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尸男童尸检:死于营养不良

新浪新闻客户端
摘要|今日上午,河南信阳市公安局羊山分局完成“干尸男童”的尸检并向家属出具了鉴定结果。死亡原因系重度营养不良伴褥疮形成及结核病,最终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排除药物中毒与打死。

家长在殡仪馆辨认尸体。图片来自网络
尸检结果|河南警方公布干尸男童死因
男童父亲王新红介绍,尸检结论显示,儿子的死亡原因系重度营养不良伴褥疮形成及结核病,最终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排除药物中毒与打死。
“鉴定报告中还说孩子骨头没伤,皮肤外伤不能导致死亡。”王新红说,公安部门不允许家属对尸检报告进行拍照或复印带出。
记者致电信阳市委宣传部、公安局新闻科、民政局等部门负责人,均未得到回应。
王新红介绍,目前的尸检结果不排除儿子在养老院遭受虐待,比如不给饭吃等。他还在等待信阳市调查组对此事的调查结果。
事件回顾|河南信阳市救助站一男孩因不明原因死亡
4月28日,新京报报道河南信阳市救助站一位13岁男孩因不明原因死亡,其父亲确认尸体时,看到孩子已瘦成皮包骨头,如同“干尸”。
信阳市民政局通报此事称,去年10月2日,13岁男童走失,当晚被羊山分局老城派出所送往救助站,救助站先后将其安置到新天伦养老院和康馨社会养老服务中心。
今年3月31日,男童被急救车送到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被诊断为营养不良(中度)、贫血(轻度)、急性胃炎、头面部软组织擦挫伤、低蛋白血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诊疗计划中说明“病情危重,随时有死亡的可能”。
今年4月18日,男童抢救无效死亡。尸体皮包骨头,身上多处伤痕,父母认为他在养老院遭受虐待。
事发后,信阳市成立由市纪委牵头,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卫生局等部门参加的联合调查组,就“救助站男孩死亡”一事展开调查。
男童父母|否认有意让孩子走失 亲友都在帮忙找
王新红说,尽管儿子不是个智力完全正常的孩子,但发现儿子走失以后,“我和妻子还有亲戚朋友就开始寻找,他经常去的地方我都找遍了也没找到。”
谈及网上有人认为是父母有意让王志强走失的猜测和怀疑,他无奈地说,“这怎么可能?人说话得凭良心。”
王志强的母亲刁秀则表示,“简直是胡说,自己的孩子怎么会扔了不管?天下哪一个父母也不会狠心这样做的!”发现儿子走失以后,她和丈夫就开始寻找孩子的下落,并在10月4日到五星乡派出所报了案。随后,他们又到浉河区公安分局报案,并在此采了血样,“分局的人说,信息是联网的,有情况就告诉我们。”
关于寻找王志强的问题,王新红的表弟杨新红证实称,“得知孩子走失后,除王新红一家都在不停地寻找孩子下落外,家里有很多亲戚朋友都到信阳市区帮忙寻找,光我就在那找了好几天。”

王新红提供的儿子王志强生前照片
有人爆料|“孩子一哭就打,有时用木棍”
信阳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之前曾透露,2014年10月3日凌晨1点58分,老城派出所民警将王志强送入市救助站。因正值国庆节假期,为保证其安全,救助站于当日上午8时50分将其转送至救助站临时寄养点新天伦老年公寓。救助站支付代养费用4000余元。
王新红告诉法晚记者,“一位好心人主动给我打电话约我要给我说一些内幕,他告诉我王志强所在的新天伦老年公寓经常发生殴打从救助站转去的孩子的事情。”王新红因此怀疑儿子在老年公寓里遭受了殴打和虐待。
在王新红给记者提供的一段时长近20分钟的录音中,一个自称对新天伦老年公寓非常了解的人士称,新天伦老年公寓生活条件很差,每顿都是冬瓜汤和一小坨饭,想多吃点就被打。
该人还称,“孩子一哭就打,有时用手打,有时用木棍打。护工打,院长也打,副院长打得非常厉害。一般自己花钱在那养老的不挨打,主要是打从救助站转去的。”
在这段录音中,该人说,她在新天伦老年公寓做工期间,对王志强在不在该公寓不敢确定,“从照片的面相上看,有点像(王志强)。”

走失时,志强穿蓝白双花衬衫,母亲刁秀还买了一件厚的让儿子天冷时穿。4月29日,刁秀拿出厚款衬衫回忆,“那个花比这个小些。”衬衫的吊牌还没摘。
存在失职|救助站未按规定发布寻亲公告
信阳市救助站站长李明说,接到王志强后,工作人员将其信息发布在了一个全国性的流浪乞讨人员QQ群,并未在报纸、电视或其他公共场合发布公告。但按照相关规程在王志强死亡后在报纸上发布了讣告。
民政部印发的《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构工作规程》中规定,受助人员因年老、年幼、残疾等原因不能提供个人信息的,救助管理机构应当及时报请公安机关协助核查求助人员身份,并在其入站后24小时内以适当形式发布寻亲公告。

