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13年追回被警方没收黄金

新浪新闻客户端
摘要|13年前因携带买卖黄金被捕,多次受审最终被判无罪,几经周折后吉林商人于润龙索赔黄金事件日前告结。于润龙已于5月19日下午,在银行完成了国家赔偿交接手续,顺利取回了45860克黄金。
内心忐忑|于润龙:等这一天我等得太久
于润龙称,时至今日,看到这份红头文件仍内心忐忑,“等这一天我等得太久。”
昨日,于润龙展示了吉林省公安厅3月6日出具的刑事赔偿复议决定书。
决定书称,吉林省公安厅于2015年1月8日收到赔偿请求人的刑事赔偿复议申请,请求比照吉林市公安局做出赔偿决定当日的黄金国家牌价,连同变卖的价款一起赔偿申请人与46384克黄金等值的货币,依法变更吉林市公安局赔偿决定。
吉林省公安厅认为,在赔偿请求人申请国家赔偿复议期间,赔偿请求人与赔偿义务机关在赔偿范围、赔偿方式和赔偿数额方面达成了调解协议,该协议符合法律规定,应依法予以支持。赔偿义务机关应按照调解协议书的内容予以国家赔偿。

当事人于润龙。律师张铁雁供图
赔偿交接|顺利完成黄金交接手续
于润龙称,5月19日下午,他按照吉林市公安局要求,在当地交通银行一网点内完成了赔偿交接手续,顺利从窗口领取到了黄金。
“黄金有小盆那么大,事先已经包装好了。”于润龙称,交接全过程进行顺利,领取到的黄金共计45860克,他用袋子装好带回了桦甸市,并存入了银行。据了解,该批黄金上印有“交通银行”和“沃德金”字样,并附有编号。
于润龙赔偿案件委托代理人,北京世纪律师事务所律师张铁雁介绍,之所以最后没有领取到46384克黄金,主要是由于吉林省公安厅此前曾进行过调解,称当初上缴的黄金在纯度上有瑕疵,“重量上被折掉了500克左右,这一提法得到了我们认可。”
事件回顾|非法经营?46385克黄金被扣
2002年9月,于润龙驾驶车辆携带所承包金矿自产黄金和从私人手中收购的黄金共46385克,欲出售时,被吉林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民警查获,所携带黄金全部被扣押。同年10月28日,于润龙被吉林市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
2003年4月29日,丰满区人民法院作出判决:于润龙犯非法经营罪,免于刑事处罚。于润龙不服,提出上诉。2005年7月22日,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依照“从旧兼从轻”原则,于润龙被判无罪。从2005年被判无罪开始,于润龙便向吉林市公安机关追讨黄金,但这笔黄金却始终不见踪影,于润龙的申诉也一次次被驳回。
事情在7年后发生了变化。2012年,吉林市中级人民院认为原审判错误,对于润龙案进行再审。10月,丰满区法院再次判决于润龙犯非法经营罪,免于刑事处罚,但是没收涉案的46公斤黄金,全部上缴国库。于润龙再次提起上诉。

商人多年前被查扣92斤黄金,法院按当时价格算补偿
一波三折|13年后有望获赔黄金
这一波三折的案件引起了最高人民法院和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重视。2013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对于润龙经营黄金案专门作出批复,明确指出于润龙经营黄金的行为不构成非法经营罪,并建议对被告人于润龙因本案所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公平合理地予以补偿。7月18日,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撤销再审判决,改判于润龙无罪。
2014年11月21日,于润龙向吉林市公安局提出国家赔偿申请,请求退还扣押的46385克黄金,并向其赔礼道歉、消除影响。
今年1月4日,吉林市公安局作出刑事赔偿决定书,同意支付赔偿金384万余元。于润龙认为,公安机关以13年前的金价做出赔偿,难以接受。按照现在的金价,这笔黄金的市场价格应该在1200万元左右。于是,他向吉林省公安厅提起行政复议。
3月6日,吉林省公安厅出具刑事赔偿复议决定书,撤销吉林市公安局原赔偿决定,由吉林市警方按照调解协议在三个月内返还赔偿请求人于润龙46385克黄金。

46公斤黄金,导致了于润龙的跌宕人生。
赔款用途|“这笔赔偿先用来还债”
横跨13年的追讨历程,已经彻底拖垮了于润龙原本富裕的家庭经济条件。于润龙的大女儿大学毕业无力继续读研,小女儿也因为家庭原因干脆放弃了学业。
“很多人问我,你这样的家庭为什么最后没离婚?”于润龙称,现在的他回忆起这些年经历的事情,仍然觉得像是一场灾难,“确实对家庭影响非常大,但如果这么多年没有一直走下来,有可能就没有这个家了。”
“生活很苦,但是我们一直都在努力。”于润龙说。
得到这么大一笔钱该怎么花?于润龙表示,毕竟有很多帮助过我的人,“说白了借来的钱要还了”,另外自己还打算做点生意来维持生活,然后尽量忘掉这件事,去迎接新的生活。

资料图
媒体评论|罚没财物去哪了,给民众一个交代
事实上,每一笔罚没的财物,表面上看是取之于法,但归根结底还是取之于民。这些被罚没的财物,无一不是来自于民众的血汗钱,来自于社会的财富。让民众知道这些罚没财物的来龙与去脉,监督罚没财物的支配与分配,有知情权,有发言权,是法治社会的应有之举,也是政府职能部门、执法机关的应尽之责。
现实的执法过程中,许多民众存疑的罚没财物去向问题,或许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因为透明度太低,民众的知情权不够,没问题的罚没财物也能让民众觉得会有问题。吉林商人于润龙被罚没的46公斤黄金,就是一个节外生枝的事例。如果46公斤黄金当初罚没后能够有法监管去向、有责公布去向,民众的狐疑便会自然消除,拉锯一样关了放、放了关的于润龙,便不会往黄金的去向问题上多思多想。
新浪新闻客户端综合新京报、钱江晚报等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