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赣高速塌桥通车尚不足10年

新浪热点
摘要|6月19日凌晨3时许,位于粤赣高速广东河源城南出口的匝道桥突然垮塌,4辆大货车瞬间栽落十几米高桥底,造成1死4伤。广东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方面怀疑事故为超载车队所致。常年在此行驶的一些司机却认为,该匝道桥的建造质量不合格才是主要祸因。匝道引桥目前通车时间不到10年。
现场直击|匝道桥垮塌4车坠落
“听见‘轰’的一声闷响,我还以为是地震了。”距塌桥地点不足千米的汽车轮胎修理店店主张老板深夜被惊醒。“第二天一早起床吓了一跳,原来是高速公路匝道桥塌了。”他说。
记者昨天在现场看到,一条数十米长的匝道从十米多高的桥墩上坠落,整个桥身扭曲撕裂。桥底下,4辆头身变形的大货车堆挤在一起。
在撕裂的桥体横断面接口处,记者看到一些混凝土呈蜂窝状,一些空隙处甚至可以伸入一个手指。一位在现场维护的施工人员说:“高速公路的接口横断面怎么能这么粗糙,这连国道建设标准也比不上。”
粤赣高速匝道断裂事故
伤亡情况|事故造成1死4人受伤
广东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昨日下午通报,在当天坍塌的桥面上约70米范围内,共有4辆装载瓷土的重型货车,其中3辆车翻出弯桥外侧,1辆侧翻在桥面上,事故共造成1人死亡4人受伤(其中1人重伤,3人轻伤),受伤的4人目前情况稳定,没有生命危险。
据了解,3名伤者在河源同济医院接受治疗,分别是钟万荣(40岁)、甘朝熠(34岁)、席贵斌(34岁),3人均为腰椎骨折;另一伤者易劲松(37岁)在河源市东江医院接受治疗,轻伤,无生命危险。4人均系江西宜春人。

救援力量|及时对路段进行封闭
河源市消防支队称,他们接警后到达现场发现,4辆满载瓷土的大卡车侧翻在桥下,车上运的瓷土在地上堆起小山。车上一共有5个人,其中几名司机被困在驾驶室内。消防员用液压钳等设备进行紧急救援,救出了4名伤者。早上5时半左右,被困时间最长的最后一名司机被救出,但不幸当场死亡。其他4名伤者被送往当地医院救治。
河源市交警支队表示,坍塌的匝道桥总长130米,其中约73米发生了坍塌,中间有两个桥墩,桥墩间距约24米,断裂桥面与地面的最大高度约11米。交警到达现场后,首先对路段进行了封闭,避免更多车辆进入坍塌路面造成更大的伤亡。

原因探查|通报称为严重超载引起
广东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敖道朝初步勘察后介绍,这个匝道桥设计使用年限为一百年。他认为,匝道桥坍塌的直接原因初步判定是几辆大货车同时严重超载,超过了设计上限所引起。
敖道朝说,该匝道桥的设计荷载是“汽车-超20级”,即理论上桥体上有一台55吨的车行驶,同时前后10-15米可以分别有两辆20吨载重的车行驶。“现场目测初步判断,跌落桥底的4辆货车每辆车的载重加上车身自重约有100吨重,严重超过了桥梁的设计载重,理论上会引起桥梁坍塌。”

粤赣高速河源市境内匝道桥梁发生断裂并垮塌的示意图
公路资料|建成距今使用不足10年
公开资料显示,城南匝道桥是由广东粤赣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设计单位是铁道第二勘测设计院,施工单位是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为广东翔飞公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该匝道桥总长130米,桥面净宽7.5米,于2005年12月建成通车,距今使用不足10年。
广东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昨晚通报称,从现场情况初步判断,怀疑事故为超载车队所致。按照国家公路桥梁养护规范,高速公路桥梁定期检测周期不超过3年,这次事故匝道桥为每2年检测一次,最近一次检测时间为2013年11月,历次的检测结果均评定为一类桥(即技术状况优良,能保证正常通行安全的桥梁)。目前,有关部门已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情况和事故原因进行调查。

粤赣高速公路2013年度桥梁底气检查报告。
司机质疑|质量不合格才是主要祸因
但一些常年行驶在粤赣高速的司机认为,该匝道桥的建造质量不合格才是主要祸因。这些司机说,在运输繁忙的粤赣高速广东境内,出口匝道引桥上,大货车紧密排列是常态,货车要出匝道自然要慢行。“你总不能在设计上规定,要求几辆货车不能在同一时间待在匝道上吧。这样一个高标准建设的匝道桥就因为几辆超载货车就塌了,也太不正常了。”
专家解析|需对频发的塌桥事件认真反省
“说垮塌比较合适,不是断裂”。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桥梁教授单成林说,从网上的图片看,桥梁是整体坠落,该跨桥梁平面上有一些弯曲,属半径比较大的弯桥。他说,从发来的照片和资料看,桥梁是从桥墩的连接部位落下的,并非从中间断裂。
一些桥梁建设专家认为,需对频发的塌桥事件认真反省,严查事故原因并追责,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堵塞漏洞。如要搞清楚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是否具备相应资质,桥梁建设是否经过公开招标,是否经过严格的审核和验收等等。这些亟待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并向公众公布真相。

专家解释垮塌原因
律师发声|谁负责?关键在鉴定报告
广东德良律师事务所律师李能贤认为,现在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有关方面出具的鉴定报告。
李能贤说,一般桥梁给出的合理承重会存在误差,但这个误差是在允许范围之内的,计算上误差去看,如果严重超载,则应该为货车方面负全责。如果货车确实超载,但仍然在合理范围内,则应该由高速路公司、施工单位负主要责任。李能贤特意提醒,除此之外,因为有相关的法规规定桥梁管理方必须对公共使用的桥梁进行定期维护,还应该要求该公司出示桥梁维护的证据以作辅助。
(新浪新闻客户端综合南方都市报、京华时报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