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资讯

贵阳楼房垮塌事故致16人遇难

贵阳楼房垮塌事故致16人遇难

新浪新闻客户端

关注

摘要|5月20日贵州省贵阳市区一栋九层民房垮塌,多人失联。不过新华社记者现场采访时却遭副市长指挥抢夺相机,随后双方就此展开激烈争论。此外,针对垮塌是房屋质量问题所致的传言,岩土工程专家田硕分析指出,此次房屋垮塌系山体滑坡冲击导致

最新消息|贵阳民房垮塌已致16人死亡

据贵阳市应急办提供的消息,23日12时许,救援人员相继从垮塌楼房废墟中找到3名被困者,3人都已死亡,至此事故已致16人遇难。20日11时30分许,贵阳市一栋9层居民楼垮塌,楼内共有35户114人,其中98人安全,16人失联。

垮塌原因|山体滑坡冲击造成垮塌

拥有24年专业经验的岩土工程专家、工程研究员田硕高速媒体,从现场踏勘和监控录像综合分析,此次房屋垮塌系山体滑坡冲击导致。

田硕表示,从现场踏勘结果分析,此次山体滑坡属于浅表牵引式顺层滑坡,其产生原因主要为近半个月持续有规律降水所致,且5月19日晚的短时强降水直接导致了滑坡的产生。

他还分析到,房屋垮塌如为质量问题所致,应表现为原地垮塌,而非监控录像呈现出的前推垮塌。

贵阳9层民房垮塌

居民质疑|房屋质量可能存在问题

小区居民告诉记者,垮塌的房屋建于2003年,贵州多山,房屋建在山体附近的现象较为常见。记者在救援现场了解到,官方初步认定,此次垮塌“因连续降雨山体滑坡造成”。

但一名小区居民指出,垮塌现场看不到房屋的主体结构,房屋质量可能存在问题。

记者在现场看到,周边有几栋房屋主体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开裂。据该小区居民介绍,2008年以来,小区居民曾向房地产开发公司反映过房屋主体开裂的情况,但投诉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全力搜救|山体裂缝仍在扩张

由于出事小区处于半坡,道路狭窄,大型救援机械暂时很难开进废墟直接救援。记者看到,救援人员正通过搜救犬、生命探测仪等方式开展生命搜索,采取打孔、剪切、撑顶等方式实施营救。还有大型挖掘机正将居民楼之间的道路挖宽,以便大型救援设备进入。

现场救援人员称,发生坍塌的楼房位于山脚一个陡坡处,进入该栋楼房有20多级的阶梯,大型救援器械无法直接开抵展开救援,给救援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由国土、住建等部门在现场组织的3个实时观测点观测结果显示,山体仍有8处裂缝,有的仍处于继续扩散之中,专家和工程队对滑坡山体制订了加护加固方案。目前,小区周边333户住户共1092人已被疏散安置。

坍塌现场|废墟有近三层楼高

事发楼、21栋2单元的一名业主李女士介绍,坍塌的居民楼每层两户。“我当时在厕所,听到轰的一声巨响,以为地震了。”她回忆,当时她打开客厅门发现客厅里全是灰尘,“窗户玻璃也被砸烂了”。李女士打开门,发现旁边一个单元整栋塌下,变成废墟,另一个单元楼也有部分垮塌。

21栋1单元住户陶宇称,11点半左右,他正准备出门,忽然听到隔壁传来巨响,隐约夹杂着钢筋拖拉的声响,足足有七八秒。他跑回阳台一看,发现外面一片白蒙蒙,“眼前全是灰,什么都看不见。”等灰大致散尽后,陶宇发现,“21栋旁边的单元一下子就成了废墟。”

记者2度出示证件被阻拦

采访冲突|副市长被指不抢险 指挥抢夺记者相机

据中新社电据贵阳市委宣传部官方微博“微博贵阳”消息,针对媒体报道“贵阳楼塌 副市长不抢险抢相机”,官方回应称,不存在相关指挥负责同志抢相机的行为。

贵阳居民楼垮塌后,新华社记者欧东衢前往现场采访。他介绍,他在亮明新华社记者身份后,仍被阻挡拍摄,当地工作人员现场指挥:“把他的相机收了。”经了解,指挥抢夺相机者是贵阳市副市长徐昊。

昨日傍晚,贵阳官方对此发布微博回应,称一男青年在未亮明记者身份的情况下,手持照相机闯警戒线进入警戒区照相。与现场指挥和维持秩序的相关工作同志发生争执。经过劝说后,男青年自行离去。不存在相关指挥负责同志不抢险抢相机的行为。

对此,欧东衢随即回应:“当时我将新华社记者证高高举起,确保所有现场工作人员看见。”

  • 贵阳塌楼现场 记者和官员都消消火

    官员与采访记者发生轻微的纠纷,应以就地妥善处理作为大原则,不轻易激化事态,不让采访过程的新闻成为灾难新闻现场的突出部分。

    查看详情
  • 折腾出来的舆论“次生灾害”

    “副市长不抢险抢相机”,这样的表述是否客观准确、有没有情绪化,还有待更多的细节作验证。

    查看详情

(新浪新闻客户端综合央视、新华社等报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