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资讯

公务员谈辞职潮:想的多走的少

新浪新闻客户端

关注

摘要:智联招聘近期发布的《2015春季人才流动分析报告》显示,基于对智联招聘网站大数据的抽取和分析,自今年2月25日至其后的三周时间内,全国范围内有超过1万多名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通过该网站投递出求职简历,跟2014年同期相比增幅达34%,位居跨界跳槽者中的“最活跃群体”。

现如今,公务员“辞职潮”真的到来了么?过去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考上的公务员饭碗真的就这么不吸引人了么?来听听各地的公务员都是怎么说的。

投石问路|真正放弃工作的比例微乎其微

“我身边还没有听说有谁辞职的。”上海某市直机关一名副科级公务员徐莹对第一财经客户端分析,前述提到的投出简历的公务员数量(包括事业单位人员,下同)无论是占公务员群体的总数,还是占想要跳槽者的比例都很小,本来基数就非常小,稍微多几个增幅就显得很大。

其次,徐莹认为投简历想要跳槽者不代表就真的会跳槽,“大部分人都只是投石问路而已,真正会放弃公务员的工作的比例可谓微乎其微。

湖北西部某县一位副镇长王建说,目前他每月工资1800元, 年终绩效奖和年终奖杂七杂八加起来8000,公积金一年7000(个人加单位补的),也就是说平均下来一个月是3000出头,虽然不高,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我没听说我们这边有辞职的。如果辞职的人都成了新闻人物了。”

粤北山区某机关公务员李欣说,当地的科级干部一般每个月到手都有四到五千。“韶关的房价也就四五千的样子,如果两公婆都在体制内的话,日子还是不错的。再说公务员跳槽干啥呢,真有能力的就出去创业了,现在的创业热潮这么火。”

“公务员跳槽?我想想。“广州一家市直机关副科级干部陈铭说,他的公务员QQ群里有上千人了,但听到公务员辞职的是凤毛麟角。“好像这两年就只有一个,司法部门有一个人跳槽到广州一家大型地产公司了。”

“跳槽的人都成了传说了。”江苏常州某市直机关公务员张伟说。

徐莹说,在八项规定出来之后,有很多人觉得隐性收入少了,“觉得这工作迷茫啊,囔着要跳槽啊,但你要看看公务员跳出去能干什么,现在经济又不是很好,你没有什么实际技能,企业怎么可能给你一份很好的工作?”

为啥不跳|隐性福利超过常人 养老医疗也超正常水平

陈铭说,尽管对公务员这个工作产生动摇的人不少,但真正离开的人不多,一方面因为公务员跳槽也没有那么容易,他们所积累的人脉和学到的知识对其他行业来说用处并不大,只有那些与市场联系密切或具有专业技能的岗位才有机会跳槽到别的行业。

另一方面,公务员之所以具有吸引力,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这种隐性福利超过常人。除此之外,公务员在养老、医疗、住房、户籍等方面一直享有超过正常水平 的福利。因此,出于风险的考虑,一些公务员会在离开与坚守之间犹豫不决。比如,有的公务员,即便是企业开出的薪水是做公务员的数倍,也仍然会犹豫不决。 “毕竟公务员是铁饭碗,而出去后就是就有风险了。”

广州市直机关某公务员杨林说,现在机关事业人员的社保养老与企业并轨的具体细则还没 出来,等到以后完全并轨后,可能会有更多人跳槽。“像工作了几年的男生,年纪还不是很大,还可以去社会闯一闯。但以前没有社保,如果现在贸然辞掉,这一块 就没有了。因此还是等并轨做好了,没有后顾之忧了,跳槽的可能会更多。”

实际上,公务员“下海”的现象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并不少见。当今中国商界叱咤风云的人物中,有不少就是当年下海的干部,比如,联想的柳传志曾是中科院人事局干部处干部,万通控股的冯仑曾任国家体改委体改所副主任、海南改革发展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广东社科院企业管理与决策科学研究所所长林平凡此前对第一财经客户端分析,上世纪90年代我国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浪潮影响了一大批人“下海”,但是近年来在一些领域以政府为主导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影响之下,一些人更愿意集中在权力和政府的行政大伞底下工作。

林平凡认为,怎样建立一个政府和社会的人才双向交流机制很关键。因为只有双向交流,社会人才流动才会更加自由,人们才可以从崇拜权力的官本位中跳出来。

谁想跳槽|大城市男生、有级别干部、很累且难晋升的人

徐莹分析,真正想要跳槽的人,有几种情况,第一种是在大城市的刚做公务员不久的男生。“在沿海大城市,公务员的待遇相比其他行业来说可谓相当一般,刚进入的新人更低。”

