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资讯

华山景区高物价:要对得起挑夫

华山景区高物价:要对得起挑夫

新浪新闻客户端

关注

摘要|“华山景区宾馆现天价米饭:每碗15元”,五一期间,华山顶峰的东峰饭店的菜价引起网友热议,不过反对的声音远远大于支持声音,理由是山顶的米面油水都是人力背上去的,价格高些能理解。

华山景区回应一碗米饭15元:成本高无欺诈

事件起因|华山“天价米饭”游客微博吐槽

5月2日,网上曝出“陕西华山景区宾馆现天价米饭:每碗15元”一文,华商报记者搜索发现,这一消息最早是重庆晨报实名认证微博发布的,标题是“华山天价米饭15元一碗”,内容称:西安华山山顶一家普通宾馆,菜价都带“6”或带“8”,又贵又吉利!菜单里最便宜的米饭一碗要卖15块,还不送咸菜。姜汁汤46元、虎皮尖椒58元……这是要闹哪样?15块钱可以在超市买七八斤大米了!所以,别人说“别在景区吃饭”是有道理的!

微博发出后,引起网络疯狂转发,不过网友这次大多反对微博的观点,山顶的米面油水、液化气都是人力背上去的,价格高些,能理解。

景区回应|运营成本费用高是主因

昨日,陕西华山旅游集团公司对此事发表了说明。

一、景区餐饮运营成本费用高是导致物价水平整体偏高的主要因素。

由于该事件发生的宾馆位于华山东峰,相关原材料需要人工背负上山,同时为防止垃圾污染,保护景区资源,所有产生的生活垃圾还需人工运输下山,在山下集中处理,运输和处理成本较高,并且山上水资源紧缺,需要从山下运输上山,无形中增加了运营成本。另外,华山景区为24小时开放景区,主峰区内所有宾馆饭店24小时经营,同时节假日期间按照劳动法有关规定,需聘用的员工较多且工资高于平时水平,导致了山上用工成本的大幅攀升。同时为保证山上食品安全,景区在原材料采购上都会选取质量信得过的知名产品,等等众多因素导致了山上物价水平偏高。

二、山上消费严格执行明码标价和自愿消费的基本准则。

华山景区所有经营点的餐饮及商品标价统一按照物价部门规定程序,在自主定价的基础上严格执行商品最高限价备案,实行明码标价、自愿消费原则,游客也可自行携带食品上山,不存在消费欺诈和强制消费等违规问题。

记者探访|水、米、菜、液化气……都靠挑夫背上去

“过节山上需要货物较多,我们有时每天要跑两三趟。有了索道能省些力气,但是要把东西运到各顶峰还得靠挑夫啊!”在华山当了30多年挑夫的芦选民说,从太华索道上站挑上货物送到最近的西峰顶峰也要三四十分钟,送到最远的东峰顶峰得一个多小时。背负的重量,少则几十斤,多则上百斤,视情况而定。

“所有的东西,包括水、大米、蔬菜、液化气等全部都要由挑夫们挑到各顶峰的饭店。”负责华山主峰区酒店管理的经理李晓军介绍,挑夫们上来时挑货物,下山时还要挑游客留下的垃圾,非常辛苦。

游客评价|“价格稍高了一些,但可以接受”

昨日下午1时,记者来到位于华山东峰顶峰的东峰饭店,店员出示菜单,上面显示菜价最低46元/例,最高88元/例,米饭15元/碗。门口有外卖摊点,标注价位显示凉皮15元/份,西红柿、黄瓜均5元/个。

下午1时40分,来自山西临汾的冯钰一行5人来到餐厅用餐。他们点了土豆丝、西红柿炒鸡蛋、鱼香肉丝、紫菜蛋花汤和5碗米饭,最后账单显示共花去290元。

冯钰说:“饭菜做得都挺可口,比有些山下的饭店做的都好吃,价格我觉得稍稍高了一些,但可以接受,毕竟所有的材料都是从山下背上来的。”记者看到东峰饭店菜量适中,盛米饭的碗较大,一碗相当于普通饭店的两小碗米饭。

饭店说法|山上气压小 一罐气用一半多就没气了

“山上所有东西成本都较高,一件货物运上山,经过专人采购、车辆运输、坐索道、挑夫装卸和往山上运送,每一项都要增加成本。再加上饭店24小时营业的员工工资支出以及酒店前期建设费用等,都是附加成本。”东峰饭店经理雷科峰告诉记者,他们免费给游客供热水,光水的消耗就很大。山上海拔高,液化气罐由于压力小经常用了一多半就没法使用了,这也是一种无形的成本。

网友声音|这价格对得起挑夫的辛苦

■反正如果是我的话,看到这种价格,我宁愿那一顿饿肚子。

■华山上的吃的喝的,都是挑夫一个个靠人力背上去的,新闻曾经报道过独臂挑夫,没看过的去网上看看,嫌贵你别吃,没人逼着你吃。

■五一劳动节,请不要给劳动人民添堵。

■还记得有次爬华山,遇到一个挑夫给爬累了的我们唱歌,特别暖!这价格,一是明码标价,二是对得起挑山工的辛苦!

■只要不逼着你吃,明码标价定什么价都是合理。明码标价总比事后宰人好,嫌贵可以不吃呀。

■机场一碗面50元,你怎么看?

  • 陕西华山景区宾馆现天价米饭:每碗15元

    西安华山山顶一家普通宾馆,菜价都带“6”或带“8”,又贵又吉利!菜单里最便宜的米饭一碗要卖15块,还不送咸(han)菜。

    查看详情
  • 华山开展专项行动 打击哄抬物价

    华山景区自4月2日起展开为期半年的综合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将整改的重点放在违法拉客、哄抬物价、环境卫生以及服务质量等方面。

    查看详情

新浪新闻客户端综合华商网、重庆晨报等报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