5月1日上午,刁秀手里拿着儿子的出生证明、照片等,来到新天伦老年公寓,想询问儿子生前在这里的情况,被门卫拒绝入内。
相关单位|调查结论或许不会等太久
为了解王志强走失半年后变成干尸事件的最新进展,5月5日,《法制晚报》记者对相关单位进行了实地探访,但信阳市救助站(救助关爱之家)、信阳市民政局以及信阳市公安局都拒绝接受采访。
为了解核实上述录音内容的有关情况,记者又来到新天伦老年公寓,可这座位于信阳市郊区较为偏僻的公寓却大门紧闭。在大门外,在记者说明来意后,该老年公寓的一名工作人员说,“院长到公安局办事去了,这事我们不接受采访。”
提及不接受采访的原因,信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熊本山告诉《法制晚报》记者,4月28日获知该事件的舆情后,市委宣传部在第一时间将情况上报市委。4月29日,市委就召开了有市纪委、市政法委、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监察局等部门参加的会议研究此事,并成立了由市纪委牵头,由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市卫生局等组成的联合调查组。
熊本山表示,“相关单位之所以不接受采访,是因为他们都是被调查的对象,这都要等调查组得出结论后再说,不过,得出调查结论或许不会等太久。”
深入调查|救助站被指常拖欠护理费
新天伦老年公寓位于浉河区鸡公山大街附近,平时大门关闭。据老年公寓主任尹女士介绍,第一次见到男童王志强是在去年10月3日,市救助站将其送来临时寄养。“孩子较同龄人瘦,穿得厚,看起来还好。”孩子说话很快,有时听不清,智力较同龄人确有些不同。问他家里有什么人,他都摇头说不知道。他不爱吃饭。开始还好,吃些稀饭和馍,但不碰米饭、面条。“院长看不过,怕他伤了身子,自己贴补钱买零食给他。”到今年2月,孩子不爱吃饭的问题愈加严重,“说不想吃, 但没见有其他毛病和不舒服。”3月30日孩子离开,“一手拿饮料、一手拿饼干,虽比来时瘦,但也有七八十斤重。”
尹女士称,新天伦与市救助站合作有两年,负责部分救助站的临时寄养。“包括吃、住、护理费用在内,救助站每人每月仅支付800元,还经常拖欠。”基于此,院长决定与救助站终止合作,救助人员3月30日一并撤出,王志强恰在此列。至于救助站将其送往何处、境遇如何,他们无从知晓。
事件还原|儿子外出失踪 却死于救助站
映象网记者从王新红处获悉,他是息县临河乡柿子园村人,现暂住民权路五星乡大拱桥村。儿子乐乐(化名)2001年出生,智力比同龄人较低,但识别家人和地址并无问题。“他不太爱学习,在学校爱和同学打闹,为了怕影响其他同学学习,只好休学在家。”王新红说,乐乐身体并无大碍。
乐乐于2014年10月2日中午从家中走出,到夜未归。当时亲朋好友找遍全城,未找到孩子。于10月4日到浉河区五星乡派出所报警,期间一直在寻找孩子。
今年4月20日,王新红在当地报纸上看到信阳市救助站发了一则公告称,一位男性受助人员,因病抢救无效,2015年4月18日病故于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公告还配有一张死者的生前照片。
看到信息后,王新红立即打电话到信阳市救助站,在救助站工作人员带领下到殡仪馆辨认尸体。经确认,死亡儿童的确是王新红丢失大半年的孩子。

王新红丢失半年的孩子,尸体只剩皮包骨头(家属提供)
家属疑问|身体干得只剩骨头 究竟发生了什么
“看到公告,我们就打电话问信阳市救助站,询问死亡儿童基本情况,随后我们要求到殡仪馆看尸体。”王新红介绍,乐乐4岁时曾动过一次手术,左大腿部位留有伤口,脚背上有一处火烧疤痕。这些特征与殡仪馆尸体均吻合。
“全身上下全是伤痕,身体干得只剩骨头,我想知道发生了什么。”王新红称,去年走丢时乐乐的体重为90多斤,身高1米3左右,但孩子尸体的体重只有30多斤。当时看到孩子膝盖肿的很大,骨头很细,还有断裂,全身都是伤痕,有的地方连肉都没有了。
“救助站为什么不早登报,也没有通过其它方式联系我们亲属。”王新红称,报警之后一直在等消息,也曾四处寻找,但仍杳无音信。
此外王新红还表示,在和信阳救助站交涉期间,他目睹救助站的各种不正常情形,“一个孩子打着赤脚在嗷嗷叫,敲击着大铁门”,感到十分揪心。
救助详情|工作人员称不知孩子是什么病
4月28日中午,信阳市救助站一工作人员称,乐乐是“智障儿童”,几天前送去信阳第一人民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具体孩子是怎么病的也不清楚,我们不可能跟踪他。”该工作人员称,已向家属出示书面材料,不便向记者透露更多信息。
王新红表示,认领乐乐的尸体之后,只收到了市救助站提供的一张派出所“出警记录”,这份手写记录显示,“10月3日0时左右,步行街麦当劳快餐店有人报警称有一名男孩找不到家。老城派出所将其送到市救助站。”落款为老城派出所,时间为2014年10月3日。
信阳市救助站一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乐乐是由老城派出所送来的。对警方送来孩子后,为何一直没有联系家属,以及孩子为何送医抢救,救助站工作人员没有答复。
小编点评|推责不如释惑
信阳13岁男孩走失半年死亡,尸体似“干尸”,引发社会关注。此事件疑点颇多,家属报案并到派出所被采血,另一家派出所为何发现孩子却直接送往救助站?孩子在养老院又受到了什么待遇?坐等相关部门得出调查结论,解开疑惑。
(新浪新闻客户端综合大河报、映象网、新京报、京华时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