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抗法英雄刘永福墓地被盗

新浪热点
摘要|6月18日,位于广西钦州市钦南区沙埠镇沙寮村委老虎头村一座山岭上的刘永福墓被发现遭盗挖。目前,墓碑区域基本坍塌,被挖开区域出现一个直径约60厘米的盗洞,警方已介入调查。
其人|立赫赫战功的晚清英雄

刘永福
刘永福(1837年10月10日-1917年1月9日),字渊亭,广东钦州(今属广西)人,今属防城古森洞小峰乡人,祖籍博白东平。他原是反清的黑旗军将领,1883年率黑旗军参加中法战争,屡次大败法军。甲午战争期间,奉命赴台抗日,但最终失败。1895年5月25日台湾割让后,拥立巡抚唐景嵩为台湾民主国总统,自称大将军。同年6月自立为大总统。1917年1月病卒。
隐患|地处山中缺乏必要保护
刘永福墓地位于钦南区沙埠镇虎头村花寮小学附近的一座山岭上,离最近的村庄只有五六百米远。因为要经过杂草丛生的弯曲山路,村民很少去,周边没有安装监控摄像头,平时只有一名草坪养护工人黄某隔三差五去看看。对于刘永福墓,这几乎成了全部的保护内容。大家都只知道是6月18日早上发现被盗,却并不知道盗墓具体发生在哪天。
遭盗|墓碑区域已经基本坍塌
6月18日,有媒体接到爆料称,清代名将刘永福墓被盗。钦州市博物馆文保部陈主任表示,当日上午8点,接到刘永福墓草坪养护工人举报,称其在养护草坪时发现墓被盗挖,事后博物馆会同市文化执法支队前往墓地查看损毁情况。

刘永福墓被盗挖后基本坍塌。 钦州市博物馆提供

直径60厘米的盗洞
被严重破坏的墓地,水泥封土最高处被挖下约1.5米,墓碑倒在了墓前,墓碑区域已经基本坍塌。被外开区域底部可见一个直径60厘米的盗洞,直通墓室内部。
目前,钦南公安分局刑侦大队赶到现场进行调查取证。
后续|墓地被指缺少考古价值
钦州市博物馆文保部陈主任表示,墓里的陪葬品并无记载,他们认为考古价值并不大,目前工作人员正进行回填和修复工作。预计人防、技防、物防立体式保护措施,很快也会有着落。

刘永福墓地原貌
质问|亡羊补牢不可替代责任
为加强保护这个野外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关部门已经表示,争取尽快装上监控。然而这样的亡羊补牢,并不能取代责任追究。
刘永福墓的被盗,暴露了当地对文物的重申报轻保护等问题。按理说,保护刘永福墓并不需要太大的投入,比如从村民那里拉线安装监控探头,聘请两个专门守墓人,墓地安全或许就有保障。墓地被盗的严重后果背后,是政府对文物保护的失职、渎职。
读法|相关文物管理者应担责
按《文物保护法》规定,文物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造成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损毁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链接|英雄之墓凭何屡遭此劫
被公认为民族英雄的冯子材也是钦州人,其墓跟刘永福墓一样是野外的文保单位,也曾多次被盗,2013年2月被盗走两只石虎后,有关部门加装了监控探头。
而早在2013年,位于衡山县福星村的南宋抗金英雄、刑部尚书赵方陵墓也多次被盗和破坏。只是由于赵方墓构造较好,盗墓贼并没得逞。
热门点评|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永福墓的被盗,暴露的是当地对文物的重申报轻保护等问题。笔者认为,墓地被盗的严重后果背后,是政府对文物保护的失职、渎职。
(新浪新闻客户端综合新京报、南国早报、钦浪网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