次突破 10万件(人)。

最高法方面称,2014年,全国法院审结的毒品犯罪案件的重刑率为22.66%,高出同期全部刑事案件重刑率13.23个百分点。

(新浪新闻客户端综合京华时报、南方都市报等报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