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PX事故设施安装存大隐患

新浪新闻客户端
摘要|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黄毅22日表示,福建PX项目爆炸事故已经定性为责任事故,暴露出在安全管理上存在的严重问题,对这起事故要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
【事故调查】设施安装存大隐患
福建PX项目爆炸事故暴露出在安全管理上存在的严重问题。
一个是企业的主要负责人重效益、轻安全,在工程建设、设备设施选用上采取了最低价投标的招标方式,所以埋下了重大的隐患,这起事故就是由于二甲苯装置在运行过程当中输料管焊口由于焊接不实而导致断裂,泄露出来的物料被吸入到炉膛,因高温导致燃爆。所以设施的安装过程当中就存在重大隐患。
二是装置的规划布局不合理、不科学,加热炉跟储罐罐区距离太近,没有考虑到他们之间的风险,加热炉发生爆炸之后,冲击波直接把最近的一个大罐给撕裂,点燃了罐中的物料,引起着火。
三是企业的安全管理与地方政府部门的安全监管都存在不到位的问题。

漳州PX项目储罐复燃 消防官兵奋战4小时扑灭
实拍漳州PX项目爆燃核心区 3燃烧油罐全被扑灭

【事件回顾】惊心动魄56小时
4月9日凌晨2点57分,福建古雷腾龙芳烃公司二甲苯装置漏油着火引发的4个罐体起火事故,明火全部被扑灭。
4月8日11时5分左右,古雷腾龙芳烃中间罐区的609罐燃烧,罐体明显破裂。609罐为该区第四个燃烧的罐体。
4月8日凌晨复燃的610号储油罐明火在7日23时40分已被扑灭。
4月7日19时45分,610号储油罐发生复燃。
4月7日16时40分,3个着火罐明火被扑灭。
4月6日18时56分,位于福建漳州古雷半岛的腾龙芳烃(漳州)有限公司二甲苯塔发生漏油着火事故,引发装置附近中间罐区3个储油罐爆裂燃烧。
【撤离群众】近3万名群众转移安置
据漳州官方通报,省市领导及专家紧急会商,提出了新的施救方案,并果断采取措施,把撤离群众范围进一步扩大,及时组织群众有序撤离到安全区域。明确各套班子领导分别负责一个村的群众撤离工作,并从各县(市、区)调集了125辆客车到古雷运载撤离群众,将29096名群众全部转移安置到安全地带。
闽PX工厂第4个罐体起火
【两次爆炸】相隔不足两年,爆炸声再次响起
2013年7月30日凌晨4点35分,翔鹭腾龙集团旗下的漳州PX工厂发生爆炸。据官方调查,爆炸原因是该PX项目一条尚未投用的加氢裂化管线在充入氢气测试压力过程中,发生焊缝开裂闪燃。官方事后通报称“现场无人员伤亡,设备无重大损伤,无物料泄露”。
相隔不足两年,爆炸声再次响起,情况比上一次的“闪燃”严重得多。
PX工厂明火扑灭后复燃
【背后博弈】环保部就古雷px项目叫板发改委
就在事故发生的11个月前,国家环保部曾致函国家发改委,因该基地规划环评工作“尚未完成”,建议后者撤销对古雷石化基地总体发展规划的批复,并称后者的“审批行为违反《环境影响评价法》”。
然而,这一两大部委围绕一个石化基地的分歧由于处于“内部沟通函”阶段,并未引起舆论关注。截至目前,由于双方“有内部分歧”,虽然古雷石化基地的规划环评正按照环保部的要求修改完善,但国家发改委并未撤销该规划。接近环保部的专家庄霞(化名)认为:“这是一种先上车、后买票的行为。”
【幕后老板】台湾“十大通缉要犯”之一

陈由豪
在漳州PX爆炸事件中,最失落的人当属投资该项目的幕后大老板。这位大老板来自台湾,即前东帝士集团总裁陈由豪。他曾是呼风唤雨的巨商大贾,后来却成为岛内“十大通缉要犯”之一。陈由豪或许不会想到,他梦想着在大陆施展拳脚的关键一步,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总投资额108亿元人民币的漳州PX项目,作为厦门“有史以来最大工业项目”,也是陈由豪打造石化帝国的开始。该项目由翔鹭集团及其关联企业腾龙芳烃投资,于2006年11月开工,原计划2008年投产,投产后每年的工业产值可达800亿元人民币。有媒体称,陈由豪控制的翔鹭集团,将与大陆的中石化、中石油和中燃集团,并列成为大陆石化行业“四巨头”。

【PX科普】
PX的中文名称是对二甲苯,常温下为液体,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用途广泛。在汽油中的含量为6%至10%,是汽油高性能抗爆性的重要组分。PX主要用于生产高品质的汽油,也是制作聚酯材料的重要原料。

(曹一/图)
【背景资料】
福建漳州PX项目原本计划建在厦门市海沧南部区域,但在2007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中科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赵玉芬等105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签署提案,建议可能导致厦门环境严重污染的厦门PX项目迁址。
福建漳州古雷半岛石化项目总投资137.8亿元人民币、年产80万吨对二甲苯。借助古雷石化启动项目,古雷在“石化工业区”内规划建设了台湾石化产业园区,并争取赋予台资项目核准的特殊政策,将承载台湾石化产业的整体转移,实现两岸产业深度合作。目前,台湾石化业者纷纷抱团前来商洽建设投资事宜,已有14个项目陆续开工建设,总投资294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