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慕大搁浅游轮暂无人员受伤

新浪新闻客户端
摘要|“挪威黎明”号游轮今日在百慕大附近搁浅,船上有2675名乘客和1062名工作人员,所有人员均安全,船体情况稳定,电力供应充足。该游轮起点为波士顿,从百慕大开出后搁浅。游轮公司发表声明称,船上约3700名人,包括2600余名乘客,1000余名工作人员。目前人员都很安全,无人受伤。

百慕大神秘三角
公司声明|搁浅船只目前无人员受伤
游轮公司发表声明称,船上约3700名人,包括2600余名乘客,1000余名工作人员。目前人员都很安全,无人受伤。游轮从百慕大返航回波士顿,船只离岸时短暂失去动力,导致推进系统受到影响,造成途中搁浅。

从百慕大港拍摄的情况
早前报道|搁浅游轮驶离港口突失动力
据外媒19日报道,一艘从波士顿出发的游轮在百慕大搁浅,船上共载有超过3700人。
据报道,在百慕大搁浅的游轮是一家挪威公司的“挪威黎明”号,船上载有2675名乘客和1062名船组人员。游轮在驶离百慕大一港口时突然失去动力。
据游轮所在公司称,目前船组人员正在评估游轮的情况。游轮公司接下来将提供这起事件的进一步信息。
谷歌海景展现幽灵船残骸
传说揭秘|恐怖而神秘百慕大三角海区
在众多科学骗局中,百慕大传说是影响最大且流传最广的一例,但它的起因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个美国飞行员的传说而已,由于百慕大地处大西洋中心,为了吸引更多的旅游者,百慕大政府不仅没有尝试去澄清这个显然不存在的死亡三角,反而大肆渲染,甚至绘声绘色地将其印入旅行手册中。直到1980年,美、澳科学考察队联合发表声明,声明中称:百慕大没有任何超越自然的地方。但流言仍遍布天下,直到16年后,尚有科学家自称发现了百慕大之谜。

百慕大三角亦称魔鬼三角区和丧命地狱。据说已有50多只船和20多架飞机在此处神秘失踪。
在科学家解释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下面的这几种:
1.磁场说 在百慕大三角出现的各种奇异事件中,罗盘失灵是最常发生的,这使人把它和地磁异常联系在一起。人们还注意到在百慕大三角海域失事的时间多在阴历月初和月中,这是月球对地球潮汐作用最强的时候。
2.黑洞说 黑洞是指天体中那些晚期恒星所具有的高磁场超密度的聚吸现象。它虽看不见,却能吞噬一切物质。不少学者指出,出现在百慕大三角区机船不留痕迹的失踪事件,颇似宇宙黑洞的现象,舍此便难以解释它何以刹那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3.次声说 声音产生于物体的振荡。人所能听到的声音之所以有低浑、尖脆之分,这是由于物体不同的振荡频率所致。频率低于20次/秒的声音是人的耳朵听不见的次声。欢声虽听不见,却有极强的破坏力。
4.水桥说 据认为百慕大三角区的海底有一般不同于海面潮水涌动流向的潜流。因为,有人在太平洋东南部的圣大杜岛沿海,发现了在百慕大失踪船只的残骸。当然只有这股潜流才能把这船的残骸推到圣大杜岛来;当上下两股潮流发生冲突时,就是海难产生的时候。而海难发生之后,那些船的残骸又被那股潜流拖到远处,这就是为什么在失事现场找不到失事船只的原因了。
5.晴空湍流说 晴空湍流是一种极特殊的风。这种风产生于高空,当风速达到一定强度时,便会产生风向的角度改变的现象。这种突如其来的风速方向改变,常常又伴随着次声的出现,这又称”气穴”。航行的飞机碰上它便会激烈震颤。当然严重的时候,飞机就会被它撕得粉碎。
6.幽灵潜艇说 1993年7月,英、美两国联合探险队在这一海域水下l000米深处发现了一艘潜艇,其速度之快,远远超过世界各国已知的任何潜艇。后经查实,在这一天,世界各国根本没有任何潜艇在那一带执行任务,也就是说,这条潜艇根本不可能是人类制造的。因此人们称之为“幽灵潜艇”。以后人们又多次发现它,甚至与之较量,但都没有结果,甚至“丢盔卸甲”。 外星人建造(宇宙中还有外星人吗?) 有人认为,“魔鬼三角”原是外星人在海底安装的强大信号系统,这些信号系统发出的信号严重干扰了船只和飞机的导航系统,损坏了人的神经系统,船只和飞机自然会失去正确的航向。为了证实这一点,美国科学家借助各种现代仪器的监视,指挥一艘驱逐舰快速驶过百慕大海区。结果,军舰受到干扰,葬身鱼腹。
百慕大简介:
百慕大三角,又称魔鬼三角。位于北大西洋的马尾藻海,是由英属百慕大群岛、美属波多黎各及美国佛罗里达州南端所形成的三角区海域,据称经常发生超自然现象及违反物理定律的事件,面积约116万平方公里(45万平方英里)。但是,百慕大三角所谓“神秘”的说法并没有的得到科学界的广泛认同。
近百年来,这里屡屡发生的海难、空难事件神秘莫测,震惊世界。邮船、货轮、帆艇,还有军舰和潜艇乃至飞机,它们在浑然不觉中,在短暂的几秒钟内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同它们的无线电联络突然中断,既找不到残骸,也没发现尸体,它们似乎一下子“融化”在海洋里。据不完全统计,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这里发生的各种坠机沉船事件达240多起,近2000人丧生。(资料来源:国际在线)
新浪新闻客户端综合新华网、中国新闻网等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