徐莹认为,对女孩子来说,公务员工作安稳、福利齐全,收入多少没多大关系,所以特别适合女孩子。但对一些男孩子来说,需要的不是安稳,而是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发展空间。一旦他们觉得公务员这个职位的个人潜力发挥、晋升渠道都比较小的话,就可能会选择离开。“毕竟才工作没多久,这个时候出去还能从头再来。要是做太久了,想要跳槽就没那么容易了。”

为什么是大城市?广州某市直机关公务员陈铭说,因为大城市就业机会多,要找一个收入超过公务员的工作也比较容易。而在小城市,一方面,工作机会太少,要换工作没有那么容易。另一方面,小城市的公务员收入普遍高于当地平均水平,买房等生活压力并不是很大。

第二种是工作了十几年、二十几年,有一定职位和级别的人。徐莹说,这些人中,不少人是很有能力和抱负的,因此他们在离开公务员队伍后到企业一般能觅得一个高管的位置,收入比在政府部门高出好多倍。

这些有一定级别的人一旦跳槽,往往会引起新闻媒体的关注和社会各界的热议。例如2013年9月,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原副主任、南沙区原常务副区长孙雷“下海”任职“传化科技城”总裁,同样,曾被视为广州警界新星的全国人大代表陈伟才更是履新上市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短短一周之内,广州两名“60后”和“70后”官员“弃政从商”的消息成为舆论聚焦。

徐莹说,这个群体的很多人下海,企业看重的正是他们在政府部门的人脉资源。甚至不排除有一些人跳槽后实现权益的变现,也就是所谓的权力“旋转门”。专家指出,对这部分人,应该有一个比较好的机制,既能促进人才的双向流动,又能有效阻断利益输送。

第三种则是工作很累、晋升空间又有限的一些部门。广东省法院系统一位公务员吴丹告诉记者,法官每个月都要接很多案子,工作很累,因此像在深圳、广州这样的大城市,法官队伍经常有辞职的,“很多人辞职出来做律师,收入会高很多。”

为啥想跳|好日子过去了

刚刚辞职的时候,毛平有些不习惯,“忽然之间没上级、没束缚了,不知道向谁汇报”。

辞职之前,毛平已经在东部某市的家乡做了十多年的公务员,是城建系统内的一个副科级干部。这份职业曾带给他体面、安稳的生活,近年来,他的想法产生了一些变化,收入偏低,晋升无望,在体制内要做点事情又很难,最终毛平选择了离开,“最起码收入会翻很多倍”。

毛平心中,值得怀念的公务员黄金时代还要追溯到他刚刚考上公务员的时候。那是2002年,当时的毛平已经在一家改制后的央企里工作超过10年。因为历史负担重,企业的收入很低,看着一茬茬的年轻人学会技术就选择离开,毛平觉得前途无望,于是回老家考了公务员。

那正是公务员热的前夜。1999年,中国高校开始扩招,逐年增加的毕业生在日后逐步成为公务员考试的主力军。虽然与正在崛起的外企白领和央企相比,公务员并未体现出十分明显的优势,但稳定和体面仍然让公务员成为很多人的选择。

公开数据显示,从第一次公务员考试到2001年,参加考试的人数相对稳定,报考总人数不足5万。但2002年报考人数超过前几年的总和。而自 1996年实行辞退制度至2003年的8年间,全国公务员辞退率仅0.05%,人员流动率为1.25%,是中国“最稳定的群体”。

“选择考公务员的时候就是考虑稳定,那时候考上公务员大家都很羡慕。”虽然是从北京回到地方,毛平的收入却不降反升。他在北京的时候年收入六万多元,在老家,算上各种福利补贴,还有招商引资的奖金,一年能达到十几万元。

公务员的工作让毛平过上了安稳而体面的生活。考上公务员的第二年,毛平还解决了副科级待遇,并很快买了房子,体制内的身份也让他觉得很有面子。 虽然2008年的时候,阳光工资开始实行,诸如招商引资奖金这样的收入被砍掉,但与金融危机中的企业相比,公务员“安稳”的生活还是让人觉得踏实。

2013年开始,事情起了变化。“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公务员的隐性收入减少,强力反腐也波及了毛平所在的城市,这个经历过大拆大建的城市,数名重要官员落马,城建系统看上去变得有些危险。

体制内特有的一些压力也让他时常感到精神紧张。身在建设系统,他曾经被委派负责过修补群众的安置房,“可有些安置房,施工单位本身用料就有问题,不是你想做就能做好的”。有时候,毛平还要被派去做接待上访者的工作,假如访民闹到领导那儿,他又要被批评一顿,“可这是我能解决的吗?”

