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资讯

俄罗斯红场今上演

俄罗斯红场今上演"最强"阅兵

新浪新闻客户端

关注

摘要|今天,俄罗斯将迎来俄现代史上最大规模的红场阅兵。此次阅兵俄将首次展示“顶级”最新武器系统,包括中国在内的10支外国方队也将参加阅兵,看点颇多。

阅兵看点|史上最大规模 中国首次参加

看点一:阅兵参演规模宏大 创历史之最

作为世界瞩目的军备盛宴,卫国战争胜利日阅兵已经成为俄罗斯增强国家凝聚力的特殊方式。此次“俄罗斯现代史上规模最大”的阅兵参加人数将超过1.6万人,194件装甲装备亮相,143架固定翼机和直升机将掠过红场上空。

红场阅兵式六大高光时刻

看点二:多国领导人出席 多国军队参演

据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介绍,5月8日至10日期间,27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会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庆祝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另外,包括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在内的多个国际组织领导人也将参加庆祝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除俄罗斯本国军人外,还有中国、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印度、蒙古和塞尔维亚10国军人参 加阅兵式。据中国国防部透露,此次中方派出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抽组的112人方队,参加红场阅兵,成为外界关注的亮点。

看点三:中国首派方队参加 新阵型亮相

在这10支外国方队中,最让人期待的莫过于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抽组的112人方队。5月9日解放军方队将参加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阅兵式和分列式,他们的表现无疑也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这不仅是中国首次派遣方队参加俄红场阅兵,也将是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大国历史上首次一同参加阅兵。

看点四:新武器首次亮相 洲际导弹压轴

据悉,2015年红场阅兵分为“历史”和“现代”两部分,在“历史”部分中,阅兵式将展示“怀旧兵器”,一些俄军士兵将穿着70年前苏联军装,手持1941—1945年卫国战争时期的制式兵器走过红场。

在“现代”部分,俄将首次展示“顶级”最新武器系统,在出动的194件技术兵器中,有一半是首次展示的新型兵器,其中有“舞会”式和“棱堡”式岸防导弹系统、“同盟-CB”式自行火炮、“台风”式装甲汽车、“库尔干人-25”式步战车和“飞去来器”式步战车、T-14“阿玛塔”主战坦克、RS-24“亚尔斯”洲际导弹。

我军亮点|参演人数最多 气势最盛

我威武三军仪仗队震红场

外国阅兵方阵中方人数最多

“最初俄方计划中方参阅人数为75人,经双方协调后,增至102人。”三军仪仗队政委刘海明介绍,中国方队人数最多,其他9个国外方队均为70人左右。

身着新阵型新礼宾服出场

中方共有112名官兵前往训练,最终9日亮相红场的是102人组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方阵。方阵首次采用8×12的长条队形,陆军4列,海军4 列,空军4列。三个执行分队长,陆海空平行成排行进,这在整个队伍的编程中是史无前例的。从2014年8月1日起,三军仪仗队正式启用第六代礼宾服,这次陆海空都是着新式礼宾服在红场上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中国的军服。

俄语高唱喀秋莎 调快步频

令俄罗斯同行吃惊的是,中国方队不仅军姿过人,而且“唱功”也了得。彩排时用俄语高唱名曲《喀秋莎》穿越红场之后,中国方队可谓“一鸣惊人”。被这种热烈的气氛所感染,中国士兵们的眼睛也湿润了。为了配合节奏较快的《喀秋莎》,队员步伐由平时的每分钟110步至116步,临时提高到每分钟120步。

身高最高 高矮胖瘦几乎一致

受邀的10个外国方队由700多名外国军人组成,10个方队中,来自印度、蒙古、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亚美尼亚、塞尔维亚、吉尔吉斯斯坦、白俄罗斯、阿塞拜疆九国组成的9个方队均为70人左右,而中国军人组成的方队为102人。

来俄参加阅兵的仪仗队战士都是百里挑一,平均身高1米88,在10个外国方阵以及52个俄罗斯受阅方队中身高最高,而且高矮胖瘦几乎一致。

我军高唱喀秋莎穿越红场

习普会晤|习近平两年来第11次会见普京

5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两国元首就中俄关系和彼此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充分交换意见,一致同意中俄要共同维护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果和国际公平正义,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

俄罗斯是习近平2013年3月就任国家主席以后出访的第一个国家,两年多的时间里,习近平主席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有11次会面。

习近平偕彭丽媛抵达莫斯科 与普京会晤

外媒关注|这是中俄相互接近的政治信号

据德国《新德意志报》网站5月1日报道,由112人组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将于5月9日参加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这是中国和俄罗斯在艰难的地缘政治时代相互接近的一个政治信号。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表示,这是中方首次派遣方队参加红场阅兵,展现了两国之间的“战略协作”。据媒体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本月也将访问俄罗斯,与普京总统就长期合作举行磋商。

尽管出现各种猜测,但中俄之间绝不会因此产生针对第三方的“联盟”。

新浪新闻客户端综合央视、中国新闻网、参考消息等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