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屯飙车案2名司机被收监

新浪新闻客户端
摘要|备受关注的大屯路飙车案宣判后的上诉、追诉期满,判决生效,两名被告人于沐椿、唐问天于6月2日被收监执行。他们的刑期预计分别至今年9、10月。

6月2日,大屯路飙车案两名被告人唐问天、于沐椿被收监。 朝阳法院供图
6月2日上午9时,唐问天、于沐椿二人身着便装来到朝阳法院刑事审判庭。法院依据生效判决确定的刑期及此前二人的羁押情况,依法出具了刑事裁定书,明确了二人的刑期起止日期。履行完相关手续后,唐、于二人当场被法警铐上手铐并被带上警车,由北京市朝阳区看守所交付执行。
拘役错过高考|被告人称感觉“糟透了”
其中一名被告人于沐椿目前正读北京的一所私立高中,上高三,此次被判拘役预示着他将错过高考。对此,于沐椿说他可能会参加明年的高考。而在家里等待判决生效的时间,他称一直在反省,并感觉“糟透了”。
据悉,因此前二人已经分别被羁押了30天,唐问天的刑期将至10月2日,于沐椿的刑期将至9月1日。
大屯路超跑飙车案开庭
判决回顾|两人一审被判5个月及4个月拘役
5月21日,朝阳法院对唐问天、于沐椿危险驾驶一案公开审理,经过一个小时的庭审,法庭当庭作出判决,以危险驾驶罪判处唐问天拘役五个月、并处罚金一万元,判处于沐椿拘役四个月、并处罚金八千元。
宣判当天,因一审判决尚未生效,故此前已被依法取保候审的唐、于二人在宣判后自行离开了法院。
两人认罪
两名被告人此前因刑事拘留期限届满,已被依法采取取保候审强制措施。庭审当日,两人身着一黑一白衬衫被带入法庭。唐某个子稍高,穿黑色衬衫,声音低细,站得笔直双手并在裤缝线上;于某白衬衫,戴着眼镜,东北口音。
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唐某、于某无视国法,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且系共同犯罪,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均应以危险驾驶罪追究刑事责任。
“没有异议。”对于指控的事实,两名被告人及辩护律师均表示没有异议。因两被告人认罪,该案适用简易程序审理。
事件回顾|北京鸟巢隧道两跑车相撞
4月12日凌晨,多名网友称,“北京鸟巢隧道两跑车相撞,法拉利与兰博基尼上演现实版《速度与激情7》,兰博基尼被撞得支离破碎。”凌晨零时40分许,记者确认该事故于11日22时许,发生在朝阳区大屯路隧道北沙滩段,由东往西方向。车祸现场无人死亡,一人受轻伤。
北京大屯路豪车相撞
超速3倍
根据5月13日北京警方首次公布的现场监控画面,两车当时最高时速在179至215公里之间,超出限速至少三倍。在面对警方和媒体询问时,法拉利司机率先承认飙车,但兰博基尼司机坚称在“正常行驶”。
揭秘车主|一人为高中生 一人为大学生
法拉利车主为于某,20岁的于某是吉林省长春市人,他所驾驶的法拉利,登记的车主张某正是其母亲。张某曾在东北一家从事石油行业的公司担任副总。
于某从长春来京后,在一家知名私立中学就读高三,该学校一学年的学费便在10万元以上。在校期间,于某热衷于参与社团活动,在该校一个社团里有他不少的好友。
兰博基尼的车主为唐某,其被证实曾是一名台球天才。现年21岁的唐某,六年就在“cuetec(丘泰克)来力”杯九球公开赛北京站夺冠。当时年纪不大的唐某就已经在台球圈内闯出了一些名堂,被圈内称为“大天儿”。
唐某的母亲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证实了儿子确实从事职业台球,不过最近两年主要在跟朋友学习炒股。并表示,儿子的兰博基尼就是他自己通过炒股掘取的第一桶金再加上家里的赞助购买的。
同乘女子|事故受轻伤 已达成庭外和解
据悉,车祸造成兰博基尼车内乘客徐某(女,24岁,辽宁省人)腰椎爆裂性骨折,经北京红十字会急诊抢救中心司法鉴定中心鉴定所受损伤为轻伤一级。
5月11日,也就是唐、于二人取保的前一天,被害人徐某正式向法院递交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起诉书。而5月22日据新京报记者了解,徐某的赔偿事宜已经达成庭外和解,被告人家属亦对造成的公共设施损失进行了赔偿。
量刑答复|量刑未考虑被告人高考事实
对该案两名被告人的量刑,具体是考虑其犯罪事实及对社会的危害性,这是量刑的基础。另外,量刑也考虑两人的态度和犯罪情节。尽管于沐椿在读高三,面临高 考,但两人均已成年,从其超速竞驶、公共设施被损坏、致一人受轻伤等情况看,不能说情节较轻,故在具体刑罚适用上不会考虑于沐椿是否要参加高考。
焦点释疑|为何不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从客观行为来看,两车竞速过程中并无其他车辆或行人经过,现场围观人员则聚集在隧道中间位置,与肇事现场有一定距离。最终的事故结果是导致车上一人轻伤。从发生严重后果的可能性和事故的实际后果来看,该案在客观方面也不符合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构成要件。
背景探讨|超跑圈有模仿电影现象
有网友称,大屯路飙车案中倒车与逆行的情节是在模仿电影的桥段。小钟说,模仿电影桥段的玩法确实存在于超跑圈,但其实是一种比较低端的玩法。真正资深的玩家会模仿国外专业人士竞速和漂移的视频。总之,资深玩家更注重技术,入门玩家更注重场面。
(新浪新闻客户端综合新京报、法制晚报、京华时报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