唯一稳定没变的就是基本工资和副科级了。毛平算了算,自己如今的年收入加起来只有8万元左右,提拔似乎也没什么指望,虽然对自己的专业能力有自信,可在毛平看来,升迁很多时候要看领导而不是专业。

先行者不断出现,2013年年底,毛平提出辞职,没能成功。2014年5月,毛平又一次提出辞职,这次他终于成功离开,“我们已经四十几岁了,再晚一些,真没有出来的必要了”。

如何辞职|最低年限成阻碍 审批期间擅自离职将受处分

李静在广西某乡镇做了一年半多的公务员,最近准备辞职,但她的单位不同意,理由是未满最低服务年限5年。而在湖北某乡镇组织办,做了两年公务员的于超在去年顺利辞了职进入企业。

现行的公务员辞职,在国家层面上依据的法律法规有两部:《公务员法》和《公务员辞去公职规定(试行)》。前者于2006年1月开始施行,后者于2009年7月施行。

首先,要看公务员本身是否能够辞职。在以上两部法律法规中“不得辞去公职”的规定有五条:未满国家规定的最低服务年限的;在涉及国家秘密等特殊职位任职或者离开上述职位不满国家规定的脱密期限的;重要公务尚未处理完毕,且须由本人继续处理的;正在接受审计、纪律审查,或者涉嫌犯罪,司法程序尚未终结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得辞去公职的情形。如果这些里面有一条符合就不能辞职。

在现实生活中,多数想要主动辞职的普通公务员(这里的前提当然指没有违纪违法,想要换个行业的普通人)如果受阻,往往卡在第一步中“未满国家规定的最低服务年限”。

不过《公务员法》并没有明确说明最低服务期限是几年。而在2008年印发的《新录用公务员任职定级规定》中规定“新录用公务员在机关最低服务年限为五年(含试用期一年)。”因此许多单位将5年作为默认选项。

但具体落实到地方,会按照当地以及本单位的详细规定,比如李静和于超,地区不同,单位不同,其是否能够辞职的裁定就有很大不同。其实在每年的公务员招考中,每个地区以及每个职位如果对最低服务年限有规定,就会在职位表后面注明。

比如,在2015年国家公务员招考中,交通部长江航运公安局南通分局派出所科员要求“在本单位最低服务年限为5年。”2015年湖北公务员招考,襄州区朱集镇人民政府党政综合办公室科员要求“在本单位最低服务年限5年”。而在2015年上半年四川省招考乡镇机关公务员全部要求“最低服务年限8年”。而有的公务员职位并无明确规定最低服务年限。

还有另一种情况是公务员与所在机关因专项培训订立协议约定工作期限的,在未满约定工作期限内一般不得申请辞去公职。申请辞去公职的,就得向所在机关支付违约金或者履行相应义务。

吴海在四川绵阳某镇做了13年副镇长(应本人的要求,吴海也为化名),去年刚辞职。他作为领导职务的公务员(从高到低共十个级别,国家级正职至乡科级副职)想要辞职,必须先辞去了领导职务,再依据非领导职务公务员(从高到低八个级别,从巡视员至办事员)进行辞职。

在2008年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中还对领导干部辞去领导职务作出更多规定:有重要公务尚未处理完毕,而且须由本人继续处理的;由人大[微博]、政协选举、任命、决定任命的领导干部任职不满一年的;正在接受纪检机关(监察部门)、司法机关调查或者审计机关审计的; 有其他特殊原因的。这四项都不得辞去领导职务。

第二步,排除以上干扰,如果能够辞职的,接下来便是正式的辞职申请。公务员先要向任免机关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公务员辞去公职申请表》。申请表里要陈述自己的基本情况,辞去公职缘由以及去向和离职后的从业承诺。下面则全都交给申请人的任免机关组织人事部门审核了。

任免机关同意辞职或者不同意辞职都会以书面形式通知公务员和其所在单位,并且将从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审批。在此期间,公务员不能擅自离职,否则会给予开除处分。

如果审批机关没有批准辞职,可以按照规定申请复核或者提出申诉。在复核、申诉期间不停止该人事处理的执行。

如果审批机关批准辞职,批复发到公务员手里,上面将写到:按照规定转递档案;从即日起三(两)年内,不得到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任职,不得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违反上述规定的,将按照规定予以处理。

加